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3年新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材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213

         依据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社政司、许多省(市)教育厅(教委)组织力量对 1998 或 1999 年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材做了修订。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任课教师,我们非常关心本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也特别关注本门课程教材的编写质量。最近,笔者认真地阅读比较了若干家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年新版教材,并与 1998 或 1999 年版教材作了一些对比,下面试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以促进本门课程及教材的建设和发展。

         • 新版教材普遍比过去更加富于理论性

         综观 2003 年新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材,在理论性方面普遍比过去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第一,更加丰富和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及其观点。各本教材不仅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揭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都不同程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国家观、民族观、战争与和平理论、历史发展的“合力论”、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理论、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等基本理论和观点,都努力阐述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主张。本门课程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因此更为突出了。这无疑有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获得和掌握分析国际问题的正确原则和方法。

         第二,更加全面地概括和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思想。各本教材都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如毛泽东外交思想、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等。尤其是关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的阐述是新版教材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我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做全面的概括和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我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与实践的连续性、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外交理论与实践。

         第三,更多地借鉴了一些有益的国外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有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还比较突出。如:通过对国家利益论、国际冲突论、权利平衡论等国外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借鉴,更好地阐述了当代国际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通过对世界体系论、相互依存论及其基本观点的借鉴,更好地阐述了现实国际关系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层次性等基本特点;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基本观点的借鉴,更好地阐述了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的相互关系。这样不仅使本门课的理论基础更加厚实,扩大了知识点,而且有助于使学生拓宽视野和思路,增强对国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 新版教材普遍比过去更加突出现实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时代感、时效性极强的课程,要求与当今国内国际社会的现实紧密结合,与党和政府当前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紧密相关,与国家的对内对外战略紧密相连。各本新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第一,新版教材补充了党的十六大关于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的新观点。各本教材的编写不仅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指导原则,而且将党的十六大对当前国际形势所作出的新的分析、关于我国对外政策方面所提出的新的基本主张都补写了进去。例如,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关于我国对外工作的“四项主张”,即: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关于我国外交方针的“六个继续”,即: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将继续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将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关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即: 21 世纪头 20 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新版教材反映了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新变化。近年来,国际社会形势变化迅速,发生了一些新事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各本教材都及时地给予了反映。例如,新世纪伊始发生的震惊世界的美国“ 9 · 11 ”恐怖袭击事件,不仅标志着国际恐怖主义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增大,而且给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各本教材虽然分析的深浅不同、阐述的详略不一,但都对“ 9 · 11 ”这一突发事件做了客观的介绍,对“ 9 · 11 ”事件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特别是大国关系的调整做了分析,对国际反恐斗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进行了分析,对美国对外战略的新动向特别是单边主义政策、霸权主义的新表现等进行了揭露和批评。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些问题是非常关心的、也迫切需要得到回答。新版教材及时地反映了这些问题,并作出了一些必要的回答,因此受到学生的好评。

         第三,新版教材充实了关于世界经济政治新趋向的分析。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和明朗,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动向,如,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曲折发展、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的上升、南北方国家发展差距的扩大、美国对外战略的新调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等等。国内外理论界对这些新趋势新动向也形成了不少新的认识和分析。对此,各本教材都及时地进行了必要的充实。如,在“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这一章补充了关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的分析;在“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这一章补充了关于多极化曲折发展的分析、关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新的表现的分析、关于国际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和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分析;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补充了关于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分析;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补充了关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阐述;等等。

         • 新版教材普遍比过去更加注重系统性

         从各本新版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基本上都是按照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不同类型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具体状况组合构建体系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总体状况主要指以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和时代主题与国际秩序进行宏观概括与综合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具体状况主要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转型后的东欧国家和独联体成员国的经济政治与对外战略进行具体介绍和分析,还包括对我国国际地位与作用的发展变化、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进行重点介绍和分析。在所见到的新版教材中,除个别的以外,都按照新“教学基本要求”调整了框架结构、补充了关于国家转型基本完成后的东欧国家和独联体成员国经济与政治的发展状况及其分析,并单独列章。经过十几年的过渡,东欧国家和独联体成员国的社会转型基本完成,经济政治发展的确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俄罗斯经济政治有了新的发展,其国际地位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应该在教材中实事求是地给予反映,在教学中的分量也应该有所加重。如果仅仅只是注重分析和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和教训,就显得不够了。所以,在新版教材中充实冷战后关于东欧国家和独联体成员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并单列一章是很必要的,更能全面地反映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更有利于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把握。虽然从总体上看,新版教材在体例上的变化不是太大,但经过必要的框架结构调整、补充之后,的确在理论内容的系统性上更加增强了。

