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2期 总第84期

发布者:教务处处办发布时间:2020-12-07浏览次数:1305

教务处2019年工作总结

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围绕2019年学校工作要点、《合肥学院振兴本科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务处2019年工作计划》,按照整体部署、分项实施、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目标管理的总体工作方法,坚持目标为导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执行力,巩固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教学稳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教务处一年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提炼、分析,并在下一年工作计划中予以解决。

1、专业建设

1.1开展专业标准建设

2019年教务处以项目立项方式推动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四个第一批模块化改革专业推进模块化标准建设。各专业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家专业建设质量标准,突出模块化教学改革理念,在前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改革的基础上,有机融合先进理念和现有标准,精心设计指标体系、小心求证标准阈值,在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各专业均已完成标准构建的基本内容,前期调研论证充分,标准体系构建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已经明确,并且充分体现了应用型特征。各专业正在对标准体系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和优化,预计将在年底前提交专业模块化标准建设中期研究报告。

1.2优化专业布局

教育部“一流专业”申报评选是我校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契机,在学校高度重视,全校上下通力配合下,教务处积极整合资源,及时互通信息,通过分类处理、重点推进等有效方式,积极推动我校各专业申报和建设一流专业。根据目前得到的各种信息综合判断,我校预计有5个专业可以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其余11个专业进入省级一流专业。

2019年教务处密切配合各学院,围绕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分析研判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及时增加社会急需专业,调整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2018年积极申报并获批“供应链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个新专业,2019年已申报“会展经济与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生产制造技术(双元制)”、“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及“文创艺术设计”等5个目录外新专业。对于现有传统专业,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入手,依据应用性导向分批进行改造;对因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社会需求量减少的专业,采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招生等措施分别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截止2019年,共停招普通本科专业10[1]

教务处注重围绕地方需要积极培育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打造优势专业和专业集群,通过整合资源,鼓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积极申报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项目,目前已成功推荐并渴望获批三个专业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1.3加强新工科和特色专业建设

2019年教务处积极支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先进制造工程等学院的6-7个专业参与专业认证,同时支持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参加专业评估。通过对标各专业认证标准和各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结构性优化等方面给予各专业大力支持,在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更新的趋势下,积极为各专业调整和优化专业方向出谋划策。

“以模块池为载体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以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以及充分调研凝练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所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及跨界整合能力为阶段性主要任务。同时教务处积极申请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下一步模块池建立和良性运转创造条件。

“双元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在新工科专业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已扎实深入推进四年。目前为止,“双元制”大陆班在人才培养路径和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配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了大胆尝试,培养目标协同确定、培养方案协同设计、培养过程协同实施、考核方式协同评定的“四个协同”的长期合作机制业已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初显成效。

1.4建设产业学院

建设产业学院,是我校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创新思路,教务处积极谋划,配合各学院做好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和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已申报成功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共同开展项目攻关。在人才培养上2019年教务处王处长带队,前往老乡鸡进行洽谈合作,初步达成共建产业学院意向。此外,教务处还建议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培育其他产业学院,如其与安徽柏兆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已共建合肥市烘焙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建有省级校企实践教育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360公司合作范围广泛,校企实践教育成果丰硕,目前产业学院的筹建也正在积极洽谈中。此外,该学院与中科大国祯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联合成立并共建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育人成果丰硕,有望在校企实践基地基础上拓展进一步合作空间,向产业学院方向迈进。

2、课程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2.1 多措并举着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为广大教师实施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和课程建设咨询服务。顺利实施“2019年合肥学院线上和线下开放课程制作服务商库入围遴选项目采购”招标,3家实力雄厚和各具比较优势的企业中标,通过开展2场宣讲会,让企业和我校70名教师结成紧密联系,开展11有针对性课程建设辅导和培优工作。

其次,以项目推动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热情。2019年度将我校校本课程纳入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经过专家评选,共产生校本课程项目58项,培育项目70项。成功申报省级质量工程MOOC项目7项,精品线下课程6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

