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3期 总第89期

发布者:教务处处办发布时间:2021-02-26浏览次数:726


教务处2020年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围绕2020年学校重点工作事项和《教务处2020年工作计划》,对照《合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整体部署、分项实施、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总体工作方法,坚持目标为导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执行力,巩固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教学稳步发展,为创建合肥大学、加快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教务处一年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提炼、分析,并在2021年有序开展和深入推进。

1、专业建设

1.1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大力推动我校“金专”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依据相关文件,明确了20191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思路和目标,按要求提交本年度项目建设任务书。组织开展2020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推荐土木工程、经济工程等16个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能源化学工程、网络工程等10个专业,申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积极开展专业标准建设

2019年教务处推动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五个第一批模块化改革专业推进模块化标准建设。各专业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家专业建设质量标准,突出模块化教学改革理念,在前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改革的基础上,有机融合先进理念和现有标准,精心设计指标体系、小心求证标准阈值,在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各专业对标准体系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和优化,提交了专业模块化标准建设中期研究报告。

1.3优化专业布局

教务处密切配合各学院,围绕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分析研判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及时增加社会急需专业,调整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2019年积极申报并获批“会展经济与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新专业,2020年已开始招生。2020年完成申报工艺美术、智慧交通、网络与新媒体和应用韩语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工艺美术和网络与新媒体两个备案类专业网络初评同意率分别达90%85.71%,智慧交通和应用韩语两个审批类专业网络初评同意率都达70%以上。

对于现有传统专业,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入手,依据应用性导向分批进行升级改造;对因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社会需求量减少的专业,采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招生等措施分别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

教务处紧扣地方需要,积极培育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打造优势专业和专业集群,通过整合资源,鼓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积极申报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项目,目前已获批4个专业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1.4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加强我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合肥学院基层教学系部工作规程》(院教字〔202017号),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推动本科教学工作教师参加所在院(系)基层教学组织的各项活动。以项目建设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2020年校级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立项3项。认真组织和开展2020年“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以下简称“双基”)标准化验收和示范认定工作。经自查,参加此次标准化验收的基层教学组织共计49个,达标率达85.7%,基本教学活动共计1858门课程,达标率达99.4%

经各教学单位推荐、审核、上报,学校相关部门认真评议后,推荐智能科学与工程系等11个基层教学组织申报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推荐英语跨文化交际等92门课程申报省级教学示范课。获批示范基层教学组织5项,示范课程67门。

1.5 积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

建设产业学院,是我校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创新思路。教务处积极谋划,配合各学院做好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和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已申报成功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共同开展项目攻关。20203月份起,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檀明即与华为公司合肥(安徽企业国务)就双方共建“华为-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学院进行了多轮商谈,初步商定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后期又陆续与商汤科技、中软国际、科大讯飞等知名公司进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对接交流;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争取选择若干家骨干企业签订产业学院合作协议,扎实开展产业学院建设并务求取得实效。

2、课程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2.1 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为广大教师实施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和课程建设咨询服务。顺利实施“2019年合肥学院线上和线下开放课程制作服务商库入围遴选项目采购”招标,3家实力雄厚和各具比较优势的企业中标。通过开展2场宣讲会,让企业和我校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团队结成对子,紧密联系,开展11针对性课程建设辅导和培优工作。

在疫情防控时期高质量推动在线教学这场严峻考验中,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围绕在线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在线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创新教学管理和线上教学体验,培养出一批线上教学优秀教学团队,建成了一批优质线上教学核心课程,创新了富有成效的特色教法和教学模式。获批省级线上教学重大教改项目5项,线上教学名师2位,线上教学新秀3位,线上教学优秀课堂建设项目10项和线上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成功获批“省级线上教学示范校”。

2019年度,我校申报的《工程应用数学A》、《分领域物流II--企业物流》和《电视编辑与制作》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围绕五大金课建设目标,积极推进2020年度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努力从制度层面给予课程建设更多支持,鼓励更多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精心上好课,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努力冲击国家级一流课程。

以项目推动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热情,根据我校课程类项目建设情况,制定了《合肥学院校本课程建设方案》(院教字〔202024号)文件。目前,2019年立项的58项校本课程项目,已按要求顺利完成前期的课程视频录制、线上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组织等建设。成功申报省级质量工程线上课程(原MOOC)项目7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4项,线下课程(原精品线下开放课程)10项,社会实践课程1项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2.2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下,根据《合肥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合肥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工作》,教务处积极利用一切机会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广泛组织线上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学习吴岩司长以《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为题对“纲要”的解读等专家讲座。

