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团委2021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2-01-24来源: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作者:浏览:25设置

2021年,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材化学院团委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动院团委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就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聚焦青年思想动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以团支部为单位,全面开展主题学习教育。全院共27个团支部,全年组织化党史学习教育覆盖率100%,团支部平均理论学习6次。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的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理论学习。二是以竞赛促学习为手段,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6月,院党委、团委联合举办“材化学院党史知识竞赛”,115名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从中选拔出3人参加校赛,荣获“合肥学院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二等奖;举办“庆党生,唱红歌”比赛,以优美的旋律、饱满的激情、嘹亮的歌声,表达青年学子热爱党、歌颂党的真挚情怀。三是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力度。全年团委官Q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推文20余篇,“合院化工”微信公众号推出“学习百年党史,争做时代青年”系列文章。

2.举办培训活动,提升团学工作能力。围绕团学知识、学生干部礼仪礼貌、团日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公文写作、办公软件的基础应用等主题,组织开展青马工程培训班,53人参训,团干比例达63%,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研究、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组织学生会对外交流部和“合院化工”新媒体中心委员参加合肥学院团校第六届青年新媒体培训班,提高学生新媒体运营能力,促进青年文明上网,提升团委宣传工作水准。

3.落实青年大学习,引领大学生思想潮流。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在全团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的方案》,着力加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和先进性建设,组织全院研究生、本科生团员参加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学习完成率达92%,居全校第5。

4.培养和选树学生典型,正向激励学生成长。积极参加榜样学子、自强之星、安徽省“十佳”“百优”大学生、合肥市最美学生、合肥市十佳学生等评选活动,邹梦婷获评“合肥市最美学生”;王朝作为我校6名优秀学子之一,参评安徽省“十佳”“百优”大学生。广泛宣传优秀学生事迹,团委官Q、“合院化工”微信公众号全年共推出毕业季推文16篇、三下乡推文15篇、文明寝室、优秀考研寝室推文6篇,鼓励全院学生通过比学赶超,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5.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广泛倾听学生心声。我院组织召开4次思想动态座谈会、2次就业动员会、2次学生干部工作座谈会,引导学生畅谈学习、生活、工作感想,积极为学校和学院的基础设施、内涵建设献计献策。先后举办第三届材化学院学生会与班干交流会、新老生交流会,关心和了解学生干部和新生思想状态,从学习、生活、班级、社团工作、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答疑解惑。

6.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专项活动,切实为学生排忧解难。一是举办升学、就业经验交流会。5月,分别举办粉体、无机非专业考研交流会,邀请成功考研的党员学生向本专业学生传授考研经验。6月9日晚,举办面向全院学生的优秀毕业生报告会,138名学生参加邀请9名成功考研、考公和就业的党员分享心得体会,介绍学习、工作经验。二是开展迎新等志愿活动。9月14日组织我院大二至大四各年级共计527名志愿者参加迎新活动,总志愿服务2635小时三是开展特色心理活动,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先后组织开展“走出心灵沼泽,拥抱靓丽晴空”心理征文比赛、“家风”主题征文比赛、“我手写我心——播种希望,放飞梦想”、“向着‘黑洞’奔跑”、心理剧创作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诉说内心苦闷的“树洞”,分享生活感动的“窗口”。

(二)聚焦人才培养,坚持创新实践锤炼学生

1.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挑战杯”、“互联网+”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合肥学院大学生科技节为抓手,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全年共计91名学生在科技创新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5项。其中,获安徽省“挑战杯”省级二等奖2项;第七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金奖5项,银奖1项,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赛区仿真单项奖三等奖2项;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华中赛区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深入推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奉献友爱品格。我院志愿团在册志愿者828人,全年共组织1183人次参与寒假社会实践、“筑梦远航,爱心助学”之“鸿鹄抒壮志,爱心留校园”、雷锋月交通引导、劳动周交通秩序维持、食堂清洁、校园清理、暑期“三下乡”、“迎新”等志愿服务活动,人均志愿服务21.5小时。其中,组织20名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成立“材化乡村发展调研团”,于7月15日-21日在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景区安全生产检查、心理知识讲座、改水改厕、食品添加剂、家居中的化学、蜱虫传播疾病科普宣讲、乡村发展调研等。我院获评合肥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先进团队,获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1项、优秀奖6项,唐静获评“先进指导老师”,16名志愿者获“先进个人”,26名学生获评“合肥学院一星级志愿者”。

