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头版报道合肥学院校企协同育人
发布人: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3-11-13   浏览次数:20

校内校外双导师 协同育人更适用

本报记者 陈婉婉

今年24岁的郎满权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合肥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研二学生,一个是安徽曼恩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助理。这样双重身份的叠加始于去年夏天。“研一快结束的时候,学院根据我们的培养方向,在征求本人意愿基础上,为我们研二设计了一条‘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9月一开学,我就来企业报到了。”郎满权告诉记者,从学校跨进企业的新鲜感,很快就被实际应用带来的震撼取代。

“书中的知识、实验室里的数据,在生产线上得到了检验。”郎满权说,有两位导师在为他“保驾护航”:企业导师会在实操上从行业经验的角度为他答疑;而学校导师可以提供学术和专业方面支持,把原先不懂的原理在实际案例中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两位导师不仅帮助他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他逐步看清专业发展方向,明晰了职业规划。

这种把课堂放进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合肥学院学生来说并不陌生。20年前,该校就提出了“到了企业就能上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这里,传统高校课堂的“知识传授导向”逐渐向“能力培养导向”转变。20年间,“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他们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人”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各院系安排领导和教师到对口行业和企业深度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把每一项能力转化成一个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单元,可能是一门课或一门实验,也可能是几门课或几门实验的整合。就这样,学校人才培养的课堂教育体系一点一点被重塑。

为了让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成熟,合肥学院在专业布局上,对标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以及合肥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6条重点产业链。近年来,学校优化升级了18个本科专业,新设智慧交通等10个专业,调整幅度超过40%。

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构想有了,如何发挥最大作用,避免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处于“牌子化”“盆景化”样态?合肥学院主动把企业拉进学校育人的阵营里,一方面,是请企业进校来协同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协同确定,培养方案协同设计,培养过程协同实施,考核方式协同评定;另一方面,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来当教师。

郎满权在学校的导师杨续来,就是从企业走进高校的教师。三年前,他从国轩高科高管职位来到合肥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教授。“在这里,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身份界限模糊,融为一体。我现在虽然转行做了高校教师,但随时可以回到合作企业,更新行业发展认知和知识储备,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提升产学研合作能力。”杨续来告诉记者。

长期冲在研发一线,让杨续来意识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可贵。他把在企业工作时积累的经验,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上;把在企业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带到课题研究中去。不仅连续三年“揭榜挂帅”我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培育出一大批深受企业青睐的毕业生。

2021年7月,合肥学院与大众安徽、合肥经开区共建大众学院,针对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对高端人才的急切需求以及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池方向)三大专业。首批88名学生在校企深度融合中,正朝着汽车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方向迅速成长。

文章刊载于《安徽日报》2023年11月13日01版

原文链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311/13/node_01.html#c10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