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大学生志愿者十年接力 拥抱“星星的孩子”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6-06-22浏览次数:640

“钱包、发卡、手工皂,全部手工制作,走过路过看一看嘞!”在合肥万象城一群举着爱心义卖牌匾的志愿者们吸引了过往群众的目光,“今天是第9个‘世界自闭症日’,我们在今天举行义卖活动,义卖的手工艺品都是我们和孤独症孩子们一起做的,义卖筹集的资金将全部捐献给合肥市蜀山‘至爱阳光’孤独症幼儿园,用作孩子们的康复训练资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义卖活动志愿者们不时向过往路人介绍道。

“至爱阳光”孤独症幼儿园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是合肥市一所专门针对全市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机构,2007年,合肥学院管理系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的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了“至爱阳光”孤独症幼儿园,并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 “大手牵小手”活动,正是这一次的志愿活动拉开了一场十年爱心接力的序幕。十年来,青志团每年定期向幼儿园捐赠书籍、桌椅,为筹集更多的资金,2014年、2015年他们与幼儿园合作多次在合肥学院、万象城等地举行义卖,累计筹得资金10000余元。

据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团长刘楠介绍,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先天发育障碍,有人这样描述孤独症儿童: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症儿童被人们称作“星星的孩子”。与孤独症儿童进行交流、游戏,刘楠形容就像是在把“星星”拽到地面:“孤独症儿童性格不一,他们大部分时候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却有着自己的‘习惯’:有的喜欢自说自话,有的喜欢和陌生人握手,有的脾气暴躁,有的却只会乖巧的看着你。我们现在所有的志愿者都是双重身份,老师兼保姆,因为是特殊教育,不能像其他幼儿园一样,简单的上课下课。”已经参加过三年的“至爱阳光”志愿活动的刘楠获得过许多志愿服务方面的表彰,面对荣誉他表示像他这样大学三年致力于志愿服务的人还有很多。为了能更好的和他们交流,记录他们的成长状况,志愿者团队将原来‘1+1’的模式升级为‘2+1’模式,由两个志愿者对口交流一个孤独症儿童,采用轮班制,保证每星期每位儿童都有至少一位志愿者陪伴。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一次眼神的关注、一次声音的回应,对于志愿者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回报。

付出就有回报,2015年元旦前夕,志愿者们为幼儿园小朋友精心准备了节目,“不仅是我们带来了表演节目,幼儿园的孩子们也为我们准备了节目,而且在台下我和一名幼儿园小朋友交流时,他悄悄对我说了声谢谢,当时眼睛就湿润了,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节目表演完后,幼儿园向志愿者们颁发了一面锦旗,以鼓励他们这一年无私的志愿活动。提到那年元旦晚会的情形,刘利利不由得有些感慨:“在我看来,志愿活动中受益的不仅是孩子,我们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也受益匪浅。每一次志愿活动都是一次成长,成功、失败、挑战、迷茫,我们在见证别人的人生的同时,更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青春正热血,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感恩,对未知挑战的热情。”

其实大部分的孤独症儿童病情并没有多么严重,只是早期不正确的训练方式加重了他们的病情,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有时一句你好,要说了几十次才能理解,但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在刘利利看来,除了语言上的沟通障碍,许多孤独症儿童都天赋异禀,算数、剪纸、画画······有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画不仅获得过国家级的奖项,还办过画展,这是许多同龄的正常小孩所不能做到的。

如今,“至爱阳光”服务队已经吸纳了近百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过4000小时,除了每周定期安排志愿者前往“至爱阳光”孤独症幼儿园做志愿服务,刘楠团队和“至爱阳光”孤独症幼儿园合作于2015年成立了“幸运星孤独症康复中心”并申报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立一个由孤独症儿童教师组成的评估和教学计划制定小组,对每一个新学员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测评并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如果说当初做志愿者只是一种好奇,现在它就是我的责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要还有孤独症儿童的存在,只要还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会一直把爱心接力下去!”

(宣传部 管理系  学生记者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