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

   

根据《合肥学院“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系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科研发展等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以期更好地促进我系教学科研等工作更好地发展。

一、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我系现有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能源化学工程。其中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2011年新建专业,具体建设规划如下:

 (一)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在未来五年内,加大专业建设力度,逐步形成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特色;在层次结构上,以本科教育为重点,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跟踪粉体技术发展,以学生职业生涯为目标,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积极探索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十二五”期间,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原则,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还要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实行以应用型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及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以更好地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粉体综合利用和粉末冶金两个方向,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拓宽专业方向,增加粉体安全及污染防治专业方向。

     2015年,本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400人,工程硕士招生人数为20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98%以上同时,保证优秀的内涵建设。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本专业现设立功能陶瓷和新能源材料两个专业方向,“十二五”期间拟增加先进结构陶瓷专业方向。根据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着力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知识、能力、素质基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十二五”期间,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实施模块化课程教学,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重点与合肥开尔纳米有限公司、国风塑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御石陶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真正做到“教学、科研、生产、就业”的有机结合。在5年内努力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成院内重点专业,力争在省内有鲜明的特色和影响力,教学和科研水平在省内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

在招生规模上,计划从2011年开始,每年招生90人,到2015年秋在校学生人数约为360人。争取本专业教师人数在2015年达到10-15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我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始建于1980年,是最早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先进办学理念的专业之一,并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徽省示范应用型高校示范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2011年新建专业。“十二五”期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跟踪合肥市、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对化学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为人才培养目标,利用该专业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有利条件,力争四年内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具有地区特色的品牌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基础知识扎实,工程意识浓厚,专业技能精通与创新能力强的化工专业人才,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化工产业人才培养起到带头作用。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① 紧抓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契机,依托安徽低碳能源化工、分离工程与精细化工产业的优势,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适应安徽低碳能源化工与分离工程产业对应用型化工人才的特殊需要,通过与共建单位紧密合作,按照“重视基础知识,强化工程意识,精通专业技能”的“2+1+1”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化工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化工人才培养模式。

② 以培养应用型化工人才为目标,构建工程化化工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满足学生工程实践教学要求;通过与地区化工企业产学研合作,建立专业认知实习与化工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建立化工工程师之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③ 借鉴德国工程化办学经验与模块化教学模式,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与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和院级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办学条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实践化教学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建立适应安徽低碳能源化工的专业方向,根据模块化教学体系要求,编写适应化工教学的系列特色教材,精心打造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

总之,“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现有专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指向,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布局。全力打造特色专业,巩固和强化品牌专业。一是要重点打造品牌与特色专业。调整和优化现有的特色专业,努力把现有专业建设成为具有我校特色、社会竞争力强、生源需求量大的品牌专业和示范性专业。二是继续申报新的专业。增设能够填补省内外空白且具有市场需求和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专业,增设应用型专业。

二、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师资队伍发展现状

1、教师结构

我系现有专任教师36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教师岗位副高以上职称占教师比例为55.6%。取得博士学位的16人,硕士学位的17,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7%。现已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我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教师培养与人才引进

为了满足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我系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和指导计划,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在国内外进修学习。我系有4名教师在国外进修、4名教师在国内做博士后、4名教师博士在读和4名教师硕士在读。有4名教师晋升为教授职称。此外,我系还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有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我们积极从捷敏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合肥泰格可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安徽华伊美科技企业集团聘请4名企业高管、高工作为兼职教授。

(二)“十二五”人才与师资队伍发展规划

随着合肥学院的快速发展以及我系专业的增加,学生的人数也呈增长趋势。今后,我系还将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对于教师的数量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系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一方面计划选拔3-5人思想素质好、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较好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计划引进博士7人,其中材料工程方向2人,化学工程方向3人,实验岗位2人,以基本满足我系教学、科研的需求,也将有力地促进我系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系将选派教师10人次左右去相关企业进行锻炼。同时,我系还着力打造能体现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以适应学院的发展要求。

 三、教育教学改革

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安徽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牵引。适应需求,转变观念,注重质量,提高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

    ()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学理念,优化学生培养层次结构,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推进大众化,又要注重精英化、专业化培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1、优化学生培养层次结构,稳步扩大本科生规模,逐步实现研究生培养。同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聘任和考核机制。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育人的新格局。总结我院我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完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积极探索“N+2”考核方式。

3、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继续完善已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做好省级以上特色专业、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及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和遴选工作。到2015年,实现省级教学名师2-4人,校级教学名师4-6人,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教学团队2-3个,省级精品教材2-4种;校级精品课程达到6-10门,力争在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实现“零”的突破;新建校外学生实践基地10个。积极推进教育技术手段创新。开发网络课程,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

4、完善我系省级创新试验区建设。着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5、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以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为载体,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

6、完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7、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教学实验室建设投入,开展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继续加强与现有23所实习基地联系,不断完善基地内涵建设同时,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扩大实习基地达到35所,建立3-5家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实习见习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以教研项目和课题汇聚人才,培育打造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教育实践成果转化的三方面研究队伍。发挥教育研究的牵动作用,引领教师将分散研究和学院办学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加强整合指导,加强组织管理,形成教研合力,完善教研工作考评体系。

推动科研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进入课堂。大力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氛围。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政策制度促进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

    四、科研发展规划

(一)协助科研项目按期结项,积极申请专利及申报政府奖励

目前在研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系部将跟踪在研课题,落实项目进度,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优质服务,督促各级各类项目按期结项。

督促并协助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成果进行总结,积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力争年均专利申请数量2项以上;推荐申报各级政府科技奖励,力争获市级以上奖励2项以上。

(二)做好各级各类纵向项目的申报工作

协助教师做好各级各类项目的申请工作,尤其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宣传工作,聘请校外专家指导申请书撰写,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做好对外交流工作,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

继续拓展与外国知名大学与相关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建立长期国际合作关系,继续派遣教师去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与督促教师主动与当地企业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项目,为产学研项目的签订、实施提供必要的帮助。

积极举办专业性学术讲座与学术报告,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系进行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有影响力、有学术价值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每年度不少于10次;继续协助办好中韩多功能材料国际会议,提升学术活动的质量、层次和影响力。鼓励教师与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访学活动。

(四)加强科研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研公共平台

加强科研日常管理工作,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制订《科研项目申报系内排序方案》与《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科研管理方案,对科研项目的申报、施行、结题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公共实验平台、学生创新平台、公共测试分析平台,制订各种平台运行办法,对各种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教师科研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服务,提高各级各类项目的完成质量。

(五)打造合理的科研梯队,建立若干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

做好科研团队建设,培养10名科研骨干与3-5名学科带头人,争取在膜材料与膜技术、能源化学工程、无机粉体材料、先进环保材料等方向建立若干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从而提高科研竞争力与影响力。

(六)产学结合,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继续做好与帝元生物公司、光大新能源(含山)有限公司、安徽旭阳铝颜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工作。争取与更多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学合作关系,积极申报教育厅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横向项目。

积极促进科研与专利成果的转化工作,争取在秸秆灰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枯草菌脂肽表面活性剂合成技术、新型膜材料与膜技术、生物质发电厂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绿色润滑材料的合成技术等领域实现成果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