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
发布时间: 2011-04-23 浏览次数: 158
发表报刊:《求是》杂志 发表时间: 2004年第18期

许嘉璐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一再告诫我们,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宣传工作“三贴近”的渐见成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党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正在逐步改变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状况。党中央、邓小平同志的英明就在于预见到,改革开放后,在地球变小、中国人民要走出去、客人要请进来的时刻,中华文化和异质文化必然发生接触、冲撞,这是发展中华文化的大好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形成与提出,有着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文化问题更加自觉,预示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中华文化将在已经出现的文化建设高潮中获得新的活力,与整个民族同步崛起。

         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现在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方面的议论逐渐多了起来,实实在在地建设校园文化的大学也一个又一个出现,这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我国能不能培养出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又十分急迫,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乃至抹杀了人与兽之别的种种违背人类生存发展规律的意识也汹涌而至,干扰着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济、追求崇高精神的先进民族文化建设,而首先受到影响和伤害的则是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中华新文化创造与普及中介的大学莘莘学子。言其急迫,还因为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所有人的惊醒、警觉。

         要更深刻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而急迫,就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作用是什么;高校校园文化有什么特点,它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


         文化是什么?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无须深究,而在学者们笔下,给出的定义却五花八门,据说世界上著名学者所下的定义已经有几百种。在这里,我们撇开学术的精细界定,只就人们普遍公认的文化内涵和外延进行讨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如果就窄一点的范围说,文化则可以专指精神方面的内容。我们姑且就后一种含义进行讨论。

         文化是有层次的。其表层,是人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蕴涵了一定精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中层,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其底层,或曰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三个层次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更不是绝缘的,而是相互渗透、彼此混杂。大体说来,底层映射中层、表层,中层、表层蕴涵着底层。

         文化的内部是可以分类的。就说中华文化吧,按地域分,有不同地区的文化(如古代的齐鲁文化、吴楚文化、岭南文化等,今天的西南、西北、华北、江浙文化等);按民族分,有汉、满、蒙、回、藏、维等56个民族的文化;按行业分,有学校文化、军事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如果着眼于加工的粗细和享用者的多寡,还可以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

         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从其发源说,从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的那一刻起,文化就产生了,因而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需要协调;人所依赖的生存条件是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协调;人生短促,身后以及自己依存的社会未来应该如何,将要如何?自己在有生之年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这些必然成为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要思索的问题。经过一代代人的思考、实践,就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底蕴。文化的作用也就由此而生。既然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因而就成了民族认同的标记,成为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例如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宽容,克己、自省,诚信、坚韧等等,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体验总结而形成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凝为一体。

         文化与人类共生同在。凡有人群之处就有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积累,同时也经历了大自然的磨难和不同人群间的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则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文化。根据19世纪以来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文化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普遍性规律:单靠其自身的内动力,发展演变缓慢,久而久之甚至要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如果在与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能够吸收自己没有而又适宜于民族发展的成分,则其生命力将更为旺盛,最终将走向辉煌。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适宜前一时代而不适宜当今的一些文化内容和形式将逐步退出社会生活,成为文化历史遗迹。例如,中华文化中因农耕生活的局限,有重经验轻理论、重义务轻权利,难于舍旧图新、等级观念胜过平等观念等不适应工业社会的内容,需要在社会进步中逐步舍弃,而代之以新的习惯和观念。“吐故纳新”是文化的永恒趋势。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历史依据。全人类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多元的,但是“文化多元论”宣称的“各种文化没有高低和落后先进之分”的说法并不可取,因为它不符合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


         现在说到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同大学在文化中的地位紧密相连。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大学的产品主要是两类:学术成果和人才。学术成果应该包括学术方法的演进和自由探索的气氛,这将由大学扩散至全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学所培养的人,一批批地走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所带去的除了所学得的科学技术,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因此,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既是垂直型的(对教育系统),又是放射型的(对全社会)。在科技发展空前迅速、社会生活变化急剧的现在,大学的这项任务比过去更为突出、更为沉重了。

         为什么说大学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的接触,除了短暂的战争和军事占领外,在人类历史中占最长时间的和平时期里,总是以有限的点和线的形式进行。例如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传到埃及,主要是通过商业往来;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经过中印僧人的互动;中国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著名的文化接触之路,同样是线型的。无论是点的接触还是线性输出输入,都主要靠“旅行者”完成。在农耕时代,能够到处活动的主要是商旅和一部分文人,即使在工业化初期也是如此。到了工业化后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发达,文化的传播和接触的途径已经不限于人和人面对面,也不限于书刊和通信,于是不同文化的接触开始带有全方位的趋势。即使如此,商旅和“文旅”的“文化使者”的角色仍然没有改变。而商与文又不同,文人不仅在异质文化间传递信息,而且研究文化接触的规律,提出新的见解,也就是为文化接触提出指导性的见解。在现代,大学是文人群体所在,自然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中国从19世纪末以来的实践正是这个规律的生动说明。


         以中外历史的经验来衡量,我们的大学是不是已经承担起了它应有的重任?

