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记外籍教师乌尔立希·马特尔恩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8-25浏览次数:2024

 

小档案: 乌尔立希·马特尔恩于 1943 年出生在尼斯河畔的格布龙茨,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名秘书,曾经服过两年兵役,退役后主修德语语文学,选修历史学。他的教学生涯始于 1971 年,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由联邦行政局教学机构总部委派,在土耳其有过十五年的国外教学经历。 2008 年,马特尔恩先生受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派遣赴合肥市担任驻安徽教学代表及德语教师。

    当接到采访外籍教师马特尔恩的任务时,我感到有些紧张,一年多的学生记者工作经验,什么稿件基本都写过,这个还是第一次。但随后的采访我们相见的那一刻,我们的激动和紧张也就打消了。由于马特尔恩老师每天安排的都比较满,采访时间被安排在上午放学后,刚出教师的他见到我们时不住的向我们微笑,“ Hello ! hello !…”很快我的心情轻松了很多。与其说采访马特尔恩老师,不如说与老师谈心,像一位久违的老朋友,问候一下最近的状况,我们在生活和教学方面无所不谈,他对我们也是直言不讳。我们从他的言行中,丝毫看不出刚授完课的他有任何疲惫,他的精力旺盛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

     老师来到中国仅仅两个月,对于中国还不是很了解,仅有的认识还是通过自己的第二专业历史学了解的,但那也仅仅是过去的中国。他对中国的风景产生了极大兴趣,曾经有一次坐车经过南京,看到过一段优美的风景,其他地方还不是很了解,他打算有机会一定到南京去旅游。来到合肥之后,他经常会骑着自行车到处逛逛,他说:“我对这儿不了解,但我喜欢这儿,我在这过的很好,我很想更多的去了解这儿,去认识中国。”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外国人,他遇到了外国人同样会遇到的问题 —— 交通问题,看不懂中文地图,公路上没有拼音路标,在出行时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因而大多数时间的逛逛就局限在学院周围。但对于这个,老师并不沮丧,他认为总的有各过程,现在自己已经比较满足了,在周围购购物,随便转转也是一种享受。

     马特尔恩的一天很简单但却不乏充实、快乐。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收电子邮件;老师平时没有什么运动爱好,仅仅是早餐过后散散步,然后就投入到上午的授课中去了;老师基本上每天下午都没有安排课,在这个时间内,他通常会骑自行车逛街、购物,去了解这个熟悉且陌生的城市;晚上,他会先把第二天课程准备好,然后再进行他最温馨的时刻,合肥的这个时候正是德国的下午,妻子陪伴着他一起与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子女们视频语音聊天,一家人在电脑前团聚,一起畅聊两地的趣人趣事。这和他在土耳其十五年的教学生活一样,距离并不是问题。

     日常生活中,老师爱好不是很多,生活比较简单,通常去了解一些信息来打发时间,来到中国后,他最经常看得就是《 China daily 》,从中去了解很多国内外消息;在没事的时候,老师会拉拉小提琴,他说喜欢音乐的人不会寂寞孤独,而自己也是从寻找快乐。马特尔恩就是这样一个会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人。

     在谈到自己对中国学生的看法时,他表示来到中国时间不长,对中国学生了解的不是很深,但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和了解,学生们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特尔恩老师认为中国学生很有纪律性、非常有礼貌、学习比较刻苦、做事很热心,并且感到非常荣幸与同学们相处的非常融洽。刚来到中国时遇到了不少麻烦,但他说他很幸运,来到这的第一天就得到了许多热心人的帮助:学生们帮忙买自行车、电话卡,带他去银行去办卡……。他还特地提到提到外事处的方老师,他说每当遇到什么困难时,他就会打电话给方老师,而方老师也会很快帮他解决了。说到这时,他很兴奋的举了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老师发现教师的门坏了,他就打电话给方老师反映了情况,第二天就发现门已经修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说很高兴得到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

     在教学上 , 马特尔恩老师抓住中国学生懂得多、讲的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 他鼓励学生在有机会说德语时一定要讲德语 , 自己在上课时也会尽量用德语授课。他指出在学习一门外语时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口语,但这也是中国学生面临的最难克服的问题。发音不标准、口音不地道。说到这他给我们做着手势,示意德国人说话时张开嘴巴,而中国人闭着嘴巴。但他还是对中国学生的好学精神表示肯定,他笑着给我们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学习,顿时严谨而有不失幽默的德国老人形象把我们拉得更近了。

     马特尔恩老师对于教学经验和方法方面没有什么可讲的 , 他认为作为教语言的老师 , 最主要的就是让同学们学的更多 , 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语言环境。在课堂上,他会不厌其烦地安排一些小型考试 , 测验以下近期学生掌握的情况,做到老师心中有数;下课时,布置一些具有创造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他强调只有多练多学才能把这门第二外语学好 , 他还形象的用英语“ practice makes prefect !”描述了他所表达的意思。他的语言很朴实无华,但我们却觉得他讲的很好、很实在。就这样一位直率坦白且不失严谨的德国老人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目中。

     时间就是那么快,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无声无息的旧过去了。直率坦白、敬业爱家、享受生活的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从事阳光下最关荣的事业,马特尔恩老师把自己的知识默默地播种到国内外,做到了国内外桃李满天下,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证明了一名教师崇高的精神和无尚的关荣。(采写: 陈志斌 张影 张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