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

 

合肥学院科研处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基本实现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合肥大学的建设目标,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合肥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一)完成规划目标,取得可喜成绩

1、科研发展思路清晰,定位符合实际

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学校明确了科研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条主线,两个重点”,即为以应用科学研究为主线,强化科研促进教学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两个重点。

2、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我校积极发挥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通过科研活动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材和课程建设,推动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校企互动,优势互补,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团队的培养,凝练了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促进人才成长;以教师科研成果为依托,带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科研对我校办学定位的落实和学科专业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

3、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

“十一五”期间,我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培养学术团队。目前,已设立16个研究所(中心),其中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省教育厅立项建设;2008年立项建设了校第一批六个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了我校科研水平与能力,促进了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拓展了科技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

不断加强和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积极支持师生走出校门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从200620107月共组织学术报告(讲座)531场,听众近7.2万人次。还相继成功举办了三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面向21世纪中韩新农村建设研讨会、2007旅游教育与旅游管理亚太国际论坛、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等国际会议,激发了师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热情,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

4、提高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科研服务社会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我校围绕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产学研合作活动,并积极承担解决地方发展的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织教师先后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各类产学研活动17次,鼓励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省、市经济与社会建设有关的项目,共承担横向科研项目58项,签约金额273万元;还针对省、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先后承担完成了一批省、市主管部门和企业委托课题,完成了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软科学项目、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省领导圈定课题、市科技局招标项目等,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创新能力。

5、建立一批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2006年以来,先后制定和修订了一整套科研管理制度,如《合肥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合肥学院科研成果登记及奖励试行办法》、《合肥学院学术交流管理办法》、《合肥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暂行办法》、《合肥学院重点实验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学院专利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学院科研管理办法》、《合肥学院人才科研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合肥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等管理制度和办法,涉及项目申报、经费管理、项目执行情况检查、表彰奖励、科研和学术机构管理、专利及其技术转化等多个方面,较好地促进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近几年科研成果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全校共发表论文2146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200篇,共出版专著、参编著作教材109部,获国家专利9项;获立项的校内外项目达到510余项,尤其在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同时还首次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和人文社科项目立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其中省级奖两项。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科研发展成绩显著,纵向看科研发展迅速,但横向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我校“十一五”期间一项重要工作是上下齐心协力,全力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广大老师主要精力投身本科教学,因而对科研投入的精力较少;由于建本科院校的时间短,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科研力量的整合与科研团队的建设进展缓慢;科技资源和人才配置尚不均衡,科技资源共享和集成度不高,科研平台基础薄弱,缺少省级以上科学研究平台;科研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科研导向和保障体系还有待加强,教师走出去深入了解社会生产实际不够,产学研合作不深入,横向合作项目和到位资金少;获得国家级项目和高级别科研成果少。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主导,以服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创新为手段,更新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管理体制。积极组织以系、部或研究机构为单位的研究团队,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整合力量,鼓励交叉,凝练科研方向,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高级别项目和奖励,服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应用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台阶,开创科研工作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新局面,为我校努力基本实现创建合肥大学的奋斗目标打好科研基础。

(二)发展目标

我校“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围绕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建设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明确优势研究领域,重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争取高水平研究成果和高级别科研项目与奖励;凝练学科专业方向,打造学术团队,为学校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创造条件;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基本实现我校创建合肥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争取在“十二五”规划期:

——争取国家级科技奖项12项,省部级科技奖项20项。

——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

——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0项以上。

——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300篇以上。

——获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14项,获省部级自科、社科项目70项。

——争取横向合作项目200项以上。

——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500场左右,积极主办或承办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

——保持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

——新建35个产学研战略联盟。

——建设35个省内同类院校一流的实验室、研发基地。

——建立校、院(系、部)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

(三)主要任务

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围绕学校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建设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三项重点工作,着眼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提出如下主要任务:

1、准确定位,突出内涵发展

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突出学科、专业的内涵发展,进一步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学科、专业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可持续内涵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2、重视团队建设,争创标志性科研成果

建立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并重的科研体制机制,增强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团队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几支研究方向明确、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积极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争取发表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争取高级别科研奖励,突破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加快产生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

3、加强学术交流,注重科研平台建设

积极支持教师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尽快扩大和提升教师在学术领域的声音和声誉。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举办100场左右学术报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聚集研究力量,推进技术研发和理论与政策研究,深入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努力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企业研发的人才库,将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中心)建设成为省内同类院校一流的研究平台,积极培育和争取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4、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与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区域创新能力

各学科专业密切跟踪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动态,加强学科、专业与产业的衔接。采取措施,整合资源,构建我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紧密结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多渠道扩大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在承接横向合作项目上有较大发展,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路。与其它高校错位发展,体现我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实现学科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为地方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5、建立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发挥各系的科研主体作用

为了适应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办学资源,借鉴其他高校科研两级管理体制的经验,探索实施科研两级管理体制的思路、办法,推进和实行校、院(系、部)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强化执行力,发挥各系科研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的质量和实效,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

(四)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加强宣传科研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对科研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我校工、经、管等优势学科的带头作用,形成学科优势。鼓励教师自觉投身科技创新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管理保障

科研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对系、部分管科研主任和科研秘书(干事)的培训工作,提高科研组织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科研机构的管理和引导。围绕社会需求,建立整体性的产学研合作构架,形成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创新,提高现有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继续建设一批目标清晰、方向明确、有较好研究基础的科研平台,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奠定基础;整合科研力量与资源,提倡科研的交叉与合作,推进应用研究的深化,培养和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打造学术骨干队伍,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

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形式、新途径。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支持教师加强外向性合作,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3、制度保障

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持续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坚持以鼓励创新为主的政策导向,加强科研考核,明确考核指标,形成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更新完善科研组织模式与运作机制。探索产学研用合作发展新路径,探讨和建立产学研用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校企共筑产学研合作一体化联盟,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共同加强自身发展力量。

4、条件保障

优化科研环境,创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研究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集成与应用。学校继续逐年增加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尤其要加强学校公用科研平台的建设,大力购进一批高、精、尖的科研仪器与设备,促进高级别科研成果的产出。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和投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