2019年我校共申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打造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下精品开放课程13门。已有近百个实验微视频在我校网络教学平台上上线运行,有效开展辅助教学。

2019下半年,教务处围绕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目标,积极规划力争尽快出台一流课程推进计划,努力从制度层面给予课程建设更多有效支持,同时在资源配置上,给予三大金课建设更多支持,鼓励更多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精心上好课,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努力冲击国家级一流课程。

2.2 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建设

2019年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教师教学竞赛体系,通过竞赛以点带面,要求全体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并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职称晋升和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紧紧依靠思政课教师自身优势,通过“结对子”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思政课老师深入二级学院教师中间,目前已有21名教师深入11个二级学院教师中间,言传身教、解疑释惑,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不仅如此,还将课程思政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所有课程的模块描述均要明确课程思政目标,通过专业案例,在潜移默化中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开设《廉洁教育课》,打造百余门中国特色公选课课程,培养学生廉洁品质、弘扬中国精神。积极推进易班工作建设,打造智慧思政。

2.3教育教学改革

2.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的实际需求,在保持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同时参考行业标准的最新变化,组织各专业对2019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针对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各个专业,除了依据专业国标和行业标准之外,重点依据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作为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主要依据。这一修订方案既突出了各专业的特质性因素,又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共性因素进行了固化和表述。

针对本年度新获批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德技并修;坚持标准引领,促进特色发展;坚持多方参与,促进产教融合;坚持多方参与,促进产教融合。

针对传统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与专业认证标准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保持一致;注重深入贯彻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注重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摒弃人为因素干扰。

此外,还通过走出去深入普通高校、中外合作高校调研,与专家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对人才培养方案未来长期变化趋势进行深入思考,为学校整体谋划做好前期准备。

2.3.2深入调研促进我校“双元制”高等教育改革扎实深入推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双元制)专业在我校已有四年的双元制办学实践。四年来,双元制“大陆班”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质量评估和控制、资源整合等各方面均做出了有意的探索,整体学风优良、教学效果良好。目前在校生共计94人,其中1621人,1725人,1826人,1922人。16级有6名学生于2018年赴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学习,假期在德国汉诺威大陆马牌轮胎公司总部实习,15人在合肥学院及大陆马牌轮胎公司合肥工厂实习。17级同学有6名学生于20198月赴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汉诺威大陆公司总部进行学习与实训。1819级学生均在合肥学院进行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

为更好的将双元制高等教育在我校扎实落地、示范推广,由刘建中副书记带队,教务处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大陆班调研学习,听取学院领导、项目组老师和各方意见,收集大量信息。调研中发现,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双元制大陆班”办学中存在人才需求和联合培养之间存在脱节、协调沟通不畅、合作深入程度不够、人财物各项资源供给不足、办学的特殊性与学校规章制度存在冲突,以及学生学习压力大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在学校层面释放制度红利来解决。调研组针对上述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具体包括:项目运行机制设计上需要补充完善、引进具有留德背景的专业人才、在全校范围内给予资源的支持和倾斜、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程度拓宽学生就业道路、配备校企合作专门协调人员、深入学习透彻理解双元制高等教育。

2.3.3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模块化课程改革一直是我校教学改革重中之重的工作。教务处今年投入巨大精力和人力,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了模块化讲义的撰写、提交和筛选工作。自20197月开始,先后下发3次正式通知,组织近20位校内专家,调动全校47个专业,分两批对所有专业实施模块化教材提交的全覆盖。

