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9:00,石板冲乡初级中学的教室里传来一阵朗朗书声。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教学组的方妍和项雅慧,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经典古诗化作钥匙,轻轻叩开了孩子们感知古典文学之美的大门。
“同学们,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所作。当时王昌龄被贬官,李白怀着深切的担忧与关切写下此诗……”伴随着教学组成员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的思绪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诗人展开了心灵的对话。此刻,课堂上不再是单向的讲述,而是思想的碰撞与流动。孩子们不再只是听众,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尝试用自己的理解解读“随君”二字的分量,讨论“夜郎”路途的遥远艰辛,课堂里弥漫着专注思考的气息和踊跃发言的热潮。每一个大胆的猜想,每一次青涩却真诚的解读,每一次因有所领悟而闪亮的眼眸,都让这小小的课堂充满了鲜活跃动的思考和令人心头一暖的浓厚求知氛围。
这堂语文课不仅让经典诗词在孩子们心田悄然生根,更让教学组成员深切体会到: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场真诚的对话,旨在唤醒每个生命个体与文字、与文化的美好共振。在接下来的实践时光里,她们将继续深耕三尺讲台,用爱与知识为乡村孩子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张舒畅 初审:祝佳敏 复审:窦思佳 终审: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