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临沂大学党委书记丁凤云,副校长孙常生一行来访我院。党委书记蔡敬民、院长张文兵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行政楼九楼东会议室热情接待来宾,双方就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了交流。
会上,蔡敬民简单介绍了我院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情况。我院1980年建校,办学初期便首次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下开启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先河。学院在发展中不断探寻地方高校科学发展之路,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先进理念,结合本国国情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2003年学院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围绕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的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初见成效。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类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学院自1985年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应用科技大学签署共同发展协议,目前已有1000多名学生前往德国留学深造,成为国内与德国合作的重点高校之一。同时,我院的基础设施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图书馆和体育馆也向社会开放,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我院的改革与发展,一大批省内外高校来访我院考察调研。
丁凤云介绍了临沂大学的办学情况,认为合肥学院转型发展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临沂大学借鉴,希望临沂大学教务处及其相关人员能够前来我院作深入的交流与学习。
张文兵在讲话中指出,我院在办学中注重加强与国外高校的深度交流,稳步推进与德国高校的合作,同时也希望与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临沂大学的人才管理、培养模式等很值得我院学习。 (宣传部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陈玲 裴丽娜 郑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