3.积极组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大型活动。3-6月,6名学生参加校啦啦操比赛,51名学生参与绿模设计和展示活动,95名学生参加校合唱比赛,展现材化学子良好形象二是认真组织学院文化、科技活动。4月初举办寝室文化设计大赛”,融洽宿舍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创新意识6月,举办跳蚤市场活动,共计36人参加,提供互利互惠交易平台,积极倡导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举办“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全体本科生参与,推选出最喜爱公共课老师1名、专业课老师2名,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10月末,举办《学生手册》竞赛,共计123人参赛,促使学生行为准则、综合测评、管理方法奖学金制度入脑入心11月,举办院“12•9辩论赛”,14支队伍共计82人参赛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意识、逻辑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初赛、复赛、总决赛层层选拔,挑选出4名位优秀辩手参加校赛,成功闯入学校八强

4.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学生服务社会。一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就业创业大赛,理清创业思路,掌握创业技巧,树立正确择业、就业、创业观。二是团干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姚蓓蓓、黄俊俊、梁升等团干部分别结对帮扶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三是积极动员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安排学生会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整理就业信息;安排各毕业班团支部书记作为班级就业联络员,协助辅导员做好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反馈工作。四是协助教学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工作,扎实开展“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五是广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安徽基层计划”,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院21届毕业生就业率99.54%,升学率28.44%,均位居全校第一。

(三)聚焦团的自身建设,坚持规范发展管理学生

1.建立健全班子队伍,广泛凝聚青年力量。我院团委在履行好团章规定的职责外,侧重于团的建设和团干部培养,经过优化重组,由两名优秀青年教师黄俊俊、梁升担任兼职和挂职团委副书记团委学生会下设主席团和综合服务部、学术部、对外交流部、文体部、志愿团等5个职能部门学生会成员27名,占全院学生的3%5位主席团成员均为中共预备党员。

2.严格团员发展和推优程序,充实党团组织后备力量。我院共有本科生812人,研究生202人,其中团员992名,党员154人。全年共发展4名团员,发展程序规范及时。全年共推荐84名优秀团员入党严格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团组织推优流程

3.有序开展团组织日常工作,保障团学工作高效推进。一是及时完成团籍关系转接、团费收缴工作。全年共录入团员245位,团员注册率100%,团干团员信息录入准确无误,转出组织关系139人,学社衔接完成率97.9%,团费收缴完成率100%。二是认真指导各班级团支部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专题组织生活会、对标定级工作。各项工作完成率均为100%。19能源班团支部获“齐赴初心,共迎百年”主题团日活动优秀奖;20化工1班、20化卓班团支部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团日活动三等奖。12月,开展18个团支部对标定级工作,评出五星级团支部7个,四星级团支部11个。三是智慧团建系统内数据录入准确、及时、完整。党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组织生活会、对标定级等数据录入率均为100%。四是积极参加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工作会议,按时按质按量上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有关材料。

4.落实共青团各项改革举措,抓牢学生会作风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学生会组织的宗旨意识和规章制度教育4月14日,结合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等案例召开“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工作”会议,按照《关于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服务同学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落实共青团和学联对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指导管理责任的若干规定》文件精神要求学生会成员从恪守学生本分、牢记服务宗旨、永葆理想情怀、勤勉务实做事、营造平等氛围方面严格约束自我。二是按期规范召开学代会。6月5日召开赓续奋斗精神共迎建党百年,不负青春韶华齐创团学新局为主题的材化学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会议听取《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第一次学生会工作报告》、大会提案工作报告及关于修改《合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学生会章程》的说明产生第一届学生会委员,第三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是落实共青团、学生会改革措施。11月,为落实团中央联合教育部下发的《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按照《学校共青团改革评价实施方案》要求,从政治教育机制、实践教育机制、组织建设机制、保障支持机制等方面,完成我院共青团改革自评;按照《关于开展全省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改革情况分类评估调研的通知》要求,重点核查学生会工作人员选拨、教育、管理情况和学生会培训、作用发挥情况,完成我院学生会改革自评

