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新常态下的人才发展系列谈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15-08-07浏览次数:196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正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新常态下,怎样更好推动人才发展?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才发展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和第一动力。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纵观世界历史,曾发生过对劳动力、土地、市场、能源资源的大规模争夺。如今新一轮全球竞争的焦点是人才,谁拥有先进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变革的基本规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拼资源、拼环境、拼人力的粗放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发展动能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新常态,很关键的一招是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依靠人才红利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迈向中高层次水平。

    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时代的发展进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但也要看到,那种见物不见人,舍得花力气跑项目跑资金,却忽视聚人才、引智力的问题;不注意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缺乏长期打算和难以深入细致工作的问题;乃至存有应付思想,用人才装点门面,抓工作热一阵、冷一阵的问题等,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丢掉项目,影响一时;丢了人才,丧失未来。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抓未来。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周公吐哺”的胸襟、“千金买骨”的气魄、“三顾茅庐”的诚意,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开发工作。真正把人才列为各类资源开发之首,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发展,推动工作优先推动人才工作,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成才,非一朝一夕之功,人才工作是长期性、战略性事业,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人才工作的“投入”“产出”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3-5年、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味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财政盘子收窄,要过“紧日子”,更要有战略眼光和定力,算大账、算长远账,增强辩证思维,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能够忍受转型的阵痛,敢于舍弃短期的眼前利益,沉下心来、持之以恒抓好人才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智力、财力用到推动人才事业发展上来。

    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必须拿出改革的真招实招。改革创新是推动人才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做深化改革的实干家,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开手脚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凡是不符合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就要坚决打破,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拆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和围墙,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人才事业是最值得努力、值得奉献的事业。人才工作者是“渡人”的梯,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发扬人梯精神,情系人才、倾心扶持;弘扬“安专迷”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保持创新的活力与激情,努力成为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干实事、求实效,打基础、谋长远,为人才事业兴旺发展添砖加瓦。(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