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放 立足地方 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 2011-04-23 浏览次数: 842

合肥学院院长 蔡敬民博士、教授 


        摘要: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我院开展的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做法,具有鲜明的特色,引起教育部、同行专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人结合本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通过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近期工作情况等的调研,系统总结了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做好现有教学改革的评价与改进工作、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进一步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我院在办学过程中,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开展了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地方、坚持开放,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形成鲜明的特色,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引起国家教育部和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国务委员刘延东对此作重要批示。为了深化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运用科学发展观思想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本人结合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以及省内兄弟应用型高校调研,在对学院的教学改革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一、调研情况如下:
          (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 
        学习调研期间,通过与来访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奥斯兰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希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和学术型大学(罗斯特克大学)的专家学者座谈,并结合网络信息,系统了解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尽管德国目前在按照博罗尼亚进程,德国的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在学位体制上趋于统一,但是,这两种类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没有发生改变。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依然强调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硕士教育以产学研为抓手,强调知识的运用性。学术型大学还是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教学思想,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化,硕士、博士教育还是强调学科性。但是,一致性的学位体制,也为这两种类型学生的交叉学习建立了立交桥。在实施博罗尼亚进程的初期,德国有些州将应用科学大学学士学制定位六学期,这样一来,原先的认知实习学期就很难安排,不少学校采用将这一学期分解成若干个单元实习,也有的学校提出,学生在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学习前,要有相关专业的实习经历。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浪潮,德国的政治界希望缩短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早点进入社会工作,工业界则质疑这种变化,认为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可能会因此失去自身的特征和属性。近年来,很多应用科学大学将本科学期调为七学期,重新设置了认知实习学期。尽管学制相对博罗尼亚进程前减少了一学期,但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类型,依然保持了它原有的特征。
(二)南京工程学院的调研 
       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省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由两所原国家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原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进来。南京工程学院坚持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实行多元化、多样式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改革,指出“产学合作”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的用人机制实现“零距离”融通,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与企业的大学计划实现“无缝对接”。南京工程学院通过教育与生产一体式合作模式,企业-学校合作模式,学校-企业双主体型合作模式,学校-企业股份制合作模式,学校-政府机构联合服务型合作模式,学校-科研院所深层次合作模式,校办产业反哺式合作模式,国际合作模式等8种形式,开展多元化、多样式产学融合的实践和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长春工程学院的调研 
       长春工程学院具有58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4个学科门类,其中有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20个,占全校专业总数的64%,体现出以工为主的专业结构特点,具有服务于基础工业行业的显著特色。长春工程学院传承笃行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重教崇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育人理念;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专心致力于培养“安心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先导和促进作用,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
(四)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近期工作情况的调研 
       近期,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在滁州召开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专题研讨会。会上,来自联盟13所高校的代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入研讨如何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就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等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不少学院在应用性高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探索和尝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四项改革”: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推进教学内容改革;三是推进教学体系改革;四是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同时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龙头,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以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心,着力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以加强实践教学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抓好教学管理为保障,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对我院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工作的总结和思考
三校合并,特别是2005年以来,学院主要在如下方面做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应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共生。为了顺应安徽省、合肥市“工业强省”、“工业立市”需要,我们坚持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互动,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增设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旅游管理等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专业,并应地方政府对外开放需要,开设德语、朝鲜语等专业,形成了“工、经、管为主,文、理、教育兼有”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专业体系。
(二)以应用型培养为目标,设计人才方案
       按照“大教学观”的理念,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和专业分析,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从学期设置,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及资源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一个核心:应用型人才的首要特征是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为此,我们调整课时比例,强化实践教学(工科专业实践课程比例为30%,其余专业为20%),增加认知实习学期。
三个统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人才培养各项工作都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谋划,分工协作。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改变以往第二课堂脱离于人才培养方案之外,脱离于学生专业学习之外的“双脱离”局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以专业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1、实现两个转变:由“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转变 ,“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2、开发一门课程:专业导论课。每个专业第一学期开设一门20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由专业教授、业界知名人士担任讲授任务,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3、增设一个学期:认知实习学期。在大学二年级暑期前后增加一个10-12周的认知实习学期,将现有的“8学期”改为“9学期”,让学生在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岗位上,经历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感受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使学生对今后专业课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有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规划未来发展,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同时,也使学生就业工作前置。
4、构建一个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重新组织教学结构,实施模块化教学,把传统的“哪些内容我要讲授”(以知识输入为导向)改变为“哪些能力应该是经过教学后学生要获取的”(以知识输出为导向)。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模块描述一个完整专业学生须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中观模块则为某一专业方向的学习重点及教学方案;微观模块是整个模块的基石,描述的是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并以其所要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满足中观和宏观模块所要致力达到的总体综合能力。每一模块都包含模块描述、模块化的基本原则、模块内容、学分和学生学习负担(workload)以及模块中教学活动的安排、模块负责人等。
