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路上系列报道之九:带着梦想去旅行
发布时间: 2015-05-15 浏览次数: 6414

                                             ——2010届旅游系毕业生赵芬芬心灵自述

  

旅行教给我最大的一个道理是: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很多很多种人,用五花八门的方式生活着,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价值观,让这个世界显得纷繁复杂又有趣,让理解他们的人有共鸣,不理解他们的人有话题。不旅行,我就无法遇见他们。遇见他们,也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

 

其实我很想写写这毕业的五年,给曾经的自己一些释怀,给未知的自己一个总结。

就像无数次客户的登门签约不仅仅是为了签约,聊着聊着就开始了家长里短,聊着聊着我开始倾听他们的故事。我想珍藏你们给我的故事,然而今天我想说出我自己的故事。

我是合肥学院06级旅游系旅游管理本科生。2010年毕业。

大学的时候,每个暑假我都没错过,好像那些令我自己也感动的情节都发生在烈烈夏日。

第一年我做家教,通过贴广告纸,我在城镇找到了两份工作,做家教、带辅导班。暑假的两个月里,我几乎每天都围绕着孩子转,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无比的快乐。暑假结束后的秋天我收到了一个孩子的电话,他是我做家教的学生,一个完全没有英语基础的调皮孩子竟然考了90多分,他的电话让我激动地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这份体验让也我感受到做老师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记得暑假结束后,我结了1000块的工资,当时激动的不行了。最后去了美国骆驼店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户外鞋,穿上新鞋,骑上单车,便开始了泰山之行。回想每天四趟骑车来往,真真是晒得厉害。有人劝我少花点零花钱不就能省出路费了嘛,我却不这样想,因为如果没有这份体验,永远不会那么早知道自己能自食其力。可能这就是我骨子里的深藏的任性吧,我要去体验的事没人能阻挡得了,就像后来决定创业了,便一往直前,忽略身边千言万语的担忧与牵挂。

第二年的时候,我利用周末在合肥一家旅行社简单学习。这也算是人生第一次实实切切的接触到自己的专业。那段时间,每到周末便有一股兴奋感,坐在旅行社看着来往谈业务的客人,让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多了些许构想。现在想来,这段经历这为我后来接触旅行社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年(第二个暑假)的认知实习,我和同班同学一样分到了上海,论个人能力和基本外在条件没有被分到前台,但庆幸的是我也没有进比较累的中餐厅和客房部。我强烈要求进大堂吧,这是我热爱的旅游行业的启蒙地。酒店每个月都会有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旅游团队入住,看着中国领队出色的接待各国游客,内心的崇拜感油然而生。我当时的梦想就是当领队。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也打开了我喜欢交流的个性,我用自己紧张的英语,蹩脚的日语,一点点的韩语问候他们,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最值得骄傲的是同行中我的小费拿得最多,我并不回避讲这件事,实习工资很低,如果没有自己挣得的小费,无一例外的都得向家里要钱。而我那一年在上海,靠着小费的补贴,过了一段充裕的日子。

在这大半年的的实习生活里,我学会了咖啡的分类制作,酒的分类,鸡尾酒的制作,还有为了能和老外交流,也为了用更好地服务拿到小费,我经常背英语对话,死记硬背中日互译对话。虽然现在不太记得和运用这些外语了,但是我想说,那些丰富的知识能增强了一个人见识的气质,而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胆识。大三结束后的夏天,我去了旅行社实习,并被安排到日照做地方接待。

第四年面临短暂的课程、毕业论文还有找工作的话题,我其实很迷茫。是的,有种人天生没有翅膀。没有稳固的家庭背景为自己铺路,不是富家子弟,也天生不是深造做学问的料,却有一颗勇敢的心。我的梦想是做个出境导游,我也用尽心血十天背了8篇英文导游词去面试英语导游证,可惜的是一切没有那么顺利,我只能默默告诉自己我不适合做旅游行业了。于是我开始找工作了。

回想来时的路,漫长而灵动,我觉得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选择并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是的,毕业后在从事旅游之前,我曾经从事过三份还算不错的工作,第一份是在合肥大蜀山下一个高档餐厅做主管,第二份在合肥奔驰利之星做售后行政,第三份是在上海携程旅行网做海外团队订单员。这三份工作跨度很大,但就每一份工作来说,我并不是浅尝辄止,每一段都给我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三份工作的经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的成功离不开幸运和坚持,最重要的是人脉利用率。换工作其实也是找自己的过程,除非万不得以,不然不要频繁换工作。唯有吸取一个行业的精华才有资格跳出来,去创造更好的平台。而我心里的梦想就是“带着自己的团到世界各地”。

