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探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272

        摘 要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两课”中的一门 , 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变化 , 着重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信念等方面不断地探索和调整本课程的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两课”中的一门 ,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 结合课程的特点 , 笔者认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 ( 以下简称“当代” ) 的教学应着重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信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充实 , 以适应教学要求的变化。

       • 根据教学时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当代”课的内容十分丰富 , 但它既不是理论类课程 , 有一套完整的概念和理论体系 , 又不是历史类课程 , 有清晰的历史线索 , 当然它更不是时事讲座 , 而是一门史论结合、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而且这门课程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了解世界 , 认识世界的需求。面对这群求知欲强 , 了解接受新事物快、信息来源广泛的当代大学生 ,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紧扣书本 , 照本宣科 , 全盘照搬 , 保守僵化 , 则很难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 教学目标亦难以达到。因此 ,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

       首先 , 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 归并缩减章节内容。我校使用的教材为江苏省统编教材 (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规定该课程教学时数为 30 课时 , 若按教材内容逐章讲解 , 不仅教学时数不足 , 而且会由于教学内容多而导致讲授难以深入、重点难以突出。因此 , 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教学时数 , 在教学中就不能面面俱到 , 必须在内容上做到少而精 , 在结构上简明清晰 , 逻辑严密。

       教材共有九章 , 在实际教学中 , 我们将第一章和第九章合并 , 主要讲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 , 如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家类型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经济辩证关系等。在此基础上 , 主要以教材的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和第三章当代世界政治为主线 , 按战后世界经济和政治总体发展格局演变的时间顺序来讲述。并将三种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即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第五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的重点内容贯穿于这两条大的主线中讲述。既遵循教材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 , 又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时数调整、归并章节和教学内容。

       其次 , 在讲述战后世界经济和政治两大主线的基础上 , 设立若干重点问题专题介绍。主要包括当今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 ,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政治发展及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 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 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等。这样既能使学生们从宏观上把握三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 , 又能有所侧重、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 同时还解决了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庞杂之间的矛盾。当然 , 要达到以上目的 , 还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

       • 巧妙设计教学过程 , 注重培养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能否发挥出来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导”得好 , 就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学习主体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因此 ,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这“两个实际” , 巧妙设计教学程序和采用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 点面结合 ,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 紧紧钳住学生的思维 , 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着力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 运用所学对大量的国际事件和复杂的国际关系进行分析的能力是学生比较薄弱的方面 , 他们往往不知怎样将所学的理论、观点、方法运用于观察、分析国际问题 , 并从纷繁的国际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 , 探寻国际形势变化的规律。学生们的困难也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整节课平铺直叙 , 没有任何变化 , 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再有用 , 学生们听起来必然会感觉枯燥乏味 , 课堂气氛很容易沉闷 , 学生也容易分心走神 , 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进行讲授和剖析的同时 , 必须随时根据同学们的反映 , 适当穿插一些既与教学有关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时代感较强的内容 , 融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于教学之中 , 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 , 在讲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时 , 如果泛泛而谈 , 一般性地介绍可能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教师可设计首先从在我国上海举办的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谈起 , 并设问 : “大家是否注意到时下中国的什么服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 ? 为什么 ? ”同学们必定议论纷纷 ,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于是教师因势利导 , 从唐装谈到这个组织的非正式性等特点 , 很自然就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组织本身的关注上。可见 ,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必须密切联系实际 , 从学生感兴趣、熟悉的方面说起 , 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 ,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 使自己教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实现有机地结合。

       再如 , “ 9 · 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 , 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 广大学生更是极为关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 事态将如何发展 , 对世界和中国将会产生怎样影响 ? 每位同学的心中都充满了疑问。此时教师便可以此为契机 , 引导学生分析有关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等重要问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同学们思考 , 一个国家是否安全 , 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 待同学们充分思考和讨论后 , 教师归纳总结 : 一个国家是否安全 , 一方面取决于该国自身的实力状况 , 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 , 以及由此引起的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国际主体的关系状况。本国实力只反映了一国防御和抵抗国外打击的能力 , 而国际关系状况反映的是该国遭受外部打击的频率和强度。美国这两方面状况如何呢 ? 由此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确立、演变情况及其霸权主义的实质。指出美国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但其霸权主义作法导致他的国际关系状况紧张 , 遭受外部打击的可能性增大。可见“ 9 · 11 ”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 这和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和强权政策有直接关系。这样 , 在教学中既突出了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 又在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授了教学内容 , 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国际事务的能力。