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活动。制定《合肥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方案》和《合肥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决赛评价指标》,开展全校范围内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决赛由教务处牵头组织。通过竞赛活动,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各专业课老师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元素”,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把握好当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良好契机,将疫情防控丰富和鲜活的专业教育素材,有机融入在线教学内容中,提升课程的“鲜活度”和“时效性”。

以项目带动课程思政建设。在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特别设置课程思政专项,鼓励教师创新课程思政形式和内容,营造课程思政改革的良好环境。2019年课程思政类项目立项教研项目重大1项、重点和一般各2项,各类项目进展顺利,均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3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位,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5项。

2.3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专业评估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保持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同时参考行业标准的最新变化,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制定《合肥学院关于修订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完成2020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2.4强化模块化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模块化课程教材和讲义建设是突出体现我校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的载体,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教学质量管控的基本保证。在前期模块化讲义全覆盖提交完成的基础上,教务处以项目申报为抓手,以教材建设制度规范为准绳,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模块化教材规划、选题、指导、推荐等方面的主动性,2020年共立项校级模块化教材建设项目10项,获批省级一流教材建设项目1项。对现有已成稿的模块化教材,教务处正积极联系出版事宜。

强化模块化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经学院推荐、校内专家会同合肥市委宣传部对申报首届全国优秀教材进行评审,推荐《高等数学(上)》和《电视编辑与创意制作》申报本年度首届国家级优秀教材。

2.5 推进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再上新台阶

为加强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持续提升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水平,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以规范运作为前提,制定《合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院行政〔2020147号),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着力提升我校教学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疫情防控期间,教务处认真组织了安徽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线上教学工作特需项目申报工作,通过精心安排、组织到位、群策群力,我校最终获省级质量工程特需重大教改项目5项。

组织相关教师,完成本年度新一轮教育部、安徽省和我校质量工程项目年度检查验收工作。本次检查验收共包括结题项目70项、中期检查项目162项,并对项目的检查验收结果进行了反馈,部分项目责令项目负责人按期进行整改。

针对日新月异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我校院行政〔2020147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2020年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经学院申报,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最终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获批127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144项。在评比中,我校获卓越教学名师和卓越教学新秀各一名。

2.6 助力“四新”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我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实施“四新”建设。我校《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模块化课程池”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级第二批新工科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的经管类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成功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同时完成了2017年国家级首批新工科项目《双元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在新工科专业中的应用研究》和省级新工科项目《以模块池为载体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结题工作。

“模块化课程池”建设项目,将充分发挥模块的特点和优势,围绕特定能力培养、相关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组合,构建符合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发展的模块池,凸显课程模块的可重组性和教学内容的非重复性。拟整合优质产教资源用于课程模块开发,提高模块池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目前,“双元制”大陆班在人才培养路径和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配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等各个方面均取得成效,培养目标协同确定、培养方案协同设计、培养过程协同实施、考核方式协同评定的“四个协同”的长期合作机制业已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初显成效。

3、重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实施

3.1“卓越计划”实施

按照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实施意见,结合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引领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针对“六卓越一拔尖”相关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按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要求,在促进2018年和2019年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实施的基础上,2020年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成功获批3项。

继续进行国家级“卓越计划”的落实,20207月,为合肥学院2020届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个专业6个班级的229名同学颁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证书,分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0人、软件工程专业44人、自动化专业113人。

3.2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进行2019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合肥学院深圳市讯方技术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和合肥学院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成立了以多个单位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校企合作组织管理机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合作基地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模式和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优势,落实机械类专业人才的企业培养方案,2020年省级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学院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数字传媒实验实训中心,均已顺利立项。

3.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

认真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申报及建设要求,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工作,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2019年度“庞氏骗局模拟仿真实验”和“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两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按计划各项活动开展顺序,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度,“基于市场法的二手房交易价格评估与测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茶到我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同时“数控车削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批省级项目。