首批21个专业是在各系部上报讲义中,经专家评审选拔出来的,总体质量较高,体现模块化教改特色程度较明显,这些讲义经过两轮打磨,于8月底之前全部定稿并印刷成册,648本讲义统一放置在中德成果展厅展出。我校其余26个专业的752本模块化讲义也于9月中旬完成定稿和提交工作,教务处在系部初审基础上,再次组织专家对讲义进行了形式审查和成绩评定的审核。总体结果并未发现评定等级不合格现象。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模块化课程教材和讲义建设是突出体现我校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的载体,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教学质量管控的基本保证。在前期模块化讲义全覆盖提交完成的基础上,教务处以项目申报为抓手,以教材建设制度规范为准绳,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模块化教材规划、选题、指导、推荐等方面的主动性,共立项校级模块化教材建设项目30项。对现有已成稿的模块化教材,教务处积极联系,协调处理出版事宜。目前,已有能源与材料化工学院赵娣芳老师、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董吉武老师的2本教材计划出版。

2.3.4认真做好各级质量工程申报工作

密切跟踪安徽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关切问题,并将其与我校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认真制定本年度我校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进一步严格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过程管理。2019年校级项目共立项模块化教材30项,教学名师、教坛新秀11项,高水平教学团队8项,教学研究项目87项,教学成果奖17项,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4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

2019我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共申报64项,公示60项,公示率93.8%。其中,竞赛转评成果奖申报3项,公示1项,公示率33.3%MOOC项目申报7项,公示6项,公示率85.7%。其余各类项目公示率100%

3、重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实施

3.1“卓越计划”实施

继续围绕“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专门要求做好相关工作。2019年,协助相关专业和部门重点做好土木工程等8个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为小学教育即将开始的专业认证提供支持和帮助。

按照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实施意见,结合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引领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针对“六卓越一拔尖”相关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促进2018年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基础上,按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要求,2019年提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申报校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立项1项。

继续进行国家级“卓越计划”的实施,20197月,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自动化专业卓越班毕业人数分别为34303522人,通过审核,为该届卓越班毕业生制作发放合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证书。

3.2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进行2018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合肥学院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成立了以两单位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校企合作组织管理机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合作基地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模式和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优势,落实机械类专业人才的企业培养方案,本年度,完成30名学生的机械类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6名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在该企业就业。同时多名教师与合作共建企业达成了初步的科研合作意向。

进行2019年校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立项建设4项:合肥学院大陆马牌轮胎(中国) 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学院深圳市讯方技术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华安期货校区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学院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并依据省教育厅申报工作要求,推荐2项(合肥学院大陆马牌轮胎(中国) 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学院深圳市讯方技术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评选。

3.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

认真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申报及建设要求,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工作,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2019年度建设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庞氏骗局模拟仿真实验和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VR虚拟现实结算实训系统的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生存能力、反应能力、抗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重点,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R)与相关专业融合,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4、教育教学和教务管理信息化

4.1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利用“合肥学院在线学习平台”等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等手机APP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课外阅读、个性化拓展、在线互动答疑、社交学习等,实现个性化学习。截止目前,“合肥学院在线学习平台”自建并用于辅助教学的课程1023门, 2019年辅助教学的课程有386门。借助该平台,教师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方式与方法,适时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简单易用的课程设计模块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可在多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按需参与教学活动;而教学管理者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掌握教学动态并为教改提供支持。

自建有实验微视频106个。校本特色实验微视频建设旨在规范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维护我校师生实验安全。

积极推广智慧教学系统,2019年培训共计6场次,培训教师达700多人次。拓宽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途径和应用手段,目前已被部分教师运用于信息化教学中,并且效果良好。加快精品网络课程及智慧课堂的建设,实现本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及永久保存。

2019年还举办了“首届合肥学院信息化教学竞赛”。本次比赛覆盖面广,所有授课教师参加比赛,提供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提升的机会,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教学找到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法,创新改革以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与能力。

4.2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

正方教务系统是我校教学运行的核心系统,该系统事务驱动的业务流程升级及拓展应用项目本年度完成安装部署。该项目于20193月初完成硬件部署, 软件系统部署也于201910月初完成,之后由于二级学院变动导致底层基础数据需要重新构建,历史数据迁移等工作也需同期完成,受此影响,新的正方教务管理系统预计下学期将逐步上线运行。