5.指导学生社团工作,再创科研创新佳绩。2021年我院“化工设计协会”、“化学爱好者协会”合并为“化学化工爱好者协会”,协会以胡科研教授创办的“化工工程师之家”为载体。本年度鼓励和动员近200名学生加入该社团,在该平台的推动下,协会学生成员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获得国二、三等奖各1项,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6.加强新媒体宣传运营,激扬青春奋斗力量。通过多媒体协同服务育人,从爱国、感恩、榜样、发展、团结和拼搏方面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青年先进思想截至2021年,我院团委官Q平台,累计发送4300余条说说,浏览量56万。本年度推出“励志青春,榜样力量”、“毕业季系列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宣传”、“书中发现你的山海”、“心灵语录”、“生活中的化学”、“小化推书、推歌、推电影”等系列主题说说共计300余条,在全校官Q影响力排名中名列前茅我院官方微信平台“合院化工”公众号累计共发表556篇推文:“我与祖国”59篇、“榜样力量”49篇、“热血成长”57篇、“多彩校园”391篇。本年度主要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节能环保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毕业季、青春三下乡、我为同学做件事、反诈宣传、教师党员推介、文明寝室示范等主题进行推送,其中,毕业季系列推文6篇,青春三下乡系列推文7篇,节能环保宣传系列推文3篇,心理健康系列推文8篇。“合院化工”在全校每周的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成绩突出,“党员风采——以平凡的奋斗书写教师芳华”、“毕业季承载着美好祝愿”主题毕业季系列推文关注度位列学校榜首;“优秀考研寝室”的阅读量高达657次;教师节为老师送花献祝福和毕业季系列推文浏览量均在200次以上,在校内新媒体WCI排行榜位均位居前列。

7.重视理论研究,夯实团学工作成果。姚蓓蓓、唐静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团学工作研究。2021年唐静发表思政论文两篇,分别为《浅析高校辅导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意义和策略》、《基于辅导员视角的2020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筛查分析——以某应用型高校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为例》。

聚焦学院特色,坚持党团共建服务学生

1.持续打造学院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5月,举办第四届“不可思益”活动,通过趣味学习、游戏、竞赛等形式,增进同学感情,营造乐观向上的校园氛围。10月下旬,举办第二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竞赛,全校31支队伍共计99人参赛,提升学生对生活化学和绿色化学的认识,营造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11月中旬,举办第二届“脑力全开”知识竞赛,全校44支队伍共计132人参赛,以趣味互动形式,拓展思维,学以致用,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创新意识

2.积极开展党团员的共建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5月,院团委学术部组织心理征文比赛,评选出《最可贵的,是少年的迷茫》等优秀作品。7月,举办家风主题征文比赛,涌现出《家风自古,翼彼新苗》、《凝家风千年,承盛世万载》等优秀作品。11月8日,在“知心小屋”外粘贴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心愿墙”,为学生提供交流窗口,鼓励学生粘贴心愿、困惑、励志词句、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困难等。8-16日,组织“我手写我心——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活动,广泛征集学生心愿,粘贴于“心愿墙”,学院心理老师、辅导员、心理委员、学生党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困难,认真给出建议。11月19日,我院党委学生四支部、学生会文体部与全院心理委员合作举办首届释放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夜跑活动——向着“黑洞”奔跑,共计60人参加,活动设置夜跑、游戏、交流谈心等环节,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释放学习、生活压力学生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介绍自身学习、生活和班级、社团工作经验,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11-12月,院团委文体部与21级心理委员合力制作心理剧集,从构思、编剧、演员选拔、剧本排练到正式拍摄和视频剪辑,同学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两部品质优良心理剧作品——“以‘爱’之名”、“我们还是好朋友”。

二、工作经验

(一)多管齐下促进学生就业

     一是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寒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减轻学生就业、考研、考公、考编、创业困惑。鼓励学生通过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减少缓就业、慢就业现象;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综合技能和就业质量。二是积极动员教师申报“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密切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业技能。三是全力支持“化学化工爱好者协会”招募社团成员、组织各类活动,通过日常集体训练和组队参加竞赛,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化工设计技能。