4、教育教学和教务管理信息化

4.1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20年度,我校线上教学活动呈井喷式发展,自2016年建立“合肥学院在线学习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截止目前平台自建并用于辅助教学的课程超2000门次,其中2020年自建并用于度辅助教学的课程超1000门次。借助该平台,教师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方式与方法,适时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简单易用的课程设计模块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可在多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按需参与教学活动;而教学管理者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掌握教学动态并为教改提供支持。

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也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同,2020年合肥学院“突破时空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应用型高校线上教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线上优秀教学成果奖。线上教学活动的广泛开展也为合肥学院建设安徽省高校线上教学示范校做好基础支撑工作。

积极推进智慧教室的使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共有8名教师利用智慧教室进行了教学;对我校多名师生参加《的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活动进行技术支持及视频制作,此项竞赛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4.2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教务管理系统是我校教学运行的核心系统,2020年度我校实施了教务管理系统升级,在系统部署的基础上,根据我校二级学院改革进行了教务系统底层基础数据的重构,分阶段完成数据清洗与迁移工作,同期将原调停课等多个外挂系统业务融入教务系统统一管理,将多个部门协作纸质审批业务(如重修、免修等)统一纳入到教务系统网上审批管理。同时,我校正在多点部署自助打印设备,为方便学生获取成绩单、在读证明等需要。

5、实践教学

5.1完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学校发展要求,结合学校二级学院的设置,开展调研工作,研究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规定的修订需求,完成《合肥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量计算细则(试行)》。将继续根据各二级学院反馈的意见,就实验室管理、实验项目开发、自制实验设备等工作量的计算细则进一步完善。

为建立和完善稳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探索合肥学院为社会、为企事业单位服务和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在征询各二级学院、校法律顾问等多方意见情况下,制定了《合肥学院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统一模版,督促协助各学院签订实习基地,特别是多与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基地,为实践教学再创佳绩提供保障。

5.2实验教学

强化学生实验预习管理,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2020年度学校共开设实验项目2302,其中设计性实验493项,综合性实验729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占比由2019年的49.6%增加到53%,实验开出率为100%。同时在《合肥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量计算细则(试行)》中,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开发制定了具体工作量计算办法,以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开发的积极性。

统一印制并发放实验室工作日志300本。完成2019-2020学年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及高等教育质量检测国家数据平台采集上报工作。

5.3毕业论文工作

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不放松,坚持高标准,加强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和成果质量,制定本科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全校共有4109人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另有辅修72人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科研及生产、工程、社会实际,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中来自科研、结合实际、实习单位和师生合作的题目为3036个,“真题真做”率占总数的73.9%。根据《合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盲审办法(试行)》要求,5月下旬,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盲审,按照5%的比例,共抽查199篇次,盲审工作总体反映良好。同时,为了杜绝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的发生,各学院根据本专业特点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重复性检测工作。

全部邀请校外专家评选2020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在推荐的197份毕业设计(论文)中,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40篇,其中一等奖33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55篇。

5.4实习基地建设及实习安排

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统筹,规范基地建设,规范《合肥学院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协议书,积极开展实习基地建设,2020 年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为216个。2020年度签约合肥市政协办公室、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合肥市报业集团建立实习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对外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合作交流的平台建设,各专业将积极完善实习基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实习标准。

认知实习因疫情的影响,经学校研究决定,2018级认知实习教学工作原则上暂缓执行。对于确需在2020年安排的少量认知实习教学工作,二级学院制定相关工作计划,落实各项教学安排。对于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9个重补修同学、外国语学院若干专业等少量已开展认知实习的学生,认真收集资料并完成成绩评定。

完成2020年毕业实习相关工作安排,成绩评定等工作。在新冠疫情下,各二级学院积极开展调研,我校3949名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及时采用线上实习与线下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典型实习单位有哈工大机器(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舜富压铸制造有限公司、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吉林育信科技有限公司、东方仿真中盐红四方、合肥师范附小等1000 余家省内外实习单位。

5.5第二课堂工作

落实在指导第二课堂学科和技能竞赛教师的奖励,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依据《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部分AB类项目列表》(2019版)及《合肥学院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奖励办法》文件,经过院、中心申报,第二课堂评奖小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人事处、科研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评定,拟确认2019年度第二课堂学科和技能竞赛873项获奖项目,其中A类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5项,B类特等奖3项、一等奖109项、二等奖185项、三等奖282项,C类共270项。预计A类奖励5.75万,B类奖励62.8万,C类奖励17万。