此外,为方便学生获取成绩单、在读证明等需要,教务处申请购买的六台自助打印设备业已到货,即将在两个校区部署完成。

5、实践教学

5.1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建立实习质量标准

根据学校发展要求,结合学校二级学院的设置,开展调研工作,研究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规定的修订需求,完成《合肥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工作规程》(讨论稿),已提交各二级学选进行讨论,将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初步完成《合肥学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讨论稿)。

为深入推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相关规定,通过调研,撰写了《行业企业指导教师参与合肥学院教学工作职称聘任的办法》(试行),按照专业技术职称、专业资格、工作岗位等要素,进行了参与学校教学环节的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的职称等级认定划分,并将《行业企业指导教师参与合肥学院教学工作职称聘任的办法》(试行)交至学校人事部门。

5.2实验教学

强化学生实验预习管理,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2019年度学校共开设实验项目2326,其中设计性实验583项,综合性实验571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占比为49.6%

5.3毕业论文工作

制定2019届本科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根据《合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办法(试行)》要求,2019年首次在学校开展本科毕设计(论文)盲审工作。设计“合肥学院本科毕设计(论文)盲审抽查系统”并投入运行,各专业按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列表,随机抽查5%进入盲审,学校各专业均按照要求,组织外校专家进行盲审,完成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224人次,盲审结果总体反映良好。

同时,为了杜绝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的发生,各系根据本专业特点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重复性检测工作,完成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4415人次,查重覆盖率为100%201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一人一题率100%,结合社会经济和生产一线实际需求,“真题真做”率为74.1%

5.4实习基地建设

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统筹,在各系分散建立各类基地的同时,建立面向多专业跨学科的校级综合性产学研合作及实习基地,2019年度签约建立安徽白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意德丽塔水晶玻璃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数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6个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对外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合作交流的平台建设,各专业将积极完善实习基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实习标准。

完成2019毕业实习相关工作安排,实习检查,成绩评定等工作。完成2017级本科认知实习相关工作安排,实习检查,成绩评定等工作。

5.5第二课堂工作

落实在指导第二课堂学科和技能竞赛教师的奖励,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依据《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部分AB类项目列表》(2017版)及《合肥学院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奖励办法》文件,经过系部申报,第二课堂评奖小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人事处、科研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评定,确认2018年度第二课堂学科和技能竞赛697项获奖项目,并对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奖励金额为66.07万元。

推动本年度第二课堂学科和技能竞赛工作,协助进行部分重要的学科技能竞赛组织安排,推动学科技能竞赛向高水平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科和技能竞赛指导团队建设。截止20191120日初步统计数,已取得581项省市级以上赛事奖项,其中包括第五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2019)总决赛银奖、2019年第十四届“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19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019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亚军、第十二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尺规绘图一等奖、2019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一等奖、2019年第十三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决赛二等奖、TI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正大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等高水平学科技能竞赛奖项。

5.6完善学校各类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了全面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的质量控制体系,不断增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的严肃性、公正性、规范性,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教督厅函〔2018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20195月制定了《合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办法(试行)》,并首次在学校开展本科毕设计(论文)盲审工作。

6、实验室建设及信息化管理

6.1实验室建设

根据市财政局通知及学校财务预算安排,完成2019年度合肥市财政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论证等工作。

根据省级财政预算审批结果,使用2018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250.00万元,完成“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的执行工作,包括设备进口论证、审批及招投标等。目前项目资金已完成支付。

根据学校资金安排情况,使用2018年度结余资金369.13万元,完成“生物工程与技术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气动传动及控制实验室”和“经济专业工程实训中心”四个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执行工作,包括进口论证、审批及招投标等。目前项目资金已完成支付。

完成合肥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2019-2021年实验室建设规划;完成我校2020年省市部门实验室建设预算及2020-2022年三年实验室建设项目滚动规划(预算项目库)编制工作。

