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四十三):疫情防控记心中,安全出行有保障
|
发布时间:2022-07-09 浏览次数:189 |
![]() ![]() 6月27日,合肥学院教育学院“青春‘育’你行,百年再起航”团队的三下乡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下午,部分志愿者前往小庙镇卫生所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防疫工作者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下午,由负责人王璇带领需要做核酸的志愿者们前往卫生所进行核酸检测。到达卫生所后,志愿者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扫码、登记后进行核酸检测的采样。结束后,志愿者们通过在卫生所门口与保安叔叔聊天中了解到,在疫情防控的这段时间里,学生开学和春节后复工这两个时间段人流量较多。当前的疫情形势仍有些严峻,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已成为我们出行、上学的通行证,这也正是志愿者今天来的目的之一。 检测点的人们先扫描安康码进行收集信息,然后有序地排好队伍,等待核酸检测,并帮助引导小镇人民提前做好准备,减轻检测人员的负担。在空闲时,志愿者也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从小庙镇的疫情防控工作是怎样开展的、如何与市区的疫情防控打好配合的等方面进行。他们说,在使用安康码扫码的初期,出现了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就是老年人安康码的普及和使用。为了惠利群众,除了安康码扫码,还可以使用身份证刷证采集信息。在之前合肥市要求的“五天一检”或“一周一检”的常态化检测时,防疫工作者深入社区、深入居民,使他们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免费的核酸检测,真正的做到便民、利民,同时积极提醒未检人员,确保全员核酸检测,为蜀山区的疫情防控以及合肥的疫情防控作出重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