推动本年度第二课堂学科和技能竞赛工作,协助进行部分重要的学科技能竞赛组织安排,推动学科技能竞赛向高水平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科和技能竞赛指导团队建设。2020年度,因疫情的影响,第二课堂学科和技能竞赛的开展迟于往年,2020年部分赛事结果未最终揭晓。截止20201120日初步统计数,已取得470项省市级以上赛事奖项,其中包括第十四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第九届“挑战杯 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六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安徽省赛区选拔赛特等奖等。

6、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

6.1 完善“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管理中心”机构建设

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管理中心”工作职责,推动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工作规程的逐步实施。

6.2实验室建设

根据省级财政预算审批情况,使用2020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第三批)500.00万元,完成“机械制造装备实验室、公差与测量实验室部分设备更换购置、电机与变频控制实验室(电机实验室扩建)、现代控制理论实验室改建、电力电子与电机拖动实验室改建、气体焊接实习场地环保建设、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教育技能实训教室建设、公共多媒体教室设备更新”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和执行工作,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招标工作,部分项目正待验收。编制并上报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第三批)项目申报书。

建立2020年度实验室建设项目库,完成学校2021年省市部门实验室建设预算及2021-2023年三年实验室建设项目滚动规划(预算项目库)编制工作。

持续推进产教融合项目执行工作。根据省、市财政预算审批和资金拨付情况,2020年完成设计学院和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的产教融合项目“设计创意产业和建筑与交通工程实验实训平台”30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工作,配合公共事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开展仪器设备招标、供货、验收等工作,并参与报销工作。目前,资金支付近过半。

完成实验室管理工作量的细化及2019-2020学年度高校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采集中本科实验设备情况统计上报等工作。开展教学实验室运行专项检查。

6.3实验室安全工作

申报并上线“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学生须通过考试,才能进入教学实验室学习。11个二级学院,共3244名参加并通过考试。

在“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中心”网站设置工作动态、警示新闻、安全知识等栏目,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全面展示我校实验室建设与安全工作进展和成效。完成2019-2020年度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年度报告并上传系统。

根据各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完成教学实验室各学期三阶段常规安全检查,针对学期初,重点检查实验室安全准备工作、学期中,重点检查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检查梳理实验室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学期末,重点检查后续假期的实验室安全安排工作。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等安全防范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2017号)等通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暨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专项整治,认真落实各项检查内容。各二级学院(中心)自查自纠,认真查找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学校组成检查组,对各二级学院(中心)进行现场检查。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安委〔2020 1号)等通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各二级学院(中心)认真开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学校组织现场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形成学校自查报告,并上报省教育厅。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更新版)》的精神,编写合肥学院教学实验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开展“教学实验室安全月活动”,具体有4项活动:(1)安全准入,上线“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2)安全教育,编制并分发《合肥学院实验室安全手册》,制作实验室安全知识展板和宣传条幅等方式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3)安全检查,排查教学实验室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做到责任到人、及时整改;(4)应急演练,开展教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2020年度,学校教学实验室无安全责任事故。

7、招生录取

7.1 围绕合肥大学建设,科学调整招生计划

对照《普通本科学校更名大学办学条件表》要求,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调整生源结构,扩大学校影响力,2020年招生计划总数与2019年相比保持不变,与各学院多轮沟通合理编制安排2020年招生计划数3300个,形成“普通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四年一贯制、对口、专升本”的多批次、多种类的生源结构。

7.2 创新招生宣传思路,协调开展招生宣传

7.2.1制度引领,优化顶层设计

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制定并经招生委员会审议通过《合肥学院招生宣传工作办法》《合肥学院2020年招生宣传工作方案》。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积极谋划、创新形式、精心组织,以制度为抓手,对招生宣传工作进行统筹部署,积极调动学院积极性,召开招生宣传工作推进会,实行招生宣传工作周报制,形成学校-学院-专业三级组织机构。

7.2.2 双线齐下,创新宣传方式

2020年,在继承学校历年招生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下,持续创新招生宣传载体,以线上为主体,双线齐下,尽可能减小了疫情对招生宣传工作的不利影响,深入推进本科招生宣传工作。

