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与德国教育的“老友记” 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中德合作发布时间:2015-11-10浏览次数:1200

中德两国总理为何共同参观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合肥学院与德国教育的“老友记”

 “李克强总理和德国的默克尔总理到我们学院来了!”今天,在合肥学院师生的微信“朋友圈”中,这条消息被“刷屏”了。

  10月30日,在李克强总理的陪同下,德国总理默克尔女士到访安徽合肥。当天上午,中德两国总理共同参观合肥学院,并与该校师生互动交流。

  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中德两国总理共同参观这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呢?合肥学院究竟什么样?了解合肥学院的人会这样回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诞生于1980年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合肥学院,自1985年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了共建合肥学院(合肥联合大学)协议以来,合肥学院累计向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派出留学生1437人、教师320多名进行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德方先后派出330多名教授、专家来校工作和讲学,613名德国学生来校进行实习、完成毕业论文、参加研讨会以及学习汉语。目前,合肥学院已成为中国对德合作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合肥学院与德国汉诺威、奥斯纳布吕克、东弗里斯兰、希尔德斯海姆等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共建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经济工程、物流管理等一批专业发展迅速,与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创办了“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被德国媒体称为“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改革试点的典范”。

  从2001年起,合肥学院与德国高校开展了大范围、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与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开展了14届的Workshop合作项目,促进了安徽省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与德国3所应用科学大学合作申报了欧盟亚欧链项目和DAAD项目;共建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将先进的固废处理理念和技术引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长期合作中,一大批德国教授、专家在合肥学院的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推动省、州乃至两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米歇尔·莱勒斯、法尔克·霍恩两位德国教授先后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7位专家获得安徽政府“黄山友谊奖”。

  中国驻德国大使曾这样评价:“合肥学院对德合作30年连续不断线,而且越办越好,在中德合作交流历史上是少有的。”

  也许是30年的中德合作基因,早在2003年,合肥学院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推动新型大学建设。

  自2005年以来,学校潜下心来破解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中的系列“难题”,围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系统地实施了转型发展的“八个转变”,即办学定位向“应用型”转变、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培养方案向“知识输出导向”转变、课程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教学过程向激发学生“内驱力”转变、师资队伍向“双能型”转变、育人机制向“两个开放”转变和质量评价向“两满意”转变。

  改革后专业设置不再千篇一律,52个本科专业及时瞄准合肥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将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不仅显著提升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吸引了大量企业来学校订购“应用型人才”。2009年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内驱力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省高校前茅,据不完全统计,近5届毕业生成功创业455起。

  30年的中德合作共建有力推动了合肥学院的改革发展。该校是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3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大学之一,中德共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自2009年至今,全国326所、463批次高校到合肥学院专题学习考察。

  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向记者表示,30年来,我们与德方一起共同实践了“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崭新理念,从蹒跚学步到三十而立,成功实现了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探索永无止境,我们期待下一个美好的30年。(本报记者 俞路石 通讯员 刘樟树 潇潇 10月30日发自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