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201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1-08   浏览次数:1473

 

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教务处长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在教育厅正确领导下,在高教处直接指导下,在常任主席单位和各联盟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作为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先后在有关联盟高校组织召开了“6+1”次会议,扎实推进联盟2012年工作要点,切实加强联盟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谋划联盟高校2012年工作要点

组织召开了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四届年会,明确年会主题为“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议提出“2012年联盟高校工作要点”,并做出了吸收安徽文达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的决定。

组织召开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教务处长工作会议,对高校联盟2012年工作要点进行了分解,初步明确牵头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联盟工作任务。2012年联盟高校重点开展以下七项工作:一要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程开放和资源共享,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负责;二要加强内涵建设,研制专业和课程质量标准,由合肥学院和合肥师范学院牵头负责;三要加强专业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由铜陵学院牵头负责;四要加强联合申报,共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由宿州学院牵头负责;五要加强合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成果,由皖西学院牵头负责;六要加强国际合作,举办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合作论坛,由合肥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牵头负责;七要继续加强小学期制、双学位、跨校辅修专业及联盟高校论坛建设工作,由安徽新华学院和滁州学院牵头负责。

二、继续深入推进实践教学小学期制

联盟将深入推进实践教学小学期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务求实效。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同意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批复》(皖教秘高〔201127号)文件精神,联盟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陆续出台本校的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管理办法,如黄山学院制定了《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校教〔201214号),巢湖学院出台了《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施办法(试行)》(院字[2012]2号),宿州学院制定了《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行办法(试行)》等文件。

今年暑期联盟共组织1100名学生参加了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其中合肥学院接待了新华学院、巢湖学院、宿州学院等高校的351名学生开展发酵工程实验、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等实验实训教学;安徽科技学院接待了蚌埠学院、巢湖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150多人的实践教学小学期实习;滁州学院接待了铜陵学院、宿州学院地理信息和资环、地科、测绘等专业67人次实践教学小学期实习;淮南师范学院接待了滁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人次实践教学小学期实习,派出350多人前往安徽理工大学进行金工实习;池州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相关实验室向铜陵学院学生开放,铜陵学院金融学相关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对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相关专业学生开放,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黄山学院接待了安徽科技学院20名生物科学和园林专业的学生赴岭南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宿州学院派出应用化学专业20名学生赴安徽科技学院进行金工实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名学生赴合肥学院进行精细化工实训、生物技术专业20名学生赴合肥学院进行氨基酸、柠檬酸等生产实训。

三、成立联盟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联盟工作

为充分发挥联盟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更好地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促进联盟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经联盟高校教务处长会议讨论,成立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简称“联盟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对联盟高校内部本科教学工作重大事项进行研究、评议、决策和咨询。下设教学工作专家库,具体负责联盟高校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工作。

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在联盟高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各联盟高校都十分重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合肥师范学院出台《关于编制课程标准和实践大纲的指导意见》、《合格课程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并邀请部分委员会专家对该校首批合格课程进行了答辩验收工作。安徽新华学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安徽科技学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用型课程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了第五批重点课程验收和重点专业核心课程评估工作,汇编了重点专业核心课程大纲。

积极开展辅修专业和双专业(双学位)。根据《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淮南师范学院重新修订了《辅修专业及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试行)》,同时拿出3-5个优势专业,供联盟内高校学生选择修读池州学院制订出台了《本科生修读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暂行规定》,开展了汉语言文学、英语和财务管理3各专业的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招生工作,欢迎兄弟院校学生申请修读;合肥学院从20129月起,陆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金融学、应用心理学、动画等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和双专业(双学位)。安徽科技学院的辅修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和财务会计教育和蚌埠学校的音乐学和广告学,也在积极进行联盟跨校辅修;安徽科技学院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和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申报了动物药学、生物制药、翻译、金融工程、编辑出版学、粮食工程共6个新专业申报工作。

共同开发联盟应用型教材。联盟多次召开会议,结合联盟对口专业特点和资源共享课程,确定了联盟应用型教材编写的牵头单位,强调应用型教材编写要突出联盟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联盟优势资源共享共建,促进联盟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四、加强联合申报,共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根据《关于做好2012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1254)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做好联盟高校2012年度省级质量工程申报评审工作,联盟出台了《关于2012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联盟高校申报评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联盟各成员高校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教务处处长第三次工作会议》安排,联盟高校汇报交流了2011年立项的联盟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研究确定了2012年联盟高校省级质量工程申报项目。本着共建共享要求,结合各成员高校各校特色和优势资源,最终确定了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共15项目,以联盟单位向省教育厅推荐。

经安徽省教育厅审批,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实践中心、铜陵学院—铜化集团会计实习(实训)基地、综合理科实践教育基地三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大学体育“素质—技能—态度—行为” 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实践与创新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基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功能效益的实现与优化探索三个教研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巢湖学院为例、“三层递进,六元一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辅修双学位制下培养复合应用性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三个教学成果奖共13个项目。

五、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1、为进一步加强国外高等教育界的交流沟通,拓宽办学视野,提升办学理念,深化我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发展,组织联盟高校教务处长810左右赴美国各应用型高校进行学习考察。

2、为进一步探讨校际合作办学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组织各联盟高校教务处长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2012年会暨第六届全国高校联合办学研讨会。

3、第五届中德应用性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将于201210月中旬由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联合承办,论坛的主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围绕主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的国际合作、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性合作等方面积极撰写相关论文,目前已经收到联盟高校论文近50篇。

六、积极开展联盟间教学研究交流与研讨

为进一步促进联盟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共建,联盟高校有关领导和教务处长在蚌埠学院召开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围绕会议主题就办学定位、应用型教学质量观念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专业群建设、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全面推进工程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各校的做法和措施,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联盟各高校研究讨论了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和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两所独立学院加入应用型本科联盟的申请,并达成了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