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学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写好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 2025-08-15 浏览次数: 11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提出20年。这一科学理念深刻揭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近年来,合肥大学聚焦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积极参与巢湖治理,将“两山”理念的理论伟力融入“国情思政、创新创业、服务乡村振兴”为一体的思政金课、实践大课,深入推动专创融合、思创融合,推动“两山”理念高水平转化、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践行“两山”理念 共绘绿水青山“大思政课”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合研星光志愿队”在安徽省绩溪县开展了一堂行走的“田野思政课”。

师生们在当地亮眼的生态成绩单中,沉浸式地感受到绩溪县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的不懈努力和推进“污垃同治”“双链循环”“双擎赋能”的乡村蓝图。

在这堂田野思政课上,师生用一种近乎滚烫的体感,零距离感受到“两山”理论所蕴涵的中国智慧。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农村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生态小流域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用镜头见证了乡村环境的喜人变化和群众的获得感。

“田野思政课”的点点滴滴触动着很多学生,大家纷纷思考着如何把守护绿水青山的誓言转化为环境治理创新实践。

“徽风童语暖意池州”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曹良惠表示,“从茶园到古村,从车间到农户,我们不仅亲眼目睹了产业振兴带来的勃勃生机,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对人才的殷切期盼”“村民们用质朴的方言讲述的一个个‘致富故事’,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卷,比任何教科书都要生动、真实。”团队成员任一鸣感叹,“走在乡间小路,看产业扎根、乡村焕新,听老乡讲奋斗、话期盼,才懂得‘两山理论’是无数人用汗水浇灌出的希望田野,我们青年怎能不投身这火热实践。”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大思政课”“课程思政”优势,将“两山”理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在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2024年,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师生团队在“华骐—宝绿杯”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获佳绩。“硅入环心—联洋环保助理环境净化”获创意设计类比赛一等奖。

为了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讲彻底、讲生动,以思政引领力激活乡村振兴青年新动能,思政课教师胡彩林深入系统地进行“两山”理论研习、学情分析、策略设计,不仅精心选用学生更喜闻乐见的新时代素材,更是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搬到安徽创新馆、安徽美术馆等文化新地标。


她带领学生边走边看边学,以国情互动、现场教学等创新方式,带引学生们全景化沉浸式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形成了习言习语分享、时事新闻短评、大学生讲思政课、主播说联播、今天我来说等一批充满趣味的研讨教学品牌。

合肥大学一直致力于用思政引领力让“金山银山”的愿景照进现实,更希望将“绿水青山”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近日,中德合作双元制高等教“大陆班”、中德合作办学专业和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的27名学生汇聚合肥大学,共同开展2025中德青年学生学术夏令营,以实地调研、非遗体验、田园研学等创新模式,深度体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德国学生卡特琳·玛丽亚·施特岑巴赫(Kathrin Maria Sterzenbach)表示,期待与中国同学深入开展语言文化交流,沉浸式感知中国文化的匠心与温度。

推动绿色转型 提升巢湖流域生态成长力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

20年来,“两山”理念皖山皖水间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合肥大学化为师生身体力行、久久为功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学校通过科研创新技术服务、学术研讨、校地项目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科研骨干两山”理念的安徽实践提供创新力量,为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贡献合大力量。

立足巢湖流域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学校主动做好环巢湖区域“水文章”“湖文章”。先后开展巢湖市红色记忆交流座谈会、环巢湖红色资源挖掘与文旅产业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环巢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会、环巢湖旅游发展研究专题讲座等文化调研与学术活动,并在安徽日报理论版刊发《八百里巢湖水,化作锦绣诗》《加强环巢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理论创新成果文明和绿色种子在江淮沃土上生根发芽。

学校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共建进一步实现政府、院所、高校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巢湖研究院建设,在巢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域开展跨学科、大协同技术攻关,深入挖掘和展示环巢湖地区的自然之美、历史之韵和科技之力,推动安徽文旅产业创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018年1月,第一届巢湖综合治理专家咨询峰会暨巢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杨志峰院士作题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的主旨报告。此次峰会旨在为我国从事湖泊综合治理和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为合肥市委、市政府开展巢湖综合治理决策建言献策,为推进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


2024年11月,“巢湖与中华文明”高端学术研讨会在市政务中心举办。副市长李命山,省社科联副主席周祥飞,合肥大学校长任永出席并致辞。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巢湖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贡献与深远影响,着眼于践行文化使命,展现社科担当。与会专家学者踊跃发言,共襄学术盛宴,共寻文明根脉,共议发展良策,为合肥建设文化强市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年3月,学校与省巢湖管理局联合开展“积极参与巢湖治理 共同打造最好名片”为主题的亚行项目公众参与活动。活动现场介绍了巢湖综合治理阶段性成效,解读《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部分条款和十年禁渔政策相关内容,分享巢湖生物资源调查成果和巢湖生态摄影作品活动凝聚“保护母亲湖”的生态文明建设共识,呼吁更多青春力量加入巢湖治理与保护队伍,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将巢湖名片打造成为“两山”理念实践的生动样板。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潇潇  预审:潇潇  审核: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