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升校园综合治理水平,本学期保卫处持续推进非机动车停放与充电设施规范化管理工作。截至目前,一区、二区相关改造已分步完成,校园交通秩序与消防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9月:一区率先发力,停放充电双规范
自9月22日起,保卫处启动一区非机动车管理专项优化行动。针对原有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将7号楼充电桩(108个)整体迁移至“承宗东路”东侧规划区域。同时,1-7号楼间的行车通道、消防通道及楼宇楼道入口均纳入禁止停放范围,安排专人常态化巡查督导。新规实施后,一区主干道通行顺畅度大幅提升,楼宇周边停车秩序井然,彻底扭转了此前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

非机动车停放杂乱,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停车规范有序,通行环境显著改善
二、10月:破解食堂周边拥堵痛点
10月9日,针对善思路食堂(二食堂)北侧原有停车位与人流、车流交汇密集,易造成拥堵的问题,果断取消该区域停车位,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南侧广场重新规划设置集中停车区,优化人车通行路线。调整后,食堂周边人车混行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师生就餐、出行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显著提升,区域整体交通秩序更加井然。

通行秩序改善,拥堵有效缓解
三、11月:35 栋充电桩迁建收官,筑牢安全核心防线
作为校园安全深化建设的关键举措,35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50个)迁建工程于11月顺利竣工。11月9日,位于厚德路北侧(校警务站至行政楼路段)的新充电区正式投入使用。此次迁建不仅彻底消除了原有区域充电桩与教学楼紧邻的安全隐患,还进一步优化了充电设施的安全配置与服务能力,实现了充电服务“平稳过渡、安全升级”,为师生电动自行车充电提供了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独立安全区域,设施全面升级
四、系统治理见成效 共建安全文明校园
本学期,保卫处通过“分区推进、分步实施、精准施策”的治理模式,持续完善非机动车管理机制,从设施升级到秩序规范,从专项整治到常态化管控,多部门协同发力、密切配合。随着系列举措的落地见效,师生的安全意识与文明停放自觉显著增强,主动配合管理、规范停放车辆成为校园新风尚。
保卫处将持续推进非机动车、机动车违规停放与充电安全隐患治理,下一步逐渐把管理重心延伸至行驶秩序领域,重点针对非机动车违规载人、超速行驶等动态安全隐患,并结合违规停放问题开展常态化联合整治,通过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优化校园整体交通环境。
党委保卫工作部 保卫处
2025年11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