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课 ” 接受教学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235

        1、问题的缘起

        提高教学实效性是“两课”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问题 , 许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 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和经验。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而对于教学论当中的另一重要部分———教学模式的研究则稍为薄弱。教学模式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入于1972年在其著作《教学模式》中提出 , 此后西方国家形成了较丰富的教学模式理论。近年来 ,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也对这一领域积极地关注和研究。现在比较一致的认识是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 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 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 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联结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 , 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 , 具有优效性、参照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科学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 , 能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和科学性。建构独特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 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走向科学和成熟的重要环节。因其重要 , 近几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些学者也进行了一些可贵的研究 , 这方面的探索应该继续重视。

        我们也高兴地看到 , 当前一些相关学科 , 特别是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和信息传播学等的最新理论 , 能为“两课”教学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把这些不同学科的理论与当前学术界关于“两课”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合 , 是非常必要和很有价值的。埃利亚斯说过 : “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 , 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 , 也是危险的。”纵观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 , 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基础 , 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 并已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学模式联结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 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 借助它恰好能令我们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由此 , 我们采用学科整合的方法 , 探索建构一个以提高“两课”教学实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接受教学模式”。

        我们这里所说的“接受”一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接受 , 而是一个术语或概念。“两课”教学的接受是指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 , 加以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外化和践行连续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两课”教学过程中 , 教学内容让学生接受了 , 则意味着“两课”教学达到了思想教育的效果。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程度就是“两课”教学实效的高低 , 提高“两课”教学的接受度就是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接受”应该是“两课”教学追求的目标。接受问题的解决是“两课”建设的核心。

        二、模式的建构

        按照教学模式理论 , 一个规范的教学模式应由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设计、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主要要素构成。我们也将分别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对“‘两课'接受教学模式”进行建构。

        • 理论基础

        通过对当前一些学科理论的了解、比较和分析 , 我们认为 , 传播学的接受理论、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克里夫·贝克的“最终生活目的的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 , 比较成熟和系统 , 既有哲学或心理学作基础 , 也有实证操作的证明。对“两课”教学也特别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我们以之作为建构新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现代信息传播学的“接受理论”是在20世纪下半叶 , 随着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勃兴而迅速形成发展起来的。接受理论认为 , 在信息爆炸时代 , 受众 ( 信息的接受者 ) 对信息的态度成为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该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的规律 , 提出了重视受众的需要 , 建立平等的传受态度 , 进行“角色代演”等一系列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是近年来流行于西方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 是由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维果斯基的“智力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发展起来的。从认识论角度看 , 它则是“对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根本超越” , 被人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我国学者也认为它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 的帮助 ,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突出强调学习的建构性、问题的结构性、具体情境性和学习中的社会性 , 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目前国内兴起的一些新教学方法 ( 如“以问题为中心”、对话法、参与式、小组协同学习法、交互式方法等 ) 的理论源头也可以追溯到建构主义。

        克里夫· 贝克 博士是加拿大教育哲学教授 , 当代著名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理论家。是继价值澄清学派之后从价值教育这一更广泛的领域、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又一典范。在贝克看来 , 人的最基本的道德需要和欲望就是追求幸福、追求美好的生活。据此 , “道德的目的即是服务于人类幸福” ,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幸福 , 为生活而教育”。学生的幸福乃是教育的核心 , 要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 , 使之成为一种“开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相互作用的学校教育” , 成为一种“更为儿童中心的、更为民主化的”学校教育。贝克的价值教育法是一个综合的价值教育体系 , 不仅有独特的理论基础 , 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实践策略。“理论讨论法”、“问题中心法”、“对话法” , 在他看来是最基本、在实践中最有成效的方法。

        如何将这些不同学科的理论进行整合 ? 我们主要参考知名海外华人学者成中英对科际整合方法的概括 : 寻找焦点 , 建立融合 , 挖掘共源 , 扩大境界 , 灵活应用。总的来说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 ; 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 , 把握学生当前的认知结构、现有的经验和‘最近发展区' ; 以学生的自我意义的建构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这些是以上三种理论共同的理念 , 也是我们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方面 , 我们将融合贝克的价值教育方法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策略方面 , 我们将吸收建构主义和接受理论的许多有效的策略和技术。而对当前“两课”研究成果的吸收则贯穿其中。