一方面编制招生宣传画报册、招生简章及大海报等各类招生宣传材料共计2万余册/份,并向省内外二千多所高中寄送;制定招生宣传工作手册,根据学校发展提炼学校宣传亮点和统一宣传口径,遴选认真负责的39位专业教师组成宣传队伍,对所有参加招生宣传工作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积极组织各学院克服各种困难,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张贴海报、进班讲解等多种线下宣传形式,安排专人实地奔赴优质生源基地高中30余次,发放招生资料和张贴招生宣传海报7000多册;在已有39所优质生源基地的基础上,2020年新建优质生源基地15个;同时,组织宣传教师分赴阜南、颍上、宿松和池州等地市,参加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的“送服务进基层”系列志愿填报活动4个场次,力求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我校;招生办及各学院共开通快捷招生咨询电话热线17部,安排专人负责电话咨询,高考志愿填报及录取期间共接待电话咨询近4千个,切实推进和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阳光高考平台(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定平台)、安徽等省市教育厅的高招咨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互动平台,与考生实现“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回复考生及家长各类问题咨询近4000条;通过招生信息官网、招生微信公众号、合肥学院官方微信推送招生信息和开展学校特色宣传,其中以招生信息网为切入口,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开设在线留言板块接受考生咨询,志愿填报期间共回复考生咨询近500条,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期间网站信息公告考生点击阅读次数超5万;招生办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学院简介和专业简介系列主题推送40余篇,全面直观地介绍了学院专业的师资队伍、学生活动和教学科研成果等内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持续提升;组织各学院已完成学院网站招生信息维护更新工作,以及全部招生专业动态PPT的制作和推送工作;截止2020年初已完成大部分专业解读拍摄工作,其中2019年下半年共完成15个专业拍摄及挂网工作;学校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4场专场招生宣讲,累计超2万名考生和家长来到直播课堂参与咨询;学校、各学院和优质生源基地联合开展线上直播专业宣讲及考生志愿填报咨询会,招办工作人员及各学院专业宣讲教师共开设55场直播课堂活动,为广大优质生源基地高中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信息解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7.3 公正规范,圆满完成招生录取工作

7.3.1领导重视,严格规范招生管理

依据教育部和各省招生文件,严格执行“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会议决定”制度,2020年,召开5次招委会,对于招生政策进行集体审议,对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等考试招生重大事项亲自把关、亲自协调,确保考试招生安全稳定。

7.3.2 阳光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根据各省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在纪委办公室全过程监督下,按时完成23个省份艺术类及普通本科网上招生录取工作;通过制定网上招生录取方案,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学校三级文件精神,严肃录取纪律,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圆满完成2020年网上招生录取工作。

2020年学校面向23个省市自治区分46个招生批次实际录取3300人,其中省外实际录取744人(含2个高水平;100个艺术);省内实际录取2556(含120个四年一贯制;40个国家专项;70个地方专项;100个艺术;100个对口;100个专升本;2个高水平)。

综合分析省外各省份录取情况,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海南、广东等15个省(市、自治区)均为第一志愿报考录取,通过近三年的省外投档分数线综合分析,多数省份录取分数线与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分差在逐年减少,对于本科批次合并的省份,与本科线分差在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省内一本理科普通录取1441人,投档最低分537分,高出一本控制线22分,最高分为579,录取在软件工程专业;一本文科普通录取652人,投档最低分554分,高出一本控制线13分,最高分为568,录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本理科中外录取18人,投档最低分500分,高出一本控制线11分;一本文科中外录取24人,投档最低分542分,高出一本控制线1分。

7.4 精心部署、组织对口、专升本招生报名、考试和录取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并且根据安徽省教育厅文件精神,2020年我校“对口招生”专业为学前教育(师范)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升本”招生专业为学前教育(师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务处对考试各环节工作进行周密细致的部署,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任务和岗位责任,在纪委办公室全程监督下完成了符合免试录取条件考生的面试、考试组织、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密切配合严格程序,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确保了招考工作“零失误”。“对口”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录取人数为50人,“对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人数为50人;“专升本”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录取人数为50人,“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人数为50人。

7.5 加强招生对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联动作用

1)结合专业需求度,动态调整招生专业

经教育部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对现有专业进行统筹分析管理,动态调整招生专业,暂停1个本科专业招生,新增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3个招生专业。

