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两课”教学改革中的几个“不等式”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131

        目前 , 高校“两课”教学改革 , 处于深化和攻坚阶段。要取得创新和突破 , 亟待克服某些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认识和做法。笔者认为 , 在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中 , 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不等式”。

        其一 , 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当“配角”

        高校“两课”教学 ,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传递”模式 , 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模式转变 , 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改革过程中 , 由于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有些人便把学生定位为“两课”教学的“主角” , 教师定位为“两课”教学的“配角”。包括一些有影响的研究论文也持这一观点 ,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主导和主体 , 是就整个教学活动而言的。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 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 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师“教”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 决不会因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弱化。按照“以学生接受为取向”的教学理念 , 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 是无可非议的。然而 , 把学生定位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定位为“配角”是不恰当的。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教师 , 何能以“配角”论之 ? 作为“配角” , 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 如果说学生是“主角” , 那么 , 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着设计、指导和帮助角色的教师 , 就应该是“导演”。前苏联教育家孔德拉秋克说 :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运用教学方法”。

        当然 ,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应该弱化。既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 就让教师当“配角” ; 也不能因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 就让学生当“配角”。教师无论怎样发挥主导作用 , 都处于设计、指导、帮助的地位。说到底 , “两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接受 , 效果就是要看学生接受的程度。教师在“两课”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着眼学生 , 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 就会重新回到过去那种“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老路上去 , “两课”教学改革就会半途而废。

        其二 , 摒弃“满堂灌”≠不要“灌输”

        由于传统教学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空洞说教 , 所以在一些人看来 , 改革“两课”教学 , 教师讲得越少越好 , 甚至有的主张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有的教师上课以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看书、讨论、上讲台 , 或者以放录像资料代替讲解。该阐述的理论观点不阐述 , 该系统讲授的内容不讲授 , 该解答清楚的问题不解答 , 还美其名曰“改革” , 摒弃了“满堂灌”。在这里 , 摒弃“满堂灌”与不要“灌输” , 被简单地划上了“等号”。

        其实 , 我们摒弃“满堂灌” , 并不等于不要“灌输” ; 我们批判“从理论到理论” , 并不是不要讲理论。“灌输”有用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的重要功能 , 无论怎样改革 , 都少不了要“灌输”。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离不开“灌输” ; 学习社会主义道德方面的知识 , 也离不开“灌输”。我们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灌输”的问题 , 而是怎样“灌输”的问题。要克服“满堂灌“式的“灌输” , 空洞说教式的“灌输”。要在改进“灌输”方法 , 讲究“灌输”艺术 , 提高“灌输”水平上下功夫。

        其三 , “课内”加“课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是“两课”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 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 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种“结合” , 应该是紧密型而非松散型的结合 , 渗透型而非剥离型的结合 , 务实型而非务虚型的结合。而目前 , 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为结合而结合、表面化结合的状况。从思想观念上讲 , 许多人仍习惯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内、课外”之分 , 认为“课内”讲理论 , “课外”搞活动 , 课内 + 课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对“结合”的庸俗理解 , 把理论与实际变成了“两张皮”。名曰“结合” , 实为“分离”。真正的“结合” , 既要体现在“课外” , 又要体现在“课内”。课内 , 要在联系实际的前提下讲解理论 ; 课外 , 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而且 , 笔者主张 ,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课内、课外”之分 , 不应该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列入“课外”。就“两课”教学而言 , 理论教学是“课” , 实践教学也是“课” , 两者不可有内、外之分。笔者曾撰文提出 , 要构建“三课一体”式的“两课”教学新模式 , 即以理论讲解活动为第一课堂 ,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第二课堂 ,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第三课堂 , 这三个课堂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第一课堂联系实际讲授理论 ; 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学生的实际感受 ; 第三课堂提高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这三个课堂融为一体 ,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心环节 , 保证和促进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近年来 , “两课”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 许多学校正在拓宽思路 , 扩大领域 , 创新截体。但是 , 就总体而言 , 教学实践活动还处于被虚化的状态。不少地方采取简单化的做法 , 每年组织一、两次参观活动就完事了。应该看到 , 社会实践是学生学习和接受政治理论不可缺少的认识环节 , 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出真知。应采取多种形式 , 如进行社会考察、专题调研 , 参与社会公益、扶贫济困、社区服务和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活动 , 让学生走出校园 , 投身社会实践 , 在实践中学习理论 , 接受教育 , 增长才干。

        其四 ,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 , 有些学校和部分“两课”教师 , 把运用多媒体当作一种“时髦”去追求。似乎只要用上多媒体 , 就等于教学方法改革了 , 显得相当简单和片面。

        多媒体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 的确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现代化科技手段 , 它必将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思想等一系列的变革 , 具有牵动全局 , 影响长远的作用。对此 , 我们不可等闲视之。高校“两课”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 现在尚处于起步阶段 , 需要大力推动。对多媒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 决不能求全责备 , 更不能横加指责。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我们还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再好的现代化手段 , 只能为改革“两课”教学提供可能性 , 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 需要按照规律、按照科学办事。如果多媒体运用得不好 , 还不等于教学方法改革。同样的多媒体教学方案 , 在不同教师手上经过不同处理 , 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 , 对教师备课、上课的要求不是低了 , 而是更高了。它需要教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深化教学内容 , 提高教学艺术水准。况且 , 传统教学方法不可能全盘否定 , 那些符合教学规律 , 被长期实践证明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还需继续使用。只有把先进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部分有机结合起来 , 才能使“两课”教学走入新的境地 , 显示出新的活力。如果采取简单化、图省事的做法 , 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落后、保守的教学思想所用 , 非但不是教学方法改革 , 还会影响改革。

        其五 , 改革考试方法≠变“闭卷”为“开卷”

        改革考试方法 , 是“两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入 , 过去那种“考考考 , 教师的法宝 ; 分分分 , 学生的命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 , 事情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 否定一切形式的考试 , 认为考试可有可无的现象大面积出现。特别是对改革“两课”考试方法 , 有的人却只简单地理解为“开卷”。

        其实 , “两课”教学改革 , 既不是要把考试“革”掉 , 又不是只要“开卷”。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 促进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不是反对考试 , 而是要改进考试方法 , 进一步发挥考试的作用。是“开卷”还是“闭卷” , 要根据需要 , 不能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