2011年,我辞去携程的工作回到合肥,因为我深知自己要的是学到旅游产品的策划以及售卖的整个流程,而不是一个简单负责的操作工。

我回到在合肥之前实习过的旅行社,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对旅游行业的接触。从前台开始,仅仅2个月不到,我已经学会操作整个流程,慢慢摸索操作团队计划,处理预定与供应商的对接以及投诉问题。可能小公司的待遇和名气并不是优势,但是行行业业的规则是相通的,越是小的地方越要珍惜锻炼的机会。很多人宁可在大企业拿死工资也要好面子呆下去,而不挖掘自己能力的潜能。而我要利用小平台去练就更好的自己。

旅行社行业的低工资众所周知,这也许是很多同行没再坚持整个行业的原因吧。而这一年我每个月也才1000块的工资。但是也就是这一年,我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商对接关系和信任度。也就是这一年,根慢慢扎实,路有些模样了。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得到了很多朋友,尽心尽力获得的信任是对我最好的奖励。

2012年,传统旅行社已经将合肥比较有价值的地段占满,并且形成了营业消费群,然而对于刚从业不久的我来说完全没有资金承担大笔门面店租金,而真正的门店业务在网络化的现今并不都是盈利的。机遇往往都是在悄然间窥见你,重庆海外-旅游百事通进入安徽给我的创业带来了最好的契机,因为传统独立旅行社需要资质保金,这是我一个刚创业无背景的人所无法承担的,而百事通加盟的门槛联合运营非常适合我,可以独立经营团队业务,也省去了很多人工的费用。2012年8月8号,我的旺城大厦店开业了,我自己装修自己购置,借了五万块开始了我的旅行社梦想,并稳步前进。

2013年我增开了红星路店,由于管理合伙经营以及房租问题,也为了公司未来整体的良性发展,我在14年收回了门店,集中经营团队业务。

2014年是旅行社经营稳固的重要一年,拿到总经理资格证的那一刻我异常开心,我特别深信地对自己说了一句话:如果努力还不够,那就培养微笑和热情,因为你还会遇到贵人。对于我们旅游行业来说,“客户”是行业的核心,只有让客户满意、放心才有可能为后续的合作铺路搭桥。依稀记得第一次合作的艰辛,为了留住客源,公司甚至把利润拉到2块钱都不到,但诚信总是有回报的,第一次的合作为后面源源不断的客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开心的是在2014年公司建立了稳固的人脉关系,这些人脉关系就像公司的贵人,通过他们团队接到了源源不断的客户,我非常感谢他们的照顾和帮助。

2015年我社单次团队一日超过600人的收客是对公司最好的凭证,我们将继续努力。2015年我考虑的是如何在行业竞争压力下不赔本赚吆喝,保持利润。同时,如何把公司人员流动控制到最小,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年,我也许实现了那个21岁的梦想吧,带着游客去很多国家,带着梦想到处旅行,未来我的梦想是真正意义上扩大经营,在行业竞争、利润和品质上站好脚步,用稳固的脚步走出下一个美好。

                                                                                                                                  2015.4.29

记者后记:看了学姐的创业心路历程,内心油然而生一股崇拜感。我看过很多有关大学生创业的事例,主人公往往都以男生居多,似乎男性身上所具备的韧性、勇气、胆量更符合创业的要求。而赵芬芬学姐作为一位女生,毕业五年,换了三份工作,最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期间的艰辛也只有她自己心中最清楚。趁着她工作的空隙时间,我们进行了一段简短的电话交谈,谈话中我感受到了她的随和。谈起创业的缘起,她说道,“创业并不是我一开始的梦想,生命中很多事的发生往往都是‘机遇’,抓住了机遇并能好好的努力,上天定不会亏待你的”。是的,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我们来说,未来总是像隐藏在茫茫海雾之后,看不清、摸不透、辨不明。而我们所能做的,就像学姐说的那样,抓住每一个“机遇”,并付诸努力,因为“天道酬勤”。(宣传部  学生处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李婷  指导教师  汪文忠  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