改革铸造特色 开放成就优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3-03-21浏览次数:1763

 

    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感性和理性的标准有很多条,但归根到底有一条是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公认线”,那就是在相同层次高校中的招生形势和就业情况。
    合肥学院――由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于2002年合并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就是在“公认线”面前得到了“高分”的佼佼者:2003年招生,合肥学院不仅在安徽省内生源火爆,录取本科学生志愿率均达到100%,文科第一志愿与招生计划数超过二比一,而且,首次面向全国12个省招生,处处顺利完成指标,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的录取志愿率也达到了100%;同时,该校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在地方普通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合肥学院是靠什么取得如此佳绩的呢?了解合肥学院的人这样评价:改革铸造了办学育人的特色,开放形成了脱颖而出的优势。生逢其时 弄潮高等教育改革前沿
    1980年6月21日,光明日报二版刊登了一则题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承宗主张招收一些自费大学生》的记者来信,提出了在现有大学招收“公办民助”班的倡议,并总结出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多培养人才;二是减轻国家负担。这条连标点符号加起来只有300字的稿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许多读者致信报社编辑部表示支持杨承宗的观点,希望编辑部能为实现这一主张多做贡献。同年九月,经当时的安徽省高教局、合肥市人民政府和合肥地区7所高校多次磋商形成共识,并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一所以“实行国家计划外招生,学生自费走读”为主要特色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在安徽宣告成立并当年招收新生200名。这所大学便是合肥学院的前身主体――合肥联合大学,而担任校长的则是杨承宗先生。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适应市场需求、锐意改革的先行者,合肥联合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肩负了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之路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它在开办之初就实行的一整套办学方式,在20多年之后的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举措。
    ――师资采用聘任制。合肥联合大学办学初期,没有固定的教师,除少数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以外,任课教师全部依靠聘请校外优秀教师兼课、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或演讲,按照课时支付报酬。
    ――专业设置灵活化。当时有关部门就给予了学校一定的自主权,合肥联合大学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分别确定四年或三年不同的专业学制,突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及基本技能训练,新生入学头两年学习基础课程,然后根据社会需要划分专业。
    ――学校实行学分制。在比照全日制普通高校进行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按照要求修完课程后,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学分,完成规定的学分额度,学校即准予学生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后勤保障社会化。由于学校的定位决定,合肥联合大学办学的最大资本是依靠社会资源,学校租用教室、实验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以走读为主,少量需要安排食宿的,也是通过租用民房,在社会食堂“包伙”加以解决。
    ――就业配置市场化。在学校开办招生之初,有关部门就明确规定,毕业生不搞统一分配,由人事、教育部门向用人单位介绍,择优选用,去向可以是合肥市或外地的全民及集体所有制单位,也可以自谋职业或报考研究生,凡被录用者待遇与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相同。
    面对着这些在2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已经耳熟能详、十分平常的内容,凭心而论,作为“吃螃蟹者”,合肥联合大学的确是勇敢的。这种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成就了一所地方性大学的存在,更为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贡献;同时,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也锤炼了一代合肥联大人,为合肥联合大学从一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小学校”成就一番大事业,在低起点上快速实现较高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乘势而上 国际合作办学凸现自我
    “机遇永远垂青勇敢者”。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合肥联合大学在当时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80年代初期,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建立友好省州合作关系时,德国人对合肥联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 1985年3月双方签署共建协议,把建设合肥联大列入合作项目,使合肥联合大学成为当时中德文化交流中德方援助中方重点建设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中的一所。
    对于一所刚刚起步的地区性高校而言,参与国际合作、得到国际支持,无疑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从1985年到1992年,合肥联大得到德方400万马克的无偿援助,建立了10个工程类专业的实验室,派出70多名教师到下州高校进修。同时,汉诺威大学等5所德方高校还与合肥联大对口共建了机械制造、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电子技术等6个专业。
    如果合肥联大在合作中仅满足于得到一些实惠的资助和留洋的风光的话,那么今天的学校无疑依然只能停留在平庸层面。好在十几年来,合肥联大人是清醒和敬业的,无论在合作的“蜜月”里,还是困难期,借助合作机遇乘势而上和合作为我所用、发展壮大自己的目标一直没有动摇。特别是近几年来,合肥联大对外合作交流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平等往来,由初期的接受单向援助发展到双向教学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合作的对象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合作的形式也从政府合作的一部分进入到以学校为主体的崭新阶段。
    ――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与下萨克森州的汉诺威、奥斯纳布吕克、东弗里斯兰―奥登堡―威廉哈芬、东北应用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涉及学术交流、合作科研、专业建设和派遣留学生等领域,有8位教授、副教授赴德讲学和参加研究课题合作,留德归国博士、合肥学院副院长蔡敬民教授还参加了德国科学教育部重点项目“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课题研究。
