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135

         [摘  要] 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通过各种相互渗透的手段和方法,整合出课堂讲授与多环节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显著增强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为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实效性,我校摈弃了单一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多环节教学,特别是加强了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把课堂讲授与参观考查、调研、访谈、报告、讨论、答辩竞赛、录音、录像等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尝试和探索出了一套整合性的“两课”教学模式。通过各种相互渗透性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思考问题、调查问题、研究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深化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 

         1998 年秋季我校根据中央确定的“两课”课程设置的方案所体现的有机相联的三个层次,及时地对“两课”课程设置进行了整合,在保证学时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逐步形成了课堂讲授与多环节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两课”教学模式。

         我们要求“两课”各教研室制定出了统一规范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材、主要参考书等项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各教研室在每学期上课之前,要集中任课教师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起进行讨论,确定教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制定解决方案,以利于教师在备课和讲课中实施,并根据“两课”的时效性、实践性、理论性、政策性均很强的特点,强调各课在讲清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国内国际实际、社会热点问题、重大时事事件,积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对“两课”的多环节教学,统一规划、严格管理。多环节教学由各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学校按课堂讲授课一样为任课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教师须按正式上课的要求完成多环节教学的任务。多环节教学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专题报告。针对与“两课”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国内国际突出的重大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聘请国内相关专家、名人名家、成功人士来校做专题报告,请校内有研究专长的领导或教师做专题报告,或由“两课”教师就本课特点拟订专题,深入研究后再给学生做报告。

         课外读书。在“两课”教师指导、帮助下,在学生中组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读书小组,举办“三学”积极分子理论培训班,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两课”教师结合本门课程的特色和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参考书目,让学生利用课外业余时间读书,发挥读书小组的骨干作用、组织专题理论论坛、答疑解难座谈会、读书小组学习交流会,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热情,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实现自我教育。

         专题讨论。结合各门课的理论重点、难点,围绕社会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及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求学生围绕讨论主题课下准备,查阅资料,拟订提纲,然后畅所欲言,重点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专题讨论的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进行启发、引导和点评,最后对讨论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电化教学。把现代化教学工具引进课堂是“两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加大信息量,通过形象化的教育来辅助课堂教学。学生十分欢迎这种直观教学,它强化了理论教学,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理论。

         社会调查。在“两课”的多环节教学中,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个学期由教研室根据实践需要,拟定一些调研题目,要求学生任选一题,并提出社会实践调研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用学到的基本理论去深入社会,做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调研报告。任课教师对学生所写的调研报告进行认真的评阅,并把判定的分数作为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对于调研报告,经教研室集体研究评选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推荐给校团委和校报,并由人文学院颁发“优秀调研报告”证书。

         论文写作。在“两课”多环节教学中,结合各课特点和要求,利用参观访问、社会调研、考察实习等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文写作,锻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写的论文由专职任课教师批改并记入各课期末的学生成绩中。

         参观访问。我校建立了稳定的“两课”教育基地,如:竹林村、南街村、刘庄、小冀镇、红旗渠等。我校宣传部、团委密切合作,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一切可能之机,组织学生到“两课”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增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二、求真务实,不断总结新经验

         我校“两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师教,更有利于学生学,学生从中受益匪浅,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我校“两课”教学取得明显实效的原因主要在于:

         1 .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是“两课”改革取得成效的先导。根据我国国情、省情、农情和校情,进一步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真正从理论上弄清教育改革,尤其是“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树立“四个观念”,即现代教育观念,新的农业、农村、农民观念,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观念,为学生、为教师、为教学服务的观念。真正做到“四个转变”,即转变办学方式,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转变办学模式,由专业对口向综合适应型转变;转变教育思想,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转变教育方式,由以理论讲授为主,向理论和实践并重转变。

         2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是“两课”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两课”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广、难度大,不是单靠“两课”教学单位所能够完成的,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校、院、部、室各级领导对“两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社会实践教学等环节的改革精心安、周密布置、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投入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和人文学院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对“两课”教学改革给予了必要的财力支持和物质保障。学校、院都出台了有关的规章措施鼓励和支持“两课”的教学改革;学校规定“两课”的多环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列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按正常上课承认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支付教师课时酬金。人文学院对“两课”改革给予经费重点资助,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教研室和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鼎力支持是“两课”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两课”教学改革要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不仅要求人文学院、社科部及各教研室分工负责,归口管理,还要求全校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参与,鼎力支持,齐抓共管。我校“两课”的多环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考试方式的改革等,都涉及与教务处、学生所在各院系及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这就为各职能部门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立为教师、为学生、为教学服务的观念并付诸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任课教师认真负责、各司其职是“两课”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在“两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是改革的执行者。“两课”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忠于职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在“两课”教学中实施课堂讲授与多环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就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大力提倡启发式、民主讨论式、引导式教学,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5 .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是“两课”改革成功的根本所在。“两课”教学改革,学生是主体,是改革的受益者。“两课”的课堂讲授与多环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是“两课”教学新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所在。

         三、开拓进取,实践教学结硕果

         我校“两课”教学改革所采取的“课堂讲授 + 多环节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五年以来,效果突出,成绩显著。

         1 .“两课”教学育人效果显著。据调查了解,学生更关心国内外大事,立志成才,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我校 97% 的学生认为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1% 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学生对“两课”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 99% ;学生对“两课”教学状况的总体评价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 98.8% 。申请入党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 82.46% ,学生党员比例超过 7.55% 。大学生听有关“两课”的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团校培训和社团活动等,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学习动力较强,学习空气浓厚。

         2 .学生对“两课”教学的满意度稳中有升。近年来,“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经常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两课”教学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在 1999 年教育质量年活动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获得教育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 2000 年我校被河南省高校工委、教育厅评为“两课”先进高校。

         3 .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建设“两课”优质课程是全面提高“两课”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我校高度重视优质课程建设,制定了“两课”达标计划。目前我校“两课”已有 4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其他“两课”课程计划将在近期内全部达优达标。

         4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我们重视“两课”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如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观摩教学制度等,使“两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 10 余名“两课”教师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荣誉称号。

         5 .教研、科研工作成绩斐然。“两课”教师参与教研、科研是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我校“两课”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坚持做好教研、科研工作,发扬老、中、青相结合的团队精神,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集体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 2001 年的教学成果评定中,我校“两课”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6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10 多项。近年来,我校“两课”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 30 余部;主持科研课题 14 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10 余项。在“两课”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立足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才能使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