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壮心不曾已 犹怀逸兴为他人 —— 记韩国外教 安重基 教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8-25浏览次数:2017

 

    初见安教授的人一般都不会想到面前这个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老人已有七十岁的高龄,他彬彬有礼地接待我们入座,态度和蔼、话语亲切,马上打消了我们的心里残存的一丝紧张。

老当益壮,最美夕阳红

    已有十余载教学生涯的 安 教授一直觉得教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为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东西,自己内心也是充实快乐的。 1994 年他担任国会议政进修院长,已开始踏上教师这一职业的道路,主要教授国会议员、公务员、学生及记者们一些国家制度等方面的课程。离开政治职业后, 1997 年至今他一直担任韩瑞大学国际关系学科教授。从 2000 年开始, 安 教授便与中国学生结下不解之缘,受邀成为中国延边科学技术大学兼 任 教授,每年暑假从韩国飞到中国,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延边科技大学教授国际机构、经济关系论等课程。

    几年的交流和沟通, 安 教授越来越喜欢中国学生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和诚实纯净的人格品质,有了要在中国把书教下去的想法。 2007 年,本来决定留在中国延边科技大学的他通过我院外事处 沈萍 老师了解到合肥学院的外教很少,于是决定要帮助这所年轻的大学,便乐呵呵地来到了合肥学院

    如今,安重基来到我院中文系,教授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韩语阅读、会话及韩国文化等课程已有一个年头,对外汉语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位为人谦逊、做事认真的老教授。

    其实, 1963 年,安重基大学刚毕业时并没有当老师的念头,他从庆熙大学获得政治外交学科的政治学士、首尔大学行政大学院获得政治学硕士后, 77 年到牛津大学进修外交官课程。不断的求学和实践工作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国会立法府的公务员。岁月的磨练使他获得了很多经验,当然也有很多他人望而不可及的成就。然而在 安 教授眼里,名誉从来都是一次性的,而不能永恒的东西,它的光辉只是存在于一瞬间,对一个人来说并不重要。只有不在意这些,才能生活得开心。他有自己的座右铭:“谦虚地生活、热情地生活、为了别人而生活。”经常这样想,也经常这样做,退出政治生涯的他年纪已不少,仍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还要为别人做些什么,夕阳也能红过半边天,也许这也是他后来选择到中国执教的原因吧!

拼搏梦想 “得”须先付出

    谈及自己的大学生活, 安 教授兴致很高,他回忆自己在大学里学到最多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和应该拥有梦想的信念。“现在的大学生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因为没有梦想的人是死去的人,没有任何活力。”说到这些, 安 教授忽然变得很严肃,“有的学生虽然物质上缺乏很多东西,但有了梦想,肯努力去拼搏,就一定会成功。”在 安 教授眼里,中国学生肯吃苦、求上进是他们最大的特色。因为每天的清晨或傍晚,校园里都会看见学生们捧着书认真学习的身影, 安 教授边说边翘起大拇指:“这样的民族很有希望,中国将来一定会很强大。”

    采访期间,他反复强调自己如何喜欢中国的学生,见到他们觉得像见到自己的孙子、孙女,心里十分愉快。中国学生让 安 教授深受感动的是他们纯净的心灵,单纯的性格,“他们不会说谎话”。关于和学生的相处, 安 教授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我很喜欢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就很喜欢我,于是我更喜欢我的学生,而我的学生就更喜欢我了。”听起来有少许绕口,但我们听懂了教授的意思,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都是相互的,自己先付出,得到的就会是好的答案。在路上的时候,经常有学生追上他,给他打招呼,恭敬地鞠躬, 安 教授觉得中国学生的可爱之处就在这里,而从平时小事上,就可以体会到彼此之间深厚的感情。

    在教学方面, 安 教授觉得无论用什么的方法,他只希望学生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而老师的职责在于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理念,以及学习的一些方法,学生的自学是十分重要的,能力是一个需要一直积累的素质,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有前途。 安 教授时刻关心学院的发展,认为合肥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校,发展空间也很大。并且对外语专业的设置有自己的建议:外语教学最好能开办小班教学,虽然可能要请较多的外教,但从提高教学质量上十分值得,因为花些经费在学生身上是很有必要的。

    采访期间,虽然语言不通, 安 教授都仍专心且耐心地听完我用中文叙述提问,再听取翻译解释,态度谦和而自然,有好几次我都被他感染,以为 安 教授本来擅长中文,我们可以直接交流。 安 教授解释说,在韩国最有力量的职业就是记者 , 因为他代表了大众人民的心声和想法,是一个很受尊重的群体,在大学里的小记者也是如此,是很有能力的学生。

笑对生活 “雨”后有彩虹

    因为来过中国很多次, 安 教授对中国也是颇为熟悉。他一直觉得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是黄种人、一样吃米饭,因此来到中国生活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有时甚至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国外。因为语言不通, 安 教授也闹过一些小笑话,有次自己去外面吃饭,说不出来想要吃的菜名,手脚并用、东征西引解释形容了半天,饭店老板仍是一脸茫然。后来出去吃饭索性事先写好小指条,比如“鱼香肉丝”,这才顺利地点上自己想享用的大餐。然而让 安 教授觉得奇怪的是,有时候语言不通的情况似乎又不存在,交流时对方明明不懂韩语, 安 教授担心对方不能明白自己的解释时,大家却往往能理解他说什么,想要做什么,于是疑惑之际不免又惊喜不已。

    安 教授还发现合肥学院的学生的两大特点:早上赶着上课的学生们经常边走路边吃早餐,而女孩子们出门无论到哪都带个水杯。我们听完哈哈大笑,极为佩服 安 教授的细心观察和风趣幽默。因为这是两个相对的生活习惯,前者对身体不好,影响消化而且不雅观,而经常补充水分却使对身体大有益处的。

    我们问及 安 教授的兴趣爱好,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自己很喜欢登山,年轻时喜欢冒险和超越自己,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原因不能登上峰顶“一览众山小”了,“不过我还会坚持爬爬学院的假山的。” 安 教授调侃到,慈祥的脸上漾满笑容。另外,他也很喜欢中国的国粹——京剧,有时常常遗憾自己不懂中文,只能在电视上看看,而不能饶有兴致地来上两嗓子。

    我们忽然明白, 安 教授为什么可以活得如此惬意,源于他的笑对生活。不去追名逐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在不经意中发现一些让自己高兴的小故事,开怀一笑,怡然自得便是最舒畅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 安 教授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情,教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就是他最实际的想法。“中国人很坚强,在灾难面前也在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话题继而转到中国的汶川震灾, 安 教授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难过,他言辞恳切:“韩国有句老话叫做:‘下过雨后的土地会更松。'( 原意指土地在雨水浇灌后更益播种,喻指风雨后必有美丽的彩虹 )经历过磨难的中国以后发展会更好,会更坚强!四川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了伤痛,在这次灾难中,中国全体人民表现出来的团结、爱心和顽强,都说明这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安 教授一家是基督信徒,他也在 5 月 19 日那天和远在美国的儿子,一起为中国人祈祷,衷心希望中国人可以挺过这一难关,振作起来。

    对 2008 年的奥运会 安 教授更是充满祝福,他觉得中国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国家,办奥运会会牵动到许多城市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国必定会变得很强大,更也希望中国可以一直微笑下去。 (采写:吴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