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类及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建构旅游学科知识框架,深入理解旅游活动的本质、要素与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与专业责任感,为后续专业学习和行业实践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科目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旅游学基本范畴、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准确理解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互动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旅游现象、评价旅游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管理研究与实践所需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旅游学概论》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三、考查内容及范围
绪论
1.·旅游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旅游学的发展历程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旅游学概论的基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十九世纪以前旅行活动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2.·近代旅游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如托马斯·库克的活动)
3.·现代旅游兴起的背景与特征
4.·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与成就
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定义、要素与基本特征
2.·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如按目的、地域等)
3.·现代旅游活动的主要特点(如大众性、季节性)
4.·旅游活动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
第三章旅游者
1.·旅游者的界定标准(国际与国内定义)
2.·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如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
3.·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如旅游动机、态度)
4.·旅游者的类别划分(如休闲旅游者、商务旅游者)
第四章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2.·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3.·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第五章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与地位
2.·旅游业在促进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3.·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如综合性、依赖性)
4.·旅游业产品的特性与类型
第六章旅游业的主要经营部门
1.·旅行社行业的类型、职能与发展趋势
2.·饭店与住宿业的分类、服务与管理
3.·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4.·旅游景点的开发、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政府调控与旅游组织
1.·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原因与主要手段
2.·国家旅游组织的职能与运作模式
3.·我国旅游业中非营利组织的角色与案例
4.·国际旅游组织的类型与功能(如UNWTO)
第八章旅游市场
1.·旅游市场的概念、构成与特点
2.·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与方法
3.·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的基本状况与趋势
4.·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及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1.·旅游对经济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2.·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如乘数效应)
3.·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如文化交换、商业化)
4.·旅游对环境影响的主要表现
5.·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践
四、考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
(一)搭建“旅游学”学科框架:能准确回答“旅游是什么、由谁构成、依托什么、如何运行、产生何种影响”。
(二)形成“系统—产业—管理—影响”四维分析视角:任何旅游现象均能放到“历史-要素-市场-组织-效应”链条中解释。
(三)掌握“数据—指标—模型”基本工具:会查找、计算并解读国内外旅游统计公报中的关键指标(人次、收入、人均花费、平均停留、乘数、就业带动率)。
(四)树立可持续旅游观:能结合中国经济社会阶段,评价旅游政策与项目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维的得失,并提出改进方案。
五、参考书目
《旅游学概论》(第七版),李天元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