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实物与史料中激活历史现场、深化专业认知,推动教学科研与实践服务深度融合,9月26日下午,文化与旅游学院202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赴安徽省博物馆(庐阳馆)开展《中国新闻传播史》实境课堂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点负责人郭静老师带队,结合课程内容与安徽地方文化资源,探索“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路径。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参观了“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展览通过“千年夙愿”“百年伟业”“精神丰碑”“时代华章”四大板块,系统呈现了淠史杭工程的壮阔历程。面对丰富的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同学们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视角,深入思考了其中蕴含的舆论动员策略与社会整合机制。郭静老师现场引导同学们分析宣传画的视觉符号与历史报道的叙事结构,启发大家思考传播内容在塑造公众认知、动员社会力量中的重要作用。
在“烽火画卷——宣传画中的安徽抗战记忆”主题展厅,师生们通过视觉叙事深入了解了抗战时期的集体记忆建构。郭静老师引导同学们对比分析淠史杭工程报道与抗战宣传画在叙事结构、符号运用与情感动员上的异同,揭示不同时期安徽地域中“媒介—国家—社会”关系的演变逻辑。
淮河文化作为安徽五大文化形态之一,其所蕴含的治水历史与红色记忆成为本次实境课堂的重要内容。郭静老师强调,将课堂搬进博物馆,不仅是为了“活化”历史,更是希望同学们在真实的地方文化场域中,建立起新闻传播理论、区域史料与当代传播实践之间的贯通能力,为未来服务安徽文化传播与地方发展奠定基础。
此次实境课堂是合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校地融合的一次具体实践。通过融合专业教学、地方史料与科研问题意识,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历史视野、理论素养与服务能力的高层次传播人才,助力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与淮河文化传承创新。
(图文:卢星乐/初审:刘露/复审:郭静/终审:张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