持续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实施工作。根据省、市财政预算审批和资金到账情况,积极开展3000万元设备购置执行方案的细化工作,并配合公共事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开展预采购工作。

6.2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结合学校二级学院的设置,开展二级学院实验室分布调整调研工作,为下一步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开展20172018年度立项建设的教学实验室绩效数据统计,本年度组织进行5次教学实验室专项检查,统一印制并发放实验室工作日志250本,推动教学实验室日常管理及运行。

完成2018-2019年度高校实验室信息数据统计及评估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6.3实验室安全工作

根据各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教学实验室每学期三阶段常规安全检查,针对学期初,重点检查实验室安全准备工作、学期中,重点检查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检查梳理实验室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学期末,重点检查后续假期的实验室安全安排工作。

同时,按照公安部门和教育厅的要求,开展教学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2019年下半年重点动作任务落实分工方案》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9]1号)、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19年度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的精神,9月开展2019年度合肥学院教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认真落实各项检查内容,进行学校检查和学院自查。927日,省教育厅委派合肥师范学院检查专家组来我校,进行教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走访、意见反馈等环节,专家组充分肯定我校在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成绩。对实验室人员配置、废弃物处置、安全教育宣传及培训等进一步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9年度,学校教学实验室无安全责任事故。

7、招生录取

7.1 围绕合肥大学建设,科学调整招生计划

对照《普通本科学校更名大学办学条件表》要求,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调整生源结构,扩大学校影响力,新增贵州省招生省份,四年一贯制招生计划减少80个,对口招生计划在2018年减招100的基础上继续减招100个,与各学院多轮沟通合理编制安排2019年招生计划数3300个,形成“普通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四年一贯制、对口、专升本”的多批次、多种类的生源结构。

7.2 创新招生宣传思路,协调开展招生宣传

2019年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积极谋划、创新形式、精心组织,制定并经招生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合肥学院2019年招生系列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围绕方案,编制招生宣传画报册、招生简章及大海报等各类招生宣传材料共计6万余册/份,并向省内外一千多所高中寄送;制定招生宣传工作手册,根据学校发展提炼学校宣传亮点和统一宣传口径,遴选认真负责的38个专业教师组成宣传队伍,对所有参加招生宣传工作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先后参加了省考试院组织的官方招生咨询会,有目的有方向地安排18条进中学线路进入79所中学招生宣传活动,积极配合各学院推进优质生源基地中学建设及招生宣传活动,参加教育部、安徽省等省市教育厅的高招咨询网站在线咨询活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招生宣传信息,增设6台招生咨询热线电话,安排专人负责电话咨询,高考志愿填报及录取期间共接待电话咨询近4千个,切实推进和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在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中,招生部门既传承以往好的做法和举措,又注重结合互联网所特有的随时访问、双向实时交互的优点,探索新办法。除了充分利用本科招生官方网站等传统的信息窗口外,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定平台)、安徽等省市教育厅的高招咨询网站的在线咨询活动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互动平台,与考生实现“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回复考生及家长各类问题咨询近4000条,组织各学院已完成38个专业的专业简短动态PPT的制作;完成全部专业的专业解读拍摄工作,已上线7个,其他专业正在剪辑过程中。

7.3 依据各省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圆满完成招生录取

根据各省投档时间,完成在各省的艺术类及普通本科网上招生录取工作;通过制定网上招生录取方案,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学校三级文件精神,严肃录取纪律,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圆满完成2019年网上招生录取工作。

2019年学校面向23个省市自治区分35个招生批次实际录取3300人,其中省外实际录取757人(含2个高水平;100个艺术);省内实际录取2543(含120个四年一贯制;40个国家专项;70个地方专项;100个艺术;75个对口;100个专升本;2个高水平)。

