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举办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见习校外专家讲座

发布者:人工智能发布时间:2022-09-08浏览次数:157分享

为进一步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彰显师范特色,强化学生教学技能,202294日、5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连续举办了两场中小学一线专家的讲座活动。19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近150名师范生参与了此项活动。

94日下午5点,合肥市刘娟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合肥四中周赛龙老师通过腾讯会议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全体同学作“中学教学论文写作感悟分享”专题讲座活动,此次讲座由合肥市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合肥一中刘娟老师主持。



活动上,周赛龙老师从教学论文的基本步骤谈到了自身对教学论文的摸索过程,他表示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与交流,更是传播教师教育思想、分享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周老师认为论文写作要注重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积累,并通过阅读大量期刊寻找问题的新思路和创新点。最后周老师通过解题类、数学建模类等四个方面的案例带领大家体悟论文写作中不断挖掘新的生长点的过程,也教会了同学们面对陌生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常用思路。



  95日晚7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全体学生齐聚于37栋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教育心得分享报告。本次活动由数学与统计系主任王磊老师主持,合肥一六八中学玫瑰园学校优秀教师周纬老师云分享。


 


  报告中,周纬老师从学生初期学习习惯特点、培养好习惯的路径分享和教师课堂实用小妙招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描述。首先周老师将学生初期学习习惯特点分为后天性、指向性、普遍性等五类,其中她表示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有指向性地去培养有关这方面的能力,在学习实践中多次强化操练使之能够自动成为一套行为模式。同时周老师在培养好习惯的路径中提出表达习惯的重要性,并且运用金字塔原理告诉同学们在表达时,要结论先行、以上统下、逻辑递进。讲座的最后,周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备课笔记,她指出作为师范专业学生,要注重积累,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报告结束后,刘娟老师对本次报告进行总结,她对师范生寄予真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坚定目标,砥砺前行。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历来重视师范生培养工作,将教育实践作为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两场专家讲座,有力引导了师范生对教育教学行为加以思考总结,不断提升教学论文写作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执教过程中能科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撰稿:伍亚楠 管梅   审稿: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