         值得指出的是,有的教材还特别注重思想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如强调在总揽全局、厘清历史演进和时代发展的主要线索的基础上,抓住要点,提纲挈领,重点把握“一个科学分析、两个发展趋势、三个基本判断、四个如何认识、五个严峻挑战”。“一个科学分析”即: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两个发展趋势”即: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三个基本判断”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四个如何认识”即:如何认识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外交战略,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重大成就、历史贡献,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五个严峻挑战”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也有的教材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中,特意将美国、西欧和日本分别单列一节,使它们突出出来,以充分反映冷战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美国、西欧、日本争夺世界主导权和经济竞争的加剧,以及在当前世界新格局建立的过程中西欧、日本都在争取成为独立于美国的“一极”等因素。这样既关注了发达国家的共性,又突出了其个性。

         • 新版教材普遍比过去更加追求撰写形式

         “两课”教材的撰写形式必须创新,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两课”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和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是“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各本新版教材的编写者都力求在教材撰写形式上有所改进,这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第一,在内容和形式上改进或增加了一些教学辅助性的东西。例如,各本教材在每章篇头或篇末都设有“内容提要”、“要论提示”、“基本要点”等,将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或理论观点提纲挈领地提示出来,有的教材还设有本章的“关键词”或“关键术语”。围绕本章教学的重点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各本教材在篇末设有若干道“复习思考题”或“复习和练习题”。有的教材还设有“本章小结”,用简洁精练的语言将本章的基本理论概括出来。再如,各本教材在篇末设有“阅读书目”、“参考书目”,都是有关本章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参考文献,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或政府的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重要著述等。又如,有的教材还考虑到了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需要,参照教育部近几年颁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课考试大纲、模拟考试的题型和要求,在每章篇后设有“分析与思考题”。这些教学辅助性的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也大大增加了教材的吸引力。

         第二,在版面设计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有的教材将引用的数据资料尽量采用图形、表格的表现形式,如关于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率与日本、欧洲的比较,关于美苏拥有战略武器的比较,关于美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国防费用的比较等等这样的内容,都配上一个对照图表或立体图形来加以说明。有的教材在讲述重要的历史事件时,还配上了一些精选插图或漫画,如讲到欧元的启动时,附上一组币值不同的欧元影印件。有的教材还对重要领导人讲话的要点、重要领导人物的简历、重要的名词概念、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介绍和解释。这些尝试和探索,对于增加教材的可读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对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疑都是很有益的。

         第三,在编写体例上有所变化。如有的教材不再采用一般的章、节、目的编写模式,而采用了专题式的写作体例,每个专题为一讲,每一讲贯穿一条主线,突出几个重点问题,内容上详略得当,取舍有度。这样编写的好处是便于处理本门课与其他政治课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问题,给教师授课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也易于学生接受。有的教材在遵照新“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规定的同时,灵活地进行了写作上的设计,如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分别写成了“谋求世界主导地位的美国”、“在联合中发展的西欧”和“积极迈向政治大国的日本”三章。作这样的变动,是考虑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授课时数也能合理分布。

         • 新版教材在不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各本新版教材都是依据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新“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因此,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体例上,总的来看都是规范的。但不可否认,这些新版教材在不少方面的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第一,部分内容有遗漏和疏忽。如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是新“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的内容,而且向学生介绍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阐述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进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教育,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应该作为一章或一个专题来阐述的,但有的教材既没有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作为一章或一个专题来写,也没有阐述这一重要内容。再如关于“独联体国家及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内容,有的教材重视不够,没有单列一章,而是夹杂在其他章中,阐述得过于简单。

         第二,部分资料来源不清楚、不准确。有的教材对引用资料的来源不做交代、不做注释。如讲到西方发达国家选民参加总统选举的“参选率”、“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犯罪率”等情况,讲到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和对比、南北国家的发展差距、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等等,都使用了不少数据,但却没有说明资料的出处,容易影响其说服力。有的教材使用的史料不准确,如在万隆会议的倡议国家中出现了“斯里兰卡”,而当时为“锡兰”,应写成“锡兰(今斯里兰卡)”;再如将目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数目说成是“ 114 ” 个,而实际上应为“ 116 ” 个。

         第三,对一些重要概念、问题缺少必要的解释或使用不当。如有的教材对世界多极化的“极”、“第三世界”、“冷战思维”等这样的重要概念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这对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影响;有的教材在有关概念的使用上不一致,如在关于苏联问题的分析中,“苏联模式”与“斯大林模式”并用,而且出现在同一页上同一段落之中。有的教材前后叙述缺少照应,如在阐述战后日本外交政策演变时,前边对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提出及其涵义没做任何介绍,后面却直接阐述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加快,给人以突如其来的感觉。

         第四,部分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也有错误之处。比如,有的教材在阐述当代世界经济行为主体时,说“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经济组织也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为“也是当代世界经济行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其中的“欧洲”应为“欧洲强国”;将布什政府推进“国家导弹防御计划”误说成为“全球导弹防御计划”;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误说成为“《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有的教材中还有标点符号遗漏和错用之处,对阅读造成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