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教师素质在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243

         [摘  要] 本文从入世后“两课”教师素质面临着来自人才国际化的素质要求、价值观念多样化、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的挑战入手,分析了“两课”教师只有以积极的姿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储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精湛的教学艺术、浓郁的教育亲和力、熟练的现代教育技能等素质,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为核心的世贸组织运行机制必然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对于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任务的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来说,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而提高“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可靠的保障之一在于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两课”教师应以积极的姿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迎接新的挑战。

         • 入世后“两课”教师素质面临的挑战

         1. 来自人才国际化的素质要求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才国际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其本质为人才素质的高标准。而人才的基本素质不是单向度的条条框框,而是全面的,必须具有健康开放的心态、良好的适应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人才国际化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给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课题,对“两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2. 来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入世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必将形成东西融合、多元发展之势,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与此同时,西方一些没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将随之传播,这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带来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两课”教育教学任务艰巨,“两课”教师责无旁贷。“两课”教师自身若没有全面而过硬的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

         3. 来自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的挑战。入世后,伴随而来的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的是人的物欲横流甚至道德沦丧。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这就对“两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对“两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另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也会引起教育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教师必须掌握并利用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计算机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服务,这是对“两课”教师素质的又一新要求。

         • 应对挑战,“两课”教师应具备的整体素质应对入世挑战,“两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两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注重讲政治,尤其在入世后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其次,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两课”教师,应有对事业、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感,要有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要做到讲爱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讲学习,刻苦求知,勇于进取;讲奉献,精于教书,勤于育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两课”教师的首要素质。

         2. 深厚的理论功底。“两课”的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抽出大量的时间认真研究新理论、新问题,因此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一个理论基础课教师而言,其自身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两课”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质,在理论上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站在历史上思想巨人的肩上,又要站在当代理论学术前沿,更要有异常活跃的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这样才能以坚实丰厚的理论功底和令人叹服的逻辑分析去说服崇尚真理的大学生,使“两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理论魅力,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

         3. 广博的知识储备。理论的说服力需要有丰富生动的知识来体现。“两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两课”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在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应当有一定的修养,对数理化天生地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应略知一二,教师必须在基本原理、现实问题和“两课”教学的规律等方面潜心研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以广博的知识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

         4. 高尚的人格魅力。 “两课”要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影响,达到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仅仅授业、解惑是不够的,还需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来熏陶和教育学生。入世后,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其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和达到“四有”标准的新时代人才,仅有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智力因素只占一少部分,非智力因素如个性特征、思想道德、意志品格、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往往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的人格素质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其二,入世后,我国的经济活动在各个层面上都要遵循世贸组织的基本准则来运行,折射到教育上,会使道德教育上升到更突出的地位,因为,世贸组织的一些基本准则如公平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反舞弊条款等,从深层蕴含的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作出了道德层面上的约束。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就无法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两课”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讲授者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两课”教师有责任以理想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格及其仪表神态、言谈举止等影响和陶冶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

         5. 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急需培养不仅专业基础牢固、知识广博,而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两课”教师首先必须重视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要勇于破除旧观念和旧思想的束缚,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创新意识要求教师不仅不满足于掌握现成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而且要使自己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创新性学习,而且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和管理活动。

         6. 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学是一项要求很高的艺术活动,“两课”教学对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能力与技巧的要求更高。“两课”教师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文化气质、语言艺术、交往技巧、人格修养等比其他课程更直接、更强有力地影响着教学效果。“两课”教师必须充分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例如从总体框架的勾勒、阐述层次的展开、重点难点的剖析、背景知识的引用、典型事例的穿插到情感世界的激发、人格力量的感染以及精神世界的升华等,所有这些都必须精心设计、胸有成竹,使学生在情理美的享受中被带入一个崇高完美的精神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教师的授课应是观点鲜明、推理严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论证充分,同时注重语言生动、气氛和谐、情理交融,让教学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7. 浓郁的教育亲和力。常言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情才能达理,“情”在“两课”教学中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张“通行证”,是进入学生内心世界产生亲和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两课”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体会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需要,才能引发情感共鸣、产生心理共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只有实现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才能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两课”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善于与学生交朋友,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学习和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和困难,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教育具有浓郁的亲和力。

         8. 熟练的现代教育技能。入世后,网络技术运用的范围将更加广泛,网络资源将变得更加丰富。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因而在“两课”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来传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郁时代气息的理论知识,变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寓教于乐的“渗透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教学效果。这无疑要求“两课”教师要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和网络应用技能。

         • 提高“两课”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

         1. 关键在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两课”教师的工作是“正人”,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决定了“两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育人使命,“正人”必须先“正己”,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己”就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自觉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同时还要学习与理论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前沿知识、边缘知识和交叉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厚积薄发,使得对理论的阐述深刻到位;其次要自觉地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研究等,以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 全面完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要加快学校师资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按劳分配的利益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两课”教师成长和教师资源开发的新氛围。在客观条件上为促进“两课”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3. 广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现代社会是终生学习的社会,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不断学习,因此应本着全面规划、规范管理、普遍提高、重点培养、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的原则,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两课”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开展教师知识更新的进修工作、“全国‘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出国学习与合作科研以及相关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等,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群体的业务水平、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做,尤其要采取措施尽快把优秀的青年教师推上重要岗位,应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坚持岗前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两课”教学生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