         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把话说得稍远一点。西方国家自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这段时间里,教育逐渐摆脱了教会的独霸,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这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工业化生产培养懂得技术的劳动者。现代学校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丢掉了教育的传统——既授人以知识(教会则主要是传授宗教知识),也教人以文化传统,特别是应有的道德规范。这一缺失在宗教国家后来往往由教会组织继续承担,农村社区被工业化冲垮后,城市社区取而代之,二者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我国自19世纪末兴办“洋学堂”直到现在,学校一直以传播知识和民族文化为己任。这期间,我们曾经经历过“文革”只抓精神灌输而抛弃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曲折,结果是人民受损,事业受损,国家受损。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迎来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高校校园文化,当然应该与之相应。但是,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经济、获取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时,往往容易忽略校园文化,即使意识到了,其建设速度也要比盖教学楼、修体育馆、铺光缆慢得多。在这一时期,外来的文化具有出奇的吸引力,特别是商业化了的快餐文化(里面不乏垃圾文化)、粗俗文化、兽性文化,因其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很容易迎合“文化饥渴”的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包裹在这些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底层物——如前所述,没有哪个文化不是这样的——也就无声而汹涌地涌入。在这样的浪潮里,高等学府也难以幸免,特别是当我们的大学没有达到文化自觉的时候,有可能还要为之推波助澜。近来渐渐浮出水面的种种令人痛心的现象,就是活生生的证明。总之,同时代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相比,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文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显然跟不上社会的需要和期望。要使大学能够真正承担起创造新文化的重任,从现在起就要有意地在高校校园建设适宜人才成长、民族发展,有利于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文化环境。


         现在可以说到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怎样建设的问题了。

         文化建设,无论是国家的、民族的,还是学校的,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大学的领导者具有文化的自觉。何谓文化自觉?说简单了,就是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大学的文化职责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对本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现在不少学校在朝着“研究型、综合型、国际性”的国内或国际一流大学努力,其他学校的提法虽然有所不同,但也都是着眼于学校学科类别、学术或教学地位,难免给人以雷同之感。什么型、什么性,都是必要的,是对过去重教轻研、专业过狭、相对封闭的否定。大学需要个性。学校的个性既体现为学科设置,更体现于校园文化;固然,校园文化的底层是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民族的和本校的文化核心,其途径、形式和侧重点却可以并且应该结合自己的和周边的条件而各显其能,各展其“特”。大学缺乏个性,正是领导者还不够自觉的表现。

         大学校园文化应该是开放的。不但内容和形式是开放的——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兼收,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并蓄,而且校园文化的传播也应该是开放的,要让周边的人们也参加进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学校图书馆限于本校师生使用、各种讲座报告外人谢绝入内的状况对建设新时代的校园文化是不利的,其弊病不仅仅是学校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这一点。

         大学校园文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民族文化修养,还是学术、思想创新的根本动力。业务课程所给予学生的仅仅是将来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而一个人,只有当先进文化的底蕴深厚,同时又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学术方法,才算较全面地具备了创新的条件。

         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它浸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着眼于校内全体人员,要形成人人议论、人人参与、人人引为自豪的气氛,而不能只是少数人关注、部分人满意,更不能只是领导集体取得共识。

         校园文化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等等。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环境设施,属于物质文化;处理人际关系,人、事关系,学术流派关系,校内外关系,传统与创新关系的习惯与风气,属于行为文化;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不断思索、观念的随时而进,是大学观念文化的重要内容;校规校纪既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又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因而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这种种形态的文化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处处体现着民族的正气、时代的特征,所形成的是各个方面的和谐共进,因而也会为全校所珍惜。

         就在我这篇文章即将完稿的时候,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而校园文化建设又为贯彻这一精神提供了载体。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不断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们的大学将越建越好,中华文化朝着先进方向前进的步伐,也将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