    ――互派留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按照校际合作协议,下萨克森州高校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合肥学院本科学生入学攻读德国学位,由于学校公正选拔和高质量的语言教学,赴德学生普遍表现良好、成绩优异,因此德方录取比例逐年大幅度提高,2002年秋冬两次先后录取合肥学院144名学生赴德攻读硕士学位,创造了安徽高校和德国高校间学生交流的纪录。同时,下萨克森州也有近50名学生来到合肥学习或通过学院到安徽相关企业实习。
    ――与韩国、日本等国家高等学校的校际合作日益密切。1996年开始,学校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南大学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双方互派了多批教师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00多名韩国学生先后来合肥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合肥学院也派出50多名学生赴韩学习;学校与日本久留米大学、久留米高等技术学院互派专家进行教学和科研合作,使学校的多个领域科研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和突破。
    在今天的合肥学院,校园里不仅随时可以听到德语、韩语、日语、英语的交流声,而且在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里,你随时会感受到来自于国际的先进理念、运作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合肥学院已经走出了地域限制,成功地实现了与国际高等教育的“对接”!高标定位 舞活“两个转变”龙头
    如果说大范围、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是合肥学院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的话,那么,一个更大的亮点则是学校以建设国际化应用型高校为目标,长期致力于实现教育由政府主导向学校自主的转变,长期致力于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合肥学院以此为龙头,带动各项工作按照高标准推进,从而,加快了学校事业发展的进程。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呈现出政府主办主管的计划经济特征和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的知识本位特征,在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种办学模式和育人之道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由于合肥联大生逢改革潮起之时,比起其它高校,也就更加幸运的站在了改革前列和机遇面前。他们借鉴德国应用科技类大学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理论教学3年,实践教学1年,比较早的开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实践和探索。
    ――适应需求抓办学。由于学校特殊的校情,合肥联大一直把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放在办学立校的首位,始终立足于社会需要和学生前途就是学校的生命线。早在80年代中期,学校就尝试“定单培养”,根据安徽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与省旅游局签定合作育人协议,率先开办旅游专业;1996年,学校又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把专业调整为导游和酒店管理两个方向,使毕业生供不应求。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化学建材、环境检测、电子商务、粉体工程、计算机美术等应用型专业,都是适应需求的成功之作。同时,学校还紧扣需求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一时间成为高校“保留专业”的现代秘书专业,在这里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三层楼”结构,进行模块化重组,增加了计算机应用、经营活动分析、公关技能、汽车驾驶等新兴课程,并增设了办公自动化、公关模拟等实验室和实验课,使毕业生最大程度的贴近就业需求和工作需要。
    ――坚持“双师”标准。实现国际化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学校教师的科研动手能力和现场示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既有教授的学术素养又有工程师应该具备的操作水平。合肥联合大学始终坚持通过提高学历和知识层次,提高科研动手能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两个途径,致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先后派送70多名中青年教师到德、美、韩等国家高校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因为学校扩招而大规模引进教师,学校及时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全面启动教师进修计划,资助近百名教师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还想方设法从企事业单位引进20多位“双师型”教师。同时,学校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和激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下实验室,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不仅使学校教师在国家级及国家核心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而且还取得国家专利4项,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7项,“从海洋生物筛选酶制备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研究”入选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室第七批开放研究课题,与德国、奥地利、泰国合作的环境保护课题《可持续资源管理技术和学科建设》中标欧盟亚洲链项目。
    ――突出能力本位。在积极探索育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合肥学院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会学习、消化、运用和形成能力素质上,学校把是否采用启发式教学、适当开展课堂讨论等纳入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并在考试考核中注重实现客观判断和主观描述的有机结合,形成能力本位的鲜明导向;注重第二课堂教学的强化,学校以广泛开展各种课外科技兴趣小组为有效载体,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利用“三下乡”和青年志愿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同时,合肥学院还着力开辟产学研育人的广阔渠道,积极对外开拓,挂牌建立了32个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充实了5个校内基地和98个实验室,保证把“3+1”中的“1”真正落实到位;坚持开展优秀毕业生论文(设计)评选,鼓励学生通过深入教师科研课题、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研究型学习,鼓励学生多出高质量的论文(设计);实行主辅修和学历+证书制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推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法改革,旅游系通过开展旅行教学试点强化学生素质,连续5年获全省导游资格考证通过率第一,艺术设计系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学生在多项比赛中获奖并成功中标。
    面对着成功的实践,历经了20多年风雨历程的合肥学院人依旧保持着清醒和自信,站在新世纪,站在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说:“坚持走建设国际化应用型高校的路子,就越走越有前途,越走越有希望!”稿件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