(二)宣传育人营造良好成才环境

充分发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学院官网、官Q、“合院化工”微信公众号等舆论宣传阵地的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校训为核心,结合学校、学院各阶段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时事政治、校纪校规、榜样示范、成长成才等全方位宣传教育,提高宣传工作的公信力、凝聚力,营造良好的育人育才环境。

(三)党团共建助力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始终坚持党建带动团建,将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与团委学生会文化节、艺术节、学院特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人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学院文化活动吸引力不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1.我院文化节活动“不可思益”与科技节活动“生活中的化学”、“脑力全开”均设置三人组队、趣味游戏、知识竞答等环节,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与化工、材料专业结合不充分,应进一步实现内容趣味化、形式多元化,且更多融入专业元素,打造出更富特色的专业品牌活动。

2.我院为工科学院,男生占比七成以上,学生文艺特长及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相对欠缺,在啦啦操、绿模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中劣势明显。同时,因处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学生活动形式和规模受限,大型集体活动较难开展。基于此,思考和探索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工科院系活动开展形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青年大学习主动性不强,学生会干事学业成绩不佳

1.每学期1-20周的青年大学习主要采用学生会综合服务部、各班级团支书督促学的方式开展,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热情不足,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弱,学习进度缓慢。

2.学生改革后,为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榜样示范作用,提升学生会的整体素养,要求学生会部长及委员综测、文化课成绩排名专业前30%,且不能有挂科和重修情况,提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与学生会工作,而我院课程难度和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导致2021年的学生会换届时不少学生干事因成绩不达标而不能连任。

因此,应加强对普通学生和学生会干事的思想引导,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提升青年大学习和课业学习效率;加大对学生会“后备队员”的学业监督,形成学生会成员之间“传帮带”的良性格局,使其在学业成绩良好的基础上,提振争先创优的信心。

(三)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不深,劳动实践作用发挥不全

我院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意识强,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学院参与学校组织的常规志愿服务工作推进较为顺利。但是,因目前未能形成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形式和品牌,未建立除泗县陡张村外的长期志愿服务基地,致使学院特色工作方向不明确。“爱心课堂——化学启蒙班”志愿服务项目成功立项,后因疫情影响和社区对接问题,未能及时开展,导致没能顺利结项。

寒假社会实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一、大二学生报名人数较多,但只有少数学生认真投入劳动实践,积极体验社会,深入总结反思。应进一步通过新媒体平台等形式加强宣传,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以致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2年,我们将以“芳华待灼,以奋斗之姿展青春风采;励学敦行,以昂扬之态谱团学新篇”为目标,努力把团委工作进一步做细做深做实,以期各项工作步步登高,更上层楼。

(一)坚持党对团学工作的领导。团学组织紧紧依靠党组织的领导,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联系党组织,形成党建带团建的良好氛围。

(二)不断推进院团组织建设。积极为毕业生办理离团手续,按时完成新生团籍关系转接、团籍注册,及时完成团费收缴、培训等工作。

(三)积极完善院学生会建制。重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强调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针,督促学生会进一步健全“有章程、有考评、有选拔”的培养机制。

(四)全面指导院学生会工作。定期组织召开部长级会议、全体学生会大会。督促各部门认真履职,学生会成员遵守工作纪律,提升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深入指导班级团支部工作。贯彻实施“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指导各团支部开展丰富多样、卓有成效的主题团日活动。

(六)持续做好团的宣传工作。认真做好活动宣传工作,要求有活动必报道,推动形成系列报道。利用宣传栏、海报、展板等,做好活动宣传。充分利用学院官网、官Q、“合院化工”等新媒体手段呈现多姿多彩校园生活,抒新青年之感,立青年之志。结合“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信息统计网络化。

(七)创新开展学院特色活动。在高效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开阔思路,充分结合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生特点,探索特色化团学工作路径,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八)高度重视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积极申报团学工作课题,创新思路,结合工作实际,争取探索出可供借鉴的团学工作方法。

2021年,我院团委学生会工作有优势也有短板,有经验亦有教训,总体发展稳中有进。2022年,我们将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如磐,发扬优势,正视不足,补齐短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秉承求真务实之态度,履践致远之作风,奋力谱写团学工作新篇章。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