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笔从戎报党恩 退役返校宣爱国

发布人:学生门户  发布时间:2019-03-08   浏览次数:10

一、案例综述

大学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力量,大学生参军入伍,既能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荣誉感、使命感,也能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敬业精神,传承前辈军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号召,近年来,已有多名在校大学生从学校人武部穿上那身迷彩装,踏上开往军旅梦想的列车。

在学校每年下发《关于做好征兵工作的通知》后,电子系都在系内广泛动员,通过会议、短信、QQ等方式,将毕业生、在校生入伍预征的事项通知到每一名同学。每年,电子系入伍学生都有近10名。

在部分学生退伍复学后,电子系也投入大量时间关注关心这些同学,帮助他们重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也精心组织安排退伍复学优秀大学生士兵开办主讲报告会,与其他在校生交流在军旅生活中的收获。20179月份,为全方位的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由合肥学院保卫处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牵头,成立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爱国主义宣讲团,组员是五名退伍复学的学生,团长是15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的许深龙。

军旅教育比书本教育更直观有效,这也是合肥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迫切需要的教育之一,电子系组建的爱国主义宣讲团正是发挥了这个作用。大学生不仅能在服役期间为部队建设做出贡献,将来走向社会,也将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骨干力量。电子系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应征入伍号召,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献力;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电子系大学生遵守应征入伍政策,严格遵循条件选报;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生在校内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部队中磨练意志、发挥才智。

二、案例解析

1、案例思路与理念

文入大学殿堂,武扛热血钢枪,大学生在军营经受锻炼,不仅能丰富阅历、发挥才智、增强体魄,更能培养勇敢顽强、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为政治坚定、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每名大学生的入伍,背后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支持、一所学校的支持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电子系在学生入伍前所做的就是将应征入伍的要求以及补偿政策通知到个人,并指导有意向入伍同学填写报名,组织安排申请和审批,同时帮助有意愿入伍的大学生解疑答惑,并且尽可能帮助他们消除阻力。从政策开始,为每一位对军旅生活有向往的同学介绍,再从学生的现状以及专业的就业进行分析,力求让学生能够明明白白走进军营。

除了在动员学生入伍上花大力气之外,电子系也将关心的重点放在学生退伍复学之后的学习生活上。由于部队对生活作息要求严格,环境较为封闭,而大学却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突然环境的转变常使得大学生士兵在退伍后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为帮助其尽快转换角色,重新适应大学生活,系党总支书记宋海峰和辅导员们经常与退伍学生交流谈心。

为了让退伍学生将部队和学校的纽带继续紧密联系,也为了给在校生开办一系列生动的爱国教育,弘扬正能量,电子系的爱国主义宣讲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退伍返校的学生每年年初设计教育方案,按计划步骤实施,教育重点时间段放在新生报道后的入学教育上,年底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教育活动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年底上了轨道,2018年活动丰富,成效显著,2019年将持续推进。

2、案例设计与实施

(1)尝试。20179月,保卫处和电子系联合召开了退伍学生座谈会,会上保卫处处长肖宝生和电子系党总支书记宋海峰对学生入伍表达了肯定,会上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分享了部队生活的感动也提出了入学后的一些困惑,会议上决定成立电子系爱国主义宣讲团。2017年年底宣讲团开展了两次宣讲。

保卫处和电子系联合召开退伍学生座谈会

 

(2)丰翼。2018年年初,电子系党总支指导宣讲团成员设计教育内容和形式,活动贯穿全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活动准备。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和纪录片。利用新生晚自习时间组织观看各种爱国主义电影。组织退伍学生演讲,体会交流会。主要以个人入伍动机为出发点,强调为什么要爱国。建立微信、QQ群。定期发送爱国的实事新闻并组织大家展开积极的言论,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抓住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结合清明节、五四七一八一、等节日的特点,有重点地开展相应主题教育。利用9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依托本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综合阶段。每学期推荐学生读一本爱国主义题材的好书。每学期开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举办一次爱国主义知识竞赛,在学生中普及爱国主义知识。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故事大赛。年底组织一次评奖评优活动。

电子系爱国主义宣讲团开展教育活动

(3)情怀。

信念坚定消除顾虑从小到大,心里一直都有个军营梦,就想给自己的人生中添上那一抹绿。15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的许深龙在和学弟学妹交流军旅生活的时候这样说。

2013许深龙初入合肥学院,虽然没能顺利进入军校,但是军营梦从未打消过。虽然多次和家人谈起过,但因为中就一个男孩子,家人都不太赞成。2014年的五月份左右,合肥学院校内拉起了征兵的宣传语,而许深龙的辅导员李妍妍也召开班会,动员班级中的学生应征入伍,这无疑再次燃起了他心中的一把火。经过再三考虑,又不断和家人沟通,并且当时还借助了辅导员的帮助,同家长介绍大学生入伍的环节,最终家人也是打消了疑虑,被他的坚持所打动,同意他去参军。还记得那个时候,当时面对着家长和亲戚的反对、同学和朋友的不理解,我毅然应征入伍,只因为一腔爱国热情和对军旅的向往。许深龙在谈及自己决定入伍的过程时仍然是有些激动。