2)根据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奠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生源基础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的通知》(教学厅〔20181号)》的文件精神,科学合理设置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代表专业对生源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影响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3)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分析招生数据为学校专业设置提供决策支持

分析总结招生数据(如各省各专业录取分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专业志愿率、专业服从率、报到率),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规划和建设、新专业申报、专业论证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8、依据教学需要,推进教室改造项目

8.1积极开展多媒体设备及智慧教室的培训及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共有8名教师利用智慧教室进行了教学,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还完成了我校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面试工作,年度教师职称评定的现场教学、人才引进教学试讲、师范生技能竞赛教学视频制作等活动。针对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设备功能不了解、操作不熟练等等情况,教务处及时安排人员于202011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设备功能及操作技能的培训。

8.2多媒体教室的改造项目

本年度完成各学期期初、期中及期末三段的设备大检查及维修工作(20203月因受疫情影响该学期的期初检查未执行),对145间多媒体教室(含录播教室2间;智慧教室5间)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本年度更换投影幕布15张,维修电脑14台次,更换投影设备29台,更换功放设备4套,有效提高了学校多媒体设备运行效果。

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145间,其中95间是20129月之前建设,这95间的使用时间已满8年,由于高负荷的运转,很多设备的使用效果不佳,虽经多次维修但收效甚少,针对即将达到报废年限的多媒体设备,针对即将达到报废年限且使用效果差的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设备,按计划于20205月制定了多媒体设备更新项目申报方案,已报学校待实施。同时计划增加每年的日常维护预算,预备充足的备件。

经统计我校2020-2021学年年第一学期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共同承担教学任务1584门次,其中多媒体教室承担了教学任务1494门次,比例达90%。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媒体教室还承担了例如学生社团活动、企业进校招聘活动等,本每学期达775次。现统计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使用率,按平均每天6节课,每周5天,每学期18周的满负荷运转, 2020-2021学年年第一学期共有81间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在70%以上(还不包括学生社团活动、企业进校招聘活动),可以说我校大部分的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此项数据待12底更新)

9、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

9.1编印《教学管理文件合订本》

为了推进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利于日常教学管理,编印《教学管理文件合订本》, 有效推动教学管理工作放管服。

9.2加强系部教务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针对学校内设机构改革,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变动较大等情况,20206月底、12月初对全校教务管理人员开展了两次业务培训,重点介绍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相关规定,及排课相关流程。通过学习,相关教务员熟悉了排课的流程及操作规范,保证了教学执行计划的顺利安排。

10、积极应对疫情,多举措保证本年度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0.1制定线上、线下教学实施方案,及时开展线上教学

春季学期开学前,根据学校和教务处统一安排,组织各教学单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执行计划,制定本学期线上、线下教学实施方案、周课表及班级课表,并按照原有的开学时间,实施线上教学,每隔4周向各教学单位通报前一阶段线上教学整体信息及布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保证了线上教学的有序实施。

10.2落实线上教学工作日报制度,掌握线上教学情况

疫情期间为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监督线上教学的实施情况,组织各教学单位单位建立线上教学日报制度,对当天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诸如各单位当日课程门次、学生出勤统计、教学方式、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教学信息及时总结反馈,有效地保障了线上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10.3 执行教学检查制度,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尽管采取线上教学形式,依然根据教务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了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未按计划执行的教学任务的调整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线上教学期间的各种教学文档和材料,以及线上教学检查记录的收集、保存和管理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时和各教学单位进行沟通,促进整改,保证教学质量。

10.4总结线上教学运行经验,保障教学有序衔接,保证秋季学期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及时对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进行统计、总结

经统计春季学期按计划应开1329门次理论课教学任务,实际开设1308门。未开课程为外聘教师讲授的《廉洁教育课程》,中外合作专业德方教师相关课程及《钢琴》等与实际操作高度相关的课程,调整至秋季学期开设;春季学期应开实验教学任务273门,实际开设112门;应开实训、集中实践类教学任务323门,实际开设232门。

2)提前制定秋季学期工作安排

20206月制定了下一学年度校历,并依此制定排课工作流程。对于该学期没有开展的各类教学活动,要求各教学单位在进行秋季学期排课过程中,统筹安排,做好相应教学预案。对秋季学期开展的各类教学活动,要求各教学单位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两手准备。

