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二十七):宣传普通话 拥抱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2-07-09   浏览次数:77

 


6月24日下午,合肥学院教育学院“青春‘育’你行,百年再起航”团队在合肥蜀山行知学校开展以“讲好普通话,知‘音’遍天下”为主题的推广活动,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志愿者老师和五年级的同学。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话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愈发凸显。本次活动意在营造全校师生说普通话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师生语言文字素养和应用水平,切实推广普通话。活动伊始,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有趣的绕口令,并请他们分享自己学习绕口令的经历,大家都积极活跃地回应老师,口齿清晰、语速流畅地读出了绕口令,赢得了老师们的表扬。

学好普通话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志愿者老师告诉孩子们:讲好普通话是一名教师的职业必备技能,并给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配音作品,口齿清晰的发音、激昂饱满的情绪搭配引人入胜的音乐,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赞叹。他们大大的眼睛中,透露出几分憧憬和向往。

但普通话推广的针对群体并不局限于师生,还包括学生家长这一庞大群体。尤其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日常交往中,方言的使用频率过高不利于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志愿者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便给同学们布置了家庭任务:回家和父母共同用普通话朗读一篇短文,开学返校后和同学们分享过程中的趣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与家长学习普通话,还能够给他们情感交流的空间。

此外,学校也重视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体现在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中,在各个班级的黑板报上,在墙上张贴的海报中,在教室里传来的朗朗书声中。

中华语言,乃华夏之根、民族之魂、江山之势、国人之本。这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和锻炼的平台,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宣传能力得到了发展。今后团队和学校仍将继续以推普周活动为契机,坚持文化传承,时时讲普通话,处处写规范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