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十——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赴六安市石板冲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5-07-28浏览次数:10

6月30日至7月9日,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青春织梦,五色绘彩”社会实践团队在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乡村教育+民生调研+红色文化”的实践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青年视角的实践样本。

团队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新蓝领家庭儿童开展公益支教,紧扣“语言筑基、文化浸润”理念,打造了古诗文班、吟诵班、国学班、武术班、歌舞班,共招收63名儿童,累计50学时。活动期间,团队联合包河区团委、优秀校友孙荣锦发放共3500余元的体育用品和文具。武术班还特邀非遗阴阳双合拳传承人授课,这些举措有效弥补了乡村素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孩子们送去快乐、点燃希望。

石板冲乡民生底蕴深厚,调研组走进前厂村,聚焦家校共育主题,了解村情民意;走访翌升服饰有限公司,探寻致富密码,展现民企运行带动妇女就业作用;考察彭氏宗祠,挖掘宗族文化,助力文化传承振兴。团队共形成2份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通过正向反馈将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为乡村教育破局、产业赋能、文化传承等建设注入活力。

团队聚焦红色教育赋能,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成员们走进独山镇回溯革命历程;与老街居民、烈士家属交流,积累红色素材。既有红色实践,又有理论教育。张爱萍老师为全体志愿者及党员骨干上了一堂“筑牢纪律堤坝,永葆清正文风”专题党课;教学组以“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展课堂教学,实现红色传承与乡村教育振兴双向赋能。

团队秉持以文化浸润乡土,用传媒连接城乡的理念,共计发布72篇新闻稿,向包河青年、裕安共青团等17个网站投稿,阅读量达46795次。制作并发布了3条话题Vlog和《情系裕安八载行:青春赋彩乡村路》等4条创意视频,收获浏览量22721次,多维传播了乡村振兴新成果。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连续八年深耕裕安发展土壤,团队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发挥专业优势,讲好裕安故事,取得了累累硕果。(初审:韩钰;复审:李妍妍;终审:张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