3)完成秋季学期全校课表编排和教室调度,维护日常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教务处按照既定工作计划,稳步推进秋季学期常规教学运行,也为我校教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合理地调配教学资源,悉心为广大师生服务。截至202012月处共安排了755余项的教室借用,主要用于我校学生正当的社团活动、班会、培训、企业招聘活动及一些教师的零时性教学活动。

10.5规范学籍管理工作。

完成本年度学生学业中各类申请的处理,严格执行教学管理文件的要求审核申请材料,及时办理学生缓考、重修、补修等。按时按规做好了学生的学籍及学业申请处理,办理各类学籍异动,其中退学24人,编下31人,复学53人、转学1人、休学28人、保留学籍43人。学业中各类申请(缓考、免修、重修、补修)500余次;处理学生在校生证明、学生学籍证明、学生预毕业证明和GPA材料共计420余件,审核学生课程置换、学分互认及异常成绩处理共计1101件。完成老生11063人学年注册、新生3244人学籍注册。

因受疫情影响,本年度的学生转专业工作调整至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进行,教务处及时发出通知,在教务处网页上公布《合肥学院2019级本科学生转专业具体实施方案》及工作流程。转专业工作在开学后第三周内完成,经统计共有127名学生经考核合格后,转入新专业学习。

10.6考试管理工作。

20205月,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后,针对上一学期期末课程补课、缓考及本学期的结束课程、重修课程考试,教务处严格按照我校疫情防控要求,制定考试日程,合理安排教室,分阶段、分批次安排考试,顺利完成了相关考试工作。

20209月,教务处与各学院共同制定考试日程,顺利完成春季学期各门课程的延期考试工作。919日,教务处组织了因疫情原因延期的2020年上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统计本次考试共有2370 名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060名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教务处严格执行我校疫情防控要求,认真组织考试,合理安排考场,考试工作在各教学单位及行政部门的合作协力下,顺利完成。本学期期末阶段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期末考试正在统计安排中。

10.7教学服务保障工作

10.7.1完成各教学单位报的教材进行审核、汇总,向为我校提供教材服务的供货商发教材征订单,督促其务必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履行职责。每个学期结束前完成下一学期各教学单位报的教材进行审核、汇总,向为我校提供教材服务的供货商发下一学期教材征订单,督促其务必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履行职责,开学阶段与校图书馆相关人员一同检查教材的到库及发放情况。2020年暑期,与校公管处、图书馆共同制定了教材招标文件及评分标准,完成了我校2020-2021年度学生教材的招标工作。下一学期的教材征订计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10.7.2多媒体服务外包招标工作及教室设施的维保巡查工作

协助校公管处对多媒体教室在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外包服务招标工作。对中标的公司、制定服务条例,进行监督,规范化管理。制定方案并督促多媒体维保团队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做好期初、期中及期末三段的设备大检查及维修工作,每个月下旬对所有的多媒体设备进行集中除尘清理。利用多媒体教室管理软件完善现有设备的使用信息统计工作。

本年度对全校145间多媒体的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及维修,更换投影幕布15张,电脑维修和重新安装软件14台,更换投影设备29台,更换功放设备4套,通过QQ群、网络电话及现场解决等方式及时处理相关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177次;安排人员完成学校指派的其他的诸如教师职称考评、教师选聘、教师教学视频录制、新进教师培训等事项的技术保障工作16次。

10.8学历学位管理

本年度完成毕业审核4705人,本科4569人申请,审核后4449人毕业,结业120,授予学士学位,辅修申请毕业71人,审核后70人毕业;年度共完成授予学士学位4621人,其中当年毕业授予学士学位4442人、换证授予学士学位100人、辅修第二学历授予学士学位70人、成人高等教育授予学士学位1人、来华留学生授予学士学位8人。另为98名已毕业同学办理了学历学位证明书。

11、协调统筹安排,细致高效做好院领导班子年度发展考核工作

根据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要求,教务处牵头负责发展考核部分,协助制定了发展考核工作基本方案和工作要求及具体进度安排,组织25个职能部门经过6轮修改和完善,形成充分体现学校发展成果和实力的发展考核对照说明和具体档案81盒,经省委考核组实地考核,2019年度我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等次为“优秀”,这也是学校连续第五次荣获“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