(四)以学习能力提高为主线,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增加自主学习课时。我们的人才方案,理论课时和国外相差不大,大约都是2500学时,但缺少的是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中,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使四年总学习时间为6000小时(包括教师授课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低年级教师授课时间大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随着年级的增加,教师授课时间逐渐减少,自主学习等方式的学习时间逐渐增加。
2、实行“N+2”考试改革。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考试往往“一考定成绩”,只重视知识掌握,忽视能力培养。为此,我们以改革考试制度为手段,实施“N+2”考试考核制度,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读书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
3、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了提高学生团队学习能力,我们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法。结合课程特点,设置若干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项目要求,通过团队分工协作,搜索、分析、整理资料,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4、试行学生“TA”制度。在国外,实行学生助教制度(即“TEACHER ASSISTANT”,简称“TA”)很普遍。通常做法是,在高年级遴选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辅助教学,协助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帮助辅导、答疑,承担部分作业批改,指导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实践和第二课堂教学等。我们借鉴这一做法,在数学专业和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中挑选一批优秀学生担任大学数学和公共英语助教,让他们参加作业和试卷批改、辅导和答疑。同时根据本科院校综合能力的要求,实行跨专业交叉辅导。如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担任旅游英语专业助教,会计专业学生可以指导国贸学生的贸易结算小组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助教们的专业特长,而且可以提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选择面。
5、实施“俱乐部式”教学(公体课)。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打破原有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开展“俱乐部式”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某一或某几个俱乐部,参加学习。实现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安排生活化、教学管理网络化、教学评价过程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目标。
(五)以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1、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传统实验教学有这样一种观点:实验课附属理论课,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实验的作用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实验教学必须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后。我们对此进行改革,强调实践教学不单纯是一个教学任务,更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精神的手段。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实验教学的顺序,不仅有理论课之后的实验,也有理论课之前的实验,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精神。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原则、四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个目标:构建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创新地应用知识解决关键问题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两种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个原则:一是学生为本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需要,围绕学生能力拓展和知识结构开展实践教学;二是系统性原则。即按照整体优化的思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干削支,整合集约;三是渐进性原则。即按照知识的系统性与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安排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确保四年不断线。
四个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
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上—根据课程特点设置实验。整合单一性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并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将实验分成三类:与单一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和课程群相对应的实验课;独立开设的实验课。
教学方式上—探索“少台套、大循环”。传统实验教学实行“多人、多台套”,不仅需要很大的设备和资金投入,而且实验教学也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我们针对上面的问题,进行了改革,实行“少台套、大循环”模式教学,不仅降低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而且提高了学生探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管理上—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延长开放时间,对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实验,要求实验室每天开放12小时以上,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进行实验。
教学组织上—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为了强化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了实验技术教研室,配备有工程背景的硕士生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实验开发和实验教学组织。
4、开拓实习及基地建设新模式 
       实习基地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点之一。传统实习给企业正常生产造成一定干扰,企业往往不愿安排实习。为此,我们着力建立实习与就业、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一体化实习基地。
实习就业一体化:学院与实习单位联合,构建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统筹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将学生实习和单位用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实习、就业联动,便于企业选用了解和认同企业的合适人才,深受企业欢迎。
管理方式一体化:打破单一的以各系和专业为建制的管理方式,建立校级综合实习基地。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不同专业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到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进行分散实习,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参与指导,不仅便于实习单位安排和指导,也有效降低实习对企业的干扰,同时,团队实习,也使不同专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产学研一体化:我们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校企双方开展技术合作,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协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同时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双赢。我们还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真题真做,论文题目60%来源于企业和用人单位。
(六)以应用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重视实验师资培养。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十分重视实验教师培养,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比例:理工科为0.9:1,文科为0.5:1。但我国有的高校对实验教师重视不够,将不能上理论课的教师派去上实验课,实验教师的任务只是完成基本的教学,很少有人去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实验教师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方面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他们积极性,也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于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把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对待,在实验教师的培养、进修培训、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教学竞赛中享有和理论课教师同等权利,支持和鼓励实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2、实施教师实训计划。针对刚进校的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经验,我们将青年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实践培训时间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专业课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每个任期内到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学校规定:参加实训的教师在中级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
3、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我院和30多家企业建立“双挂”(教师到企业,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双聘”制度(学院、系两个层面聘任企业人才),成立由学院教授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方案制定,并根据专业需要聘请不少于3名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让他们在模块化课程知识点上进行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给予指导。
(七)以应用型关键要素为抓手,重建保障机制
1、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我们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树立全面教学质量观,建立课堂教学三级质量监控体系;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监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健全质量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明确监控实施主体,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2、形成“校地、校企、校际”互动机制。与实习单位在人力资源支撑、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实践、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等多个环节,使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库。如:学校和省有关部门、市政府共建德国中心,不仅为地方培养德语人才,而且还为引智引资,推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和经济开发区、德国大众、博西华、海尔等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实现共赢。
