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论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213

         [ 摘 要 ] 当前 , 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的问题 , 要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就必须做到 , 思想政治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实践相结合 ; 注意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 切实改革“两课” ; 注重典型教育、情感教育和制度管理 ;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性、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 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 , 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 甚至适得其反。”在新形势下要切实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 就必须研究其所面临的新情况 , 探索新的对策。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 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社会竞争愈演愈烈 , 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 , 给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造成冲击和压力 , 使他们产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据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调查显示 , 全市 5 万名大学生中 60% 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 这些问题已非一般意义上的所谓“思想问题” , 而是心理承受、心理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 是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致。近年来 , 全国很多地方都对青少年或大学生进行类似的调查 , 结果都不容乐观 , 有些地方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或大学生的比例甚至更高。严峻现实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 , 增加了困难。

         • 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 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的特点 ,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 各高校正在大力推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 其中重要一项即是全面实行学分制。学分制彻底打乱了过去那种学生班级建制和固定的学习期限 , 在学分制条件下 , 学生一般主要是因为课程而联系在一起 , 修学某门课程的学生暂时结成一个集体 , 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这样使学校与学生之间失去了以前那种比较稳定的联系地点、联系时间 , 十分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 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 , 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

         “交费上学 , 自主择业”是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总原则。从我国国情出发 , 这项改革势在必行 , 但是它也较大地增加了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很多贫困学生为了不至于失学 , 只好利用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去打工挣钱 , 使这些学生一方面与学校联系的时间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少了 ; 另一方面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及接受一些不良现象影响的可能性多了 , 从而增加了做好这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程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允许并轨招收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有两年寻找工作的时间 , 在这两年内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手续等都还留在学校 , 即学校对那些尚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不得不管 , 而他们本人却又不一定在学校 , 对这一部分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该如何去做 , 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 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前所未有的难度

         上海市率先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 将后勤从学校本部剥离 , 全面进入社会 , 实行市场化运作 , 已取得初步成效 , 国家有关方面及社会对此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 , 其他一些地区和学校也都在根据本身特点实行类似改革。总之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后勤管理体制的根本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 不可逆转 ,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 , 学生的生活环境将随之发生变化 , 因为既然按市场化运作 , 那么学生今后就既可以吃住在校内 , 也可以吃住到校外 , 一切随市场而定。这样一来 , 使得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相当困难 , 有些工作甚至会变成一句空话 ,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更加困难 , 因为工作对象——学生都难以联系上 , 更不用说工作的落实了。

         • 大学生个性、自主意识及独立人格的发展 , 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更能体现人的个性与自主性的经济形式 , 有利于人的潜能的发挥和独立人格的发展 ; 同时 , 由于社会更加开放 , 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 使信息渠道更加畅通 ,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更多 , 而网上交流由于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方式 , 又便于个人意见的充分发表 , 因此更有利于人的个性、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 , 在一个开放社会中 , 不可避免要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 , 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 , 他们的个性、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由于自身的特点较其他社会群体获得更快更充分的发展。面对新形势 , 如何引导学生的个性、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向良性的一面发展 , 以有利于他们自己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现实工作中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对待的新问题。

         • 独生子女群体在高校的出现 , 带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课题

         我们知道 , 独生子女有其优势 , 但是由于娇生惯养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 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很多的缺点 , 如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自私自利、心胸狭窄 , 心理脆弱而经受不住任何打击 , 自理能力和自主性差而社会适应性不强 , 等等。独生子女这些缺点的存在 , 使他们离开父母和家人后 , 就难以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 , 不能正确面对现实 , 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 , 特别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 给其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 加剧了心理问题的形成。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1 、要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形势政策直接与实际相联系 , 言之有物 , 论之有据 , 相对于空洞的说教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 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调查表明 , 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 , 在其成长过程中 , “情熵”比“智熵”的影响和作用更大。作为“情熵”的一种 , 心理素质在学生成才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 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 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要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很多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及自立精神较差是有目共睹的 , 通过深入细致和无微不至的工作 , 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逐渐克服从小养成的种种缺点 , 提高他们的基础文明程度 , 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自理能力和健康心理 , 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4. 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为使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好公民 , 教育学生懂法、守法 ,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 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内容 , 有必要通过法律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 引导学生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5. 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由于与社会接触范围和途径的扩大与增多 , 现在的大学生已远远不满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的那些形式 , 如组织生活、班会、谈心等 , 他们更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 , 发展个性完善自我 , 并且也只有实践才能使一个人受到教育更深刻、更有效、更持久。

         ( 二 ) 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 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 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 ,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 是一个学校的传统、作风、精神和文化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寓思想教育于文体活动和知识传播之中 , 具有“无意识教育”和“形象化教育”的特点 , 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层渗透作用 , 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载体。一个人一般容易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 特别是青年学生 , 思想活跃、可塑性较强 , 加上受心理和“时狂”心理等的驱使 , 更容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使学生在理智上受到启迪 ,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 从而达到调节行为、陶冶人品、净化心灵的作用 , 起到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形式下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高校要重视和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全员育人环境建设的机制 , 要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和责任心 , 强化为人师表 , 率先垂范意识 , 通过教育工作者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 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 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和熏陶 , 使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 切实发挥“两课”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主渠道作用

         “两课”是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 但目前我国高校“两课”建设不尽如人意 , 是人所共知的 , 主要在于其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 且仅仅是作为一般的课程在开设 , 其区别于别类课程的特殊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两课”教学 , 特别是要着重改革教材 , 改革教学方法与方式 , 强调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 注重典型教育、情感教育和制度管理

         大学生较强的从众意识和模仿心理 ,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运用典型的人和事进行教育的前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好的典型总能够引起人们 , 特别是青年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与认同 , 实践证明 , 典型教育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成效 , 不妨有意识地经常树立一些值得大家学习的典型 , 充分发挥典型教育的作用。情感教育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务必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 , 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 , 教育者应运用情感交流拉近与被教育者的距离 , 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 去感化教育对象。制度管理的作用同样应受到重视。管理是教育的环境 , 是强化教育的手段 , 因此 , 从广义上讲 , 管理也是教育。在新形势下 , 高校尤其要重视制度管理 , 大学生毕竟是年轻人 , 可塑性强 , 自觉性和自律意识相对较差 , 有些方面光靠教育是不够的 , 教育部门、高校及教育者应通过制度管理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尽量受到良好规范的约束。要结合新的情况建立健全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基础文明日常行为准则等。力争在工作中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 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 注重现实性、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过于理想化 , 我们应注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 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的实际 , 尤其是教育内容要具有现实性 , 工作结果要讲究有效性 , 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开展工作 , 在工作内容、方式上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注重现实性和有效性的另一层涵义是 , 作为高校和教育者一方 , 还要重视为学生努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帮助学生克服一些实际困难 , 如为他们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 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 为毕业生收集和提供更多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只有这样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才能谈得上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