实战改变思想观念下连后我被分配到122榴炮二营当瞄准手,接着就是根据自己专业来练兵备战岳程程在入伍期间经历了江西驻训、抗洪抢险、海训等等,在校生们听完他的经历后表示,原来这些只在电视中看到过,只知道是解放军英勇奋战在前线,没想到这其中也有大学生士兵的身影。更有同学打趣道,说不定在新闻中看到的可能就是我们的学长学姐呢。在江西驻训期间打了实弹,现在依然记得当时抠第一发炮弹的兴奋与激动。驻训期间又赶上鄱阳湖水位上涨,于是奔赴九江、上饶担负抗洪抢险任务,期间有很多感触与感动。印象最深刻的还有海训,那是真正的搏击风浪,海上赤壁蛙泳3000米,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但是我们征服了大海。第二年迎来了改革,我们被改为东部战区第72集团军合成第85旅合成4营火力连,专业也有改动,更加趋近于实战化,也更好了磨砺了我们。两年的入伍经历无疑成了岳程程最宝贵的财富,在向学弟学妹介绍的同时,岳程程也是饱含对部队的怀念,这其间收获的规律作息、强大意志也将成为他一生取之不竭的宝藏。

团结才是第一要义我到军营的第一天,班长给我剪去了我觉得很帅的发型,当潘瑞摸着自己的板寸说起曾经的发型时,同学们都笑开了花,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20159月,我穿上军装,进入部队。刚开始,很很不适应,班长整天盯着你的一言一行和负责你所有的训练,连上厕所都要向班长打报告。一人犯错,全班跟着一起受罚。部队里没有仁慈,因为你今天不好好训练,明天上战场就要流血。在新兵连,除了白天的正常训练,晚上还要加餐,体能不做到全身湿透,不让上床睡觉。我还深刻记得有一天晚上班长去开会,很晚了,大家都很累,但是没有班长的命令谁也不敢上床睡觉,最后实在困得受不了,大家都坐在地上睡着了。新兵连虽然累,伙食还不好,但是有很多感动。一起给班里的战友过生日,一起啃了一锅的螃蟹等等。

在潘瑞说起北上当兵的经历中,时不时提起与自己一同成长的战友,部队里常唱团结就是力量,最能够鼓舞坚持自己下来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战友了,大家都不放弃,也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许深龙等同学的军旅生活

3、工作实效与经验

大学生入伍在各个方面得到了质的变化,从做事到做人,从训练到生活。同样的年级,当一些人享受着安逸的大学生活,他们却选择在部队的大熔炉里接受着水与火的千锤百炼;一些人对着网络游戏玩到深夜,他们可能还坚守在夜岗未归;一些人每日睡到日晒三竿,他们已经拉完体能归来。两年部队经历收获的不仅仅是体能,更是坚韧不拔的意志。

让入伍学生离开学校时,无牵挂;让退伍学生复学时,有所成是电子系近年来致力于入伍学生管理的目标,入伍时,将大学的科技文化带到部队中;退伍时,将部队中的国防精神带回学校里,大学生士兵已经在无形之中架起了部队与高校之间的一架桥梁,而如何充分利用这座桥梁,并使得更多的人通过这座桥梁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则是电子系爱国主义宣讲团的初衷和正在努力达到的教育成效。

三、案例点评

1、案例典型特征

在校大学生入伍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皆通,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的国防观念直接影响到全民的国防态度,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爱国主义宣讲团的意义和作用在于以下几点。

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入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入伍的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有效地培养了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从电子系退伍返校的学生身上能够看出来,他们的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有了一步的加强,他们有着在各种场合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他们返校后虽然没有担任学生干部,但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起到榜样带头作用,16电子3班潘瑞的被子每天仍然叠成豆腐块,寝室成员在他的带动下,注重寝室文明创建,他所在的寝室每学期都是校级文明寝室。12电子1班的郑明辉服务期满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为考研做准备,他决心考上军校研究生,继续为我国国防事业奉献青春。

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曾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同的精神、爱国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退伍返校的每位同学都是一本鲜活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他们在部队服役期间就是以实际行动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返校后他们讲述的亲身故事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周围的同学都融入了深深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20156月份,在学校里看到了征兵的宣传标语,当时脑海里突然涌现出参军报国的想法。接着看完了电影《战狼》,最后结束时的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深深地激发了我心底的爱国情怀。于是我决定报名参军,经过一系列波折之后,于2015912日踏上了去往大连的军列,来到了原辽宁省军区某要塞区。14级通信工程2班的章恩浩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台下的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着,这样的讲述和交流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

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是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为主。在校大学生入伍又使大学生对国防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使他们找到了为国防作贡献的新的途径。在校大学生入伍,不仅增强了国家军队的储备后备力量,为国家军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也为在校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我国高校能够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15电子1班的许深龙除了在电子系担任宣讲团的团长外,也在校保卫处担任红旗护卫队的队长,他每天坚持训练护卫队,负责训练新生军训的学生教官,陪着国防教育科的老师去送新兵,俨然一位资深老兵的形象,在他的带动下,电子系的许多同学加入了红旗护卫队,他们说,每周一的早晨,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徐徐升起,听到激昂的国歌唱起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校武装部国旗队及其负责的新生军训

爱国是人们对于祖国的一种深厚的依恋、爱护,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动。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爱国主义宣讲团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学生组织,他们在新生入学教育、爱国主义精神宣扬以及学校的红旗护卫队和新生军训中发挥了光热,弘扬了正能量,大力传播着“爱国”这一民族精神,在宣讲团的带动下,周围的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了部队军人的生活,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并且,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爱国主义宣讲团会继续吸收退伍学生新能量,创新教育方式,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