        • 目标

        以切实提高“两课”的教学实效 , 以学生对“两课”教学的充分接受为目标。具体应该表现为帮助学生 : 1.切实解决头脑中困惑的思想问题 , 2.对该课程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 3.提高道德能力 ; 4.改变对一些事物的态度 , 促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5.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模式程序

        1 、明确学生的需要 , 把握思想教育的两个有效区。

        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 人的需要是决定他对某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的最基本而又最强烈的因素。现在的“两课”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 不受学生的欢迎 , 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两个有效区即是学生思想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和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根据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维果茨基的关于学生的心智发展的理论 , 学生品德发展存在“最近发展区” ; 同时我们认为 , 社会道德文化的发展是渐进的 , 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 , 同样存在着“最近发展区”。“两课”教学只有充分把握这两个有效区 , 才能不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和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其社会行为的一致性。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法把握学生的需要和“最近发展区” :( 1 ) 课堂上的问卷调查 : “你希望我们一起讨论哪些问题 ? 你是否有一些困惑的问题 ? ” ( 2 ) 与学生深入地接触和交流 , 并通过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了解。 ( 3 ) 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状况测试。

        2.情境的设计和问题的选择

        情境的设计的要求是回归生活 , 面对现实 , 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进行。情境包括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实在的思想道德情境。当然 , 这样并不是简化环境 , 而是要学习者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学习。然后 , 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的选择应该注意 :( 1 ) 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 2 ) 准备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 3 )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3.教学实施

        新模式的教学设计要尽量做到 : 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相结合 ,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我探索并参与教学相结合 , 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我们将课程教学的时间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主要由教师准备资料 , 并在课堂上主持叙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一部分时间则由学生小组通过课外的协作探索之后 , 负责同样的教学过程。

        • 叙述—评议—交流—评价

        生活中最常见、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叙述。没有叙述就没有生活。简单地说 , 叙述就是讲故事 , 可以讲自己的故事 , 可以讲别人的故事 , 可以讲当前的故事 , 也可以讲过去的故事。故事是如此之平常 , 又是如此之有吸引力。人们每天都在期待故事 , 在幻想着故事。叙述具有永恒的魅力。空洞的说教 , 思想教育的抽象和生硬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我们可以将叙述这个最普通、最平凡的表达方式以模式的形式引到“两课”教学中来。“叙述这种方式可以能够提炼和再现多种生活场景 , 能够生动的描述生活中道德选择与道德冲突 , 描述主体在生活中的德性行为 , 从而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现实的基础。”同时故事永远有或惩戒或警示或鼓励启发的作用 , 能“润物细无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多媒体技术能呈现声、情、形俱备的生动真实的材料 , 是非常有效的“叙述”的方式。

        评议就是评说议论 , 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获得形式。在此过程中 , 学生主体投入进来 , 表达观点 , 发表见解 , 流露情感和态度。评议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作用很大 , 评议其实就是道德主体的诉说。通过政治和道德判断 , 也可以将评议者的道德态度及道德发展水平反映出来 , 正因如此 , 皮亚杰、柯尔伯格、贝克等都采用此方法。同时评议也是一种舆论 , 体现出一种教育的良好氛围。

        仅有评议是不够的 , 评议之后应该交流 , 即老师和学生们一道平等的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策略与技巧。特别强调的是 , 在此阶段 ,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该在“元认知级”进行。所谓元认知 , 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教师应该机智引导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的省察 , 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 明确问题的关键 , 寻求解决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交流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 , 丰富知识 , 深化认识 , 提高能力。

