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201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2-05-02   浏览次数:860

20101月,行知联盟召开了换届会议,合肥学院成为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单位。一年来,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兄弟院校的支持下,我们按照程艺厅长把合作向下延伸,延伸到专业、课程、师生的指导意见和高教处“一改三建”的指导思想,遵循“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原则,紧扣《2010年高校联盟工作要点》,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共建——共同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为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大的空间去思考联盟建设,廓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提高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联盟”一方面组织深入学习与研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方面邀请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授专家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及管理措施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法探讨等专题,分别在蚌埠学院、宿州学院和皖西学院举办了多场国际学术报告会;201010月联盟还成功承办第三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德国下萨克森州科学与文化部部长约翰娜·婉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高校司司长卡斯滕·米勒恩迈尔,安徽省教育厅应用型高校建设顾问、原下萨克森州科文部发展与规划司副司长卡尔-恩斯特菲希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代表席茹等教育界领导和专家,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国内外50余所应用型高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长参加了论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下州科文部高校司司长卡斯滕·米勒恩迈尔,安徽省行知联盟2010年执行主席单位合肥学院副院长陈啸分别作主题发言。17位国内外专家在小组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中外高校之间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思维火花激情碰撞,论坛成果丰硕;同时,2010年联盟组团到上海金融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嘉兴学院、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天津大学和北京石油大学,以及德国下萨克森州部分高校等国内外考察。通过上述学习和调研,“联盟”成员对如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积极构建本土化、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上达成共识,并自觉结合中国国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把联盟工作与安徽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发展战略统一起来,为联盟制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努力、认真、踏实地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开拓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扩大资源共享——深化专业对口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各单位都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经历了合并重组的过程。随着学校的升格,各校普遍进行了专业布局调整,学科专业面得到进一步拓展,但也造成专业定位不明确、内涵建设重复、特色不突出、力量较分散、条件较薄弱等问题。因此,联盟在2010年充分整合有限的优势资源,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为目标,在联盟中开展专业对口交流。2010年初,“联盟”确定六所学院,拿出优势明显的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个省级特色专业与盟内院校进行深入的对口交流,建立专业合作平台。“联盟”要求各单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共同讨论,相互补充,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建设思路,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目标,调整专业建设方法,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竞争力,并将专业建设同联盟合作可持续发展、安徽高教强省紧密结合。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各专业合作组保证了计划的有效执行,初步形成安徽省统一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形成若干在安徽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专业。

同时,联盟积极探索,合作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合肥学院已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公共数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等专业门类施行了模块化教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在“联盟”院校中开始推广、介绍,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提高盟内高校专业共建水平。如联盟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模块建设,为原师范类院校如何从师范型人才培养转化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课程基础和人才培养标准。

三、实现共赢——各高校利用“联盟”平台,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下移合作重心,建立适合安徽省情的院校合作体制机制,“联盟”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使各高校实现共赢,不仅一大批高校的专业、课程、实验室、基地等等项目进入国家及省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而且有五所学院成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四所学院成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立项建设单位,一所学校(合肥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建设单位。另外,还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一是联合申报质量工程项目。联盟内高校,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各院校特长,联合申报了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其中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三项,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项目三项。特色专业有合肥学院的“工程管理”、铜陵学院的“市场营销”、宿州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有合肥学院的“机械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实验实训中心”、皖西学院的“综合文科实训中心”。    

项目建设按照“联盟”建设的要求,牵头高校与其他高校一起共同建设,不仅实现资源共享,而且提高了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从而实现联盟高校在培养学生成材、老师成长等方面的共赢。

二是开展师生交流互访。通过搭建“联盟”高校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开展经常性的互访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实习实训教学及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特色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并就科学编排教学计划,接纳“联盟”高校师生在联盟内进行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作出具体安排,从而优化配置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在“联盟”高校内进行整合,组建新的教学科研团队,促进现有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合作共建实习基地。通过充分整合有限的优势资源,借助联盟平台,以优势叠加的方式,在高校间实施开放合作办学,建立开放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体系,搭建统一开放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开放并共建、共享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接纳联盟内高校学生开展相关实习实训等,促进学科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强大的专业竞争力,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联合打造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品牌。

四、研讨联盟下一步改革方向,谋划发展思路

1201092930日在安徽科技学院举行了联盟专业建设(中期)研讨会,会议研讨了联盟下一步改革方向和发展思路,会议认为在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共建和开放的基础上,利用寒暑假,实行“休息学期制”,全面推动教师访教、学生访学活动,探索主辅修和双学位制,加强模块化教学体系建设和推广,把专业交流建设成联盟交流的长效机制和重要载体。

2、根据李和平副厅长在第三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上对安徽省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六点想法,联盟强调首先要继续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开阔办学思路,加快“联盟”国际化的步伐。其次,研究和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联盟向企业扩展,把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紧密联系,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第三,联盟要积极探索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新模式,尽快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