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流火,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步履却愈加坚定。支撑这份前行力量的磐石,正是穿梭于灶台与琐务间的后勤组——他们在无声中托举团队的实践征程,于烟火氤氲里守护每个人的心安。
当后勤组正在厨房忙碌时,合肥大学、包河区团委一行领导,冒着酷暑专程来到六安市石板冲乡初级中学,为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六只刚出炉的烤鸭。7月4日中午11:30,后勤组的成员们已在蒸腾的烟火气里备好了丰盛的午餐:番茄炒蛋金黄赤红,土豆炖牛肉热气腾腾,炒包菜清脆油亮,烤鸭皮脆肉香,爽口凉菜清新解腻,再辅以一碗温润鲜香的紫菜蛋汤。队员们排队打饭,浓郁的饭香瞬间抚平了奔波的疲惫,菜色的精心变化与诱人色泽让连续奋战多日的伙伴们眼中一亮,疲惫的神情被惊喜和满足取代。后勤组成员们一边忙碌地分发餐食,一边默默观察着队员们的反应和就餐情况。菜单的变化并非偶然,它谱写的不仅是美味,更是藏于柴米油盐间的无声关切与支持。
当一份份倾注心血的餐食被捧起,当舌尖的清甜涤尽疲惫,后勤组那些默默躬身的瞬间,已在乡土热土中悄然种下奉献的根苗。这五菜一汤的滋味,不止于舌尖的温度,更是队员们扎根乡土、无畏深耕的能量密码。他们是幕后英雄,让青春实践于炊烟升腾处,书写着别样担当。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张舒畅 初审:祝佳敏 复审:窦思佳 终审: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