        评价是指效果评价 , 有别于上述的“评议”。评价是一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的内容包括 : 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 是否提高学习和分析能力 ; 个人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评价方式包括 : 教师对教学总体情况、对协作小组和对个人的评价 ; 学生集体对问题的不同答案的表决 ; 学生集体对协作小组的评选等。评价一方面是对本次课教学的验收 , 另一方面可发现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 为开展课堂外的个别教育打下基础。

        (2 ) 小组协作—自我教育

        具体的操作程序是 : 首先 , 分小组。然后 , 学生看书、思考、选择情境和设计问题。接着小组协作 : 会话 , 收集、分析资料 , 提出假设和论证 , 对小组的探索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之后 , 由学生课堂上讲解 , 叙述生动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交流、展示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表决。最后 , 学期末评选优秀的小组 , 给予成绩加分奖励。以下面指标为评选的标准 : 生动和吸引人 ; 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能很好的说服其他同学。

        4.反馈与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应做到量性评价、质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应该特别重视过程评价的采用 , 注重对具体的任务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和思想、能力变化过程的评价。同时 , 教师应该重视对课程教学的反馈和评价 , 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问卷调查或接受度测试 ( 比较开课前的前测结果和课程结束的后测结果 ) 等。

        • 实施策略和师生关系

        让“两课”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是新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传统的“两课”教学“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 缺乏生气与乐趣。其实 ,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应该让每一堂课充分展示教师和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 , 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 叶澜 教授说得好 , “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 , 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 , 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 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 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魁力。”为此应该尽量做到 : 1.平等和真实的态度。教师尊重学生 , 以朋友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 真切表示对学生的关爱。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应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和感受 , 进行“心灵的对话”。2.代演接受者角色。为了取得好的效果 , 教师应该经常进行角色代演。角色代演亦称心理换位 , 即设想自己是处于对方的角色 , 去理解思考对方的需要和行为动因 , 体会学生对教学可能会有的情感反映和视听行为。3.从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经验入手。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 理解就是以人的已有经验为依据对事物的译码过程。对“两课”教学来说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学生经验 , 发掘讲授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在有用性和理性价值。4.调动和调节情感。学生对教学的理解总是受情感的影响。影响学生理解的情感来自两个方面 , 一是学生的情感状态 , 二是教学过程的情感因素。教师应该通过讲授内容、手段、表达方式等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 , 并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的、较强烈和丰富的情感感受。

        • 我们的实验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 严格来讲 , 我们的实验设计只是属于“准实验设计” , 不过我们尽量保证实验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实验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 , 由一位有多年教学经历的教师 ( 笔者 ), 以同一门课对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 , 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的教学 , 时间为一学期 ( 课程的全过程 ), 然后进行效果比较 , 目的是观察两种教学模式对同一门课的效果。第二阶段 , 由同一位教师再选取另一门课程以新模式进行试验 , 目的是检验新的教学模式对不同的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第一次试验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第二次试验的课程是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第三阶段 , 介绍和推广到我校社科部其他教师和其它课程 , 进一步检验其效果。目前 , 我们已经完成了前两阶段的试验。

        对实验结果的测量 , 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自陈法。实践证明 , 新的教学模式是很有成效的 , 能大大改变“两课”教学的状况。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民主、和谐 , 大家敞开心扉、坦露真实的自我 , 互相启发、互相鼓励 , 热切地吸收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 在真真切切地帮助和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生命价值的强烈体验。学生则“ 谢谢 老师 ( 给我们 ) 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探讨困惑问题的场所” , 觉得“解决了许多原来纠缠在头脑中的问题” , “改变了许多想法 , 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 ”“对社会和对自己人生充满信心 , 现在已经跃跃欲试了”。作为任课教师 , 心里感受特别深刻的是 , 在教学期间 , 刚踏入教室或下课时看到学生自发热烈鼓掌时的那一份激动 ; 读到班长递交的字条时的那一份欣慰。字条说 , “我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是非常成功的” , 还特地注明这“绝不是恭维之词”。

        通过实验我们也感到 , 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只是初步的探索 , 尚须继续努力 ; 我们的探索也仅是侧重于课堂教学方面 , 要全面地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 尚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