综合分析省外各省份录取情况,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广东、重庆、陕西、贵州21省(市、自治区)均为第一志愿报考录取,通过近三年的省外投档分数线综合分析,多数省份录取分数线与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分差在逐年减少,对于本科批次合并的省份,与本科线分差在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省内一本理科普通录取1327人,投档最低分510分,高出一本控制线14分,投档最高分543,录取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本文科普通录取667人,投档最低分561分,高出一本控制线11分,最高分为573,录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本理科中外录取22人,投档最低分500分,高出一本控制线4分;一本文科中外录取20人,投档最低分552分,高出一本控制线2分。

7.4 精心部署、组织对口、专升本招生报名、考试和录取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并且根据安徽省教育厅文件精神,2019年我校“对口招生”专业为学前教育(师范)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升本”招生专业为学前教育(师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务处对考试各环节工作进行周密细致的部署,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任务和岗位责任,招生办在监察处全程监督下完成了符合免试录取条件考生的面试、考试组织、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密切配合严格程序确保了招考工作“零失误” 。“对口”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录取人数为35人,“对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人数为40人;“专升本”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录取人数为50人,“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人数为50人。

7.5 加强招生对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联动作用

1)结合专业需求度,动态调整招生专业

经教育部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对现有专业进行统筹分析管理,动态调整招生专业,暂停6个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招生,新增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5个招生专业。

2)根据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奠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生源基础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的通知》(教学厅〔20181号)》的文件精神,科学合理设置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代表专业对生源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影响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3)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分析招生数据为学校专业设置提供决策支持

分析总结招生数据(如各省各专业录取分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专业志愿率、专业服从率、报到率),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规划和建设、新专业申报、专业论证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8、依据教学需要,推进教室改造项目

8.1深入研究智慧教室的建设

20195月,为鼓励教师熟悉教学环境,积极利用智慧教室进行教学,教务处又组织了一次全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并鼓励广大教师尝试智慧教学。经统计,2019年度,共有4个教学单位5名教师利用智慧教室进行教学。

2019年度4月、9月,施特拉松德国孔子学院春令营、夏令营来我校交流,中文的教学活动均安排在智慧教室进行。

20195月,合肥学院第10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安排在智慧教室进行,教务处利用网络在校园内进行了直播。

此外、本年度智慧教室还承接了我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现场教学评价、人才引进教学试讲考核等相关任务。

鉴于目前利用智慧教室进行教学教师数量不多,智慧化程度还不够,下一步将考虑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制定相应的智慧教学规范。

8.2多媒体教室的改造项目

2019年度教务处积极申报项目,对一些陈旧多媒体设备进行更换,为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教务处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及下班时间更换设备,经统计本年度更换27台投影机,更换多媒体教室中控15套;更换多媒体教室电脑97套。

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141间,其中95间是20129月之前建设,这95间的使用时间已满7年,由于高负荷的运转,很多设备的使用效果不佳,虽经多次维修但收效甚少,针对即将达到报废年限的多媒体设备,教务处计划于20203月前制定设备更新及项目申报预案。同时计划增加每年的日常维护预算,预备充足的备件。

经统计我校2018年度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共同承担教学任务3301门次,其中多媒体教室承担了教学任务2717门次,比例达82%。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媒体教室还承担了例如学生社团活动、企业进校招聘活动等,平均每学期达800次。现统计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使用率,按平均每天6节课,每周5天,每学期18周的满负荷运转,我校共有多媒体教室141间,经统计2018年度共有68间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在80%以上(还不包括学生社团活动、企业进校招聘活动),可以说我校大部分的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此项数据待12底更新)

9、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

9.1积极调研,启动《2019年教学管理文件汇编》编印工作

教务处结合主题教育工作计划,在学校内设机构调整后,对二级学院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依据“放管服”原则和调研重点,对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征询意见,为《2019年教学管理文件汇编》编印工作做好充足准备。

9.2加强系部教务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2019年上半年学期结束前,教务处安排工作人员对新进教务员进行了排课工作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相关教务员熟悉了排课的流程及操作规范,保证了教学执行计划的顺利安排。201911月,结合第二次教学工作例会,对教学副院长进行了教学管理文件的培训工作。