       当今大学生从各种传媒网络中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十分丰富 , 但他们不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 知识点支离破碎 , 对一些重大的分歧缺乏辨析的能力 , 有无所适从和思想混乱的感觉。如何使学生们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 并能透过现象认识事件的实质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要达到这一目的 , 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自编自演唱独角戏 , 要抓住课堂的有限时间 , 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 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美苏长达 40 余年的冷战给各自国家和世界带来了什么 ?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 但现在为什么反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 美国借反恐战争占领阿富汗并取得胜利 , 但为什么美国仍驻留阿富汗 ? 这些问题出给学生 , 让学生先思考 , 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就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 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教师只在其中作适当的引导 , 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并进行纠正 , 对学生认识不够深刻的地方 , 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讲解 , 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配合 , 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思考的天地 , 学生在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 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 而且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的内容与学习兴趣的有机结合。

       我们在结合理论对学生进行时事解析时 , 还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在每一次上课前都形成惯例 , 提问学生近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 , 并对此进行评析。刚开始时同学们不知所云 , 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 同学们很快就能回答得比较理想。据同学们反映 , 这一环节还极大地改变他们的阅读和思维习惯 , 每次看书、读报、上网 , 他们一改过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总要特别留意一下国内外要闻 , 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 这样不仅培养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敏感 , 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去粗取精 , 去伪存真的能力。

       此外 , 组织学生观看好的资料片 ,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方面 ,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时事”和新华社出版发行的“参考消息”时事音像版 , 因时效性强 , 资料丰富 , 观点权威而深受学生欢迎。这也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培养具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参与世界活动、具备世界竞争能力和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学生 , 是时代和本课程给我们高等院校提出的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长处 , 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优良品质。近代以来 , 中国虚心向西方学习 , 最大收获就是学到了西方文化中最优秀的成果———马克思主义 , 并把它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华文化蕴涵的博大智慧 , 对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而不害”的思想 , 为解决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在处理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关系时 , 现实的最佳选择就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强调的“和平共处”、“和而不同”等主张。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 , 就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说明 , 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 封闭则只能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在教学中 , 我们非常注意培养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国际视野。

       在讲授“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这一专题中 , 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两个方面。通过对比中国四代领导集体所处的不同国际背景及其外交政策的不同特点 , 揭示当代中国外交将以更快的步伐融入世界体系。通过讨论学习 , 使同学们认清我国在当今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准确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 从而在国际事务中自觉地贯彻执行我国的外交政策。同时适时结合近年来我国的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 , 如 2001 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 成功争得了 2008 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 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反对核生化武器扩散的问题上 , 中国与世界多数国家站在一起。中国正以负责任的姿态积极参与到世界事务的解决过程中去。作为对这一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新内容的总结 , 十六大提出了“共同发展”这一概念 , 表明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将发生全新的变化。报告指出 , 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中国要与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和“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 中国要与各国“共同协商”世界事务 , 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 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共同”一词的高频率使用 , 生动地表明中国的国际观正在发生一次革命性的转变。通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教育 , 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已经走向了世界 , 世界也已经走向了中国。只有融入世界 , 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 , 中国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将以一种开放而自信的心态看待自己 , 以一种不再戒备的友善和建设性的眼光看待世界 , 在承认并接受了某些人类共同的愿望与事业之后 , 中国的独立自主找到了世界这个归属。因此 , 新一代的中国大学生需要学会从全球的视角认识世界、把握世界 , 要认识到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 , 不仅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 , 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宽阔的国际视野洞察世界、融入世界 , 以开放的胸怀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 ,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这是我们高校开设“当代”课教学追求之最高目标。

       • 贯穿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的教育

本门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一门 , 必须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作用 , 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当然 , 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 , 不能搞公式化和教条式的说教 , 一定要注意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剖析中。例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 , 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 , 一些学生产生了种种困惑 , 甚至是不正确的看法。因此 , 我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这一专题中做了精心安排。

       首先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发展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讲清楚、讲充分。不仅讲清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 , 而且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观察社会主义的命运和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不仅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 而且是人类

       千百年来梦寐以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的美好理想的实现。其次 , 客观地给同学们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 并介绍当今的中国、古巴、越南等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阵地 , 积极探索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实。尤其是结合中国国情 , 通过同学们的切身体会和充分的讨论 , 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 ,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 使广大学生看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和美好前景 , 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这样不仅深化了教学内容 , 坚定了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 , 而且避免了学生将中国、美国和苏联进行简单的类比 , 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总之 , 通过对本课程教学的不断调整和充实 , 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和有针对性。同时 , 我们希望教学内容和理论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理念和信仰 , 通过掌握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 , 达到提升学生总体世界观、国际观和整体素质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