3、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应用型高校要得到发展,就必须得到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我省教育部门已经将应用型作为一种类型加以指导,组织成立了全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并计划在人事管理、经费预算、项目立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八)对我院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坚持兼容并蓄,实施开放办学 
       诞生于改革开放中的合肥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见证了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程。如果说我们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由衷地感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开放”。“开放”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学习和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成为可能;“开放”开阔了我们的胸襟,使我们以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心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开放”促进了交流,为我们的科研、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学校要想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就必须实行开放办学,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不仅是行为方式上的开放,更是思想观念上的开放。
2、坚持观念更新,推进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要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当前,我国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对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分布,纯理论研究人才需求是少量的,急需的是大量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但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类型定位偏重学术型,学科定位综合求全,办学模式同质化。由此造成,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寻求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改革,更新理念,立足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借鉴德国经验基础上,开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实践,提升学院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坚持教学中心,狠抓质量工程 
       三校合并至今的六年是合肥学院大发展、大提高的六年,也是学院实现质的飞跃的六年。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永恒主题,始终坚持把教学工作当作学校中心工作来抓。由于学院紧抓教学质量不放松,从而使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就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本科就业率从2004年全省第五上升到2008年全省第一,招生分数从2004年的和省控线持平,到2008年文科高出全省二本线22分,理科高出全省二本线21分。同时,学生在全国、全省一系列大赛中获奖,如2008年,我院机械系学生设计的“全自动植树机”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经济系学生黎国介作为主力队员,获奥运会重剑比赛团体赛第四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众多新闻媒体对我院教学改革给予近百次的报道。国内20多所高院到我院调研和考察。
4、坚持服务地方,培养应用人才 
       当前,高校定位应用型担心会自降身份,害怕社会不认可,对此信心不足。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每一类型大学都可以培养拔尖人才、一流人才;每一类型的高校都可以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一流大学”的观念;树立应用型高校也可以培养一流人才,也可以成为一流大学的信心,坚定不移地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道路。 
       就目前来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地方性院校,要想培养出一流人才、成为一流大学,就要放下“架子”,接好“地气”,树立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意识。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5、坚持特色发展,完善保障机制 
       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时间早,体系较为完备,我国提出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较晚(大约在本世纪初),因此,在应用型教育方面还有许多有待研究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特色发展,围绕学院办学定位,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条主线,以学生为本,优化学院教学资源,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的保障机制。
四、对进一步深化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以及对学院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既发现了我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更加坚定了我们加速发展的决心,也找出了我们的不足。在今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充分学习兄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处,继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系列的学术论文,初步建立了一个具有我院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国内不少高校也来学习和借鉴。但是,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的加大,一些老牌高校也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尽管其并没有走出以学科为导向的学术性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概念在中国还没有能够很好区分。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德国的经验值得学习。另外,我们要从理论层面进一步理清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以及这种应用学术型高等教育和技能型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要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硕士生培养问题。这是学院在完善本科教育基础上的下一个重大发展目标,也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加强对应用型硕士培养的理论探索,并积极争取成为国家应用型硕士培养的试点单位。
(二)进一步做好现有教学改革的评价与改进工作 
       2005年以来,学院开展了大规模、全方位的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工作。每个改革项目推出后,学院的相关职能部门都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师生的反应、改革的效果进行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学院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估工作,广泛吸收好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强宣传,让全院上下确实了解和理解学院的改革意图,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学院应进一步抓各项改革的落实工作,同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教学改革的进行。
(三)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以产学研为抓手, 进一步统筹安排就业与实习基地 
       南京工程学院多元化、多样式产学研融合教育模式对我们实习基地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统筹安排就业与实习基地,着力建立实习与就业、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一体化实习基地,将学生实习和单位用人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实习、就业联动。同时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开展校企双方技术合作。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协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也可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2、以模块化教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实行模块化首先意味着教学结构的重新组织。把传统的“哪些内容我要讲授”(以知识输入为导向) 教学观念改变为“哪些能力应该是经过教学后学生要获取的”(以知识输出为导向)。在模块设计时,以培养能力作为出发点,在此过程中像授课、练习、实习、学术考察及研讨会等教学活动将被按照特定主题归纳成为独立的单元,即模块。使学生经过该模块的学习获取部分技能,从而满足高校及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知识技能的灵活性需求,实现教学组织更高的透明化及有效性。
根据模块化的特点,重构教材体系,学院将组织和编写模块化教材,争取能完成若干专业的教材建设,并在全国进行示范。加强和国外大学的合作,探讨适应我院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基于模块组合方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3、以教师的企业锻炼为抓手,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迫切要求建立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精干、富有活力、具备工程师素养的师资队伍。将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教师派到生产一线和相关机构,参加专业实践、科技开发、企业兼职和技术进修培训,以此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技巧。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启动,但是,还需要各系加强计划性和针对性,确实培养出一批在教学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水平教师。
4、进一步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专业建设 
       根据教学要求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专业建设上,从企业一线人员中选择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丰富现场实际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与其他专家学者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来自企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根据生产实际及行业发展趋势,为我们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并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意见,对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定期给予修改指导,约请他们做专题报告,聘请他们上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定期召开专业指导会议,这些对我们专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合肥市政府对学院的这项改革十分重视,我们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实。 
       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调研阶段,通过对兄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习和调研,我们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坚定了我们立足地方、坚持开放、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结合我们自身的办学特点,走出一条具有合肥学院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