10、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10.1维护日常教学工作,完成全校课表编排和教室调度与管理

教务处(教务科)按照既定工作计划,稳步推进常规教学运行,也为我校教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教务科工作人员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合理地调配教学资源,悉心为广大师生服务。截至201911月底共安排了1500余项的教室借用,主要用于我校学生正当的社团活动、班会、培训、企业招聘活动及一些教师的零时性教学活动。

10.2规范学籍管理工作。

及时做好学生学业中各类申请的处理,20192月新学期开学后启动下一学期学生转专业工作, 20199月处理留级等学籍处理。学生申请退学工作拟在期初、期中和期末各处理一次。严格执行教学管理文件的要求审核其材料,及时办理学生缓考、免修、重修、补修等。按时按规做好了学生的学籍及学业申请处理,经统计截至201911月共办理各类学籍处理文件,其中转专业201人,退学42人,留级135人,学业中各类申请(缓考、免修、重修、补修)800余次。

10.3考试管理工作。

保质保量地完成下一年度包括各类型考试的组织及实施工作;组织实施一年两次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以及学校交办的国家公务员等其他社会考试。顺利完成各项常规考试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类型考试的组织及实施工作,其中20196月组织完成了约8000人参加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在安排好本校学生的考试之外,积极响应服务于社会的政策,根据学校的统一布置,组织实施了《省二级建造师》、《市直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资格》、《省直公务员招聘》等考试,考场总数335个,人数达1万余人

本学期期末阶段的四六级考试及期末考试正在统计安排中。

10.4教学服务保障工作

10.4.1完成各教学单位报的教材进行审核、汇总,向为我校提供教材服务的供货商发教材征订单,督促其务必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履行职责。每个学期结束前完成下一学期各教学单位报的教材进行审核、汇总,向为我校提供教材服务的供货商发下一学期教材征订单,督促其务必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履行职责,开学阶段与校图书馆相关人员一同检查教材的到库及发放情况。2019年暑期,与校公管处、图书馆共同制定了教材招标文件及评分标准,完成了我校2019-2020年度学生教材的招标工作。并在学校统一安排下,与校公管处、图书馆共同制定了我校学生教材发放及结算新的工作流程,并于20199月起正式实施。下一学期的教材征订计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10.4.2多媒体服务外包招标工作及教室设施的维保巡查工作

协助校公管处对多媒体教室在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外包服务招标工作。对中标的公司、制定服务条例,进行监督,规范化管理。制定方案并督促多媒体维保团队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做好期初、期中及期末三段的设备大检查及维修工作,每个月下旬对所有的多媒体设备进行集中除尘清理。利用多媒体教室管理软件完善现有设备的使用信息统计工作。

本年度对全校141间多媒体的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及维修,更换投影幕布19张,电脑维修和重新安装软件17台,更换投影设备32台,更换功放设备5套,应相关教师要求安装专业软件5次。通过QQ群、网络电话及现场解决等方式及时处理相关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277次;安排人员完成学校指派的其他的诸如教师职称考评、教师选聘、校外考试等事项的技术保障工作11次。

10.5 协调统筹安排,细致高效做好院领导班子年度发展考核工作

根据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要求,教务处牵头负责发展考核部分。教务处制定了发展考核工作工作要求及具体进度安排。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组织专家进行审阅,且经相关部门多轮碰头、梳理、提炼和修改后,形成充分体现学校发展成果和实力的发展考核对照说明和具体档案,经省委考核组实地考核,2018年度我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等次为“优秀”,这也是学校连续第四次荣获“优秀”等次。

10.6做好“辅修”“第二校园”管理工作

做好辅修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在校生确认、缴费、注册及教学管理工作;继续推进“第二校园经历”校际交流工作。



[1] 2019年停招生物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秘书学、工程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应用心理学、朝鲜语、汉语国际教育共10个普通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