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薪火传校园·青春聚力下乡行”——阴阳拳传人韩荣春老先生三下乡分享武学智慧

时间:2025-07-06浏览:10设置

    74日中午,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邀请阴阳拳第六代传人韩荣春老先生,在石板冲乡文化站开展传统武术文化讲堂。韩老先生系统讲解阴阳拳精髓,从拳理根基到实战应用,为乡村学子揭开这一非遗拳种的神秘面纱。

图为韩荣春为实践团队成员讲授阴阳拳。张舒畅 供图

讲堂伊始,韩荣春老先生带领同学们欣赏了一段阴阳拳的视频,同学们都沉浸其中。他介绍到:“阴阳拳源于明末,讲究‘刚柔相济、阴阳相生’。”随后,韩老先生展示祖传拳谱,解释拳名由来,每招都藏着老祖宗的辩证思维。”他现场演示基础“阴阳桩”,展示了阴阳双合拳的几种特色招式,动作刚柔并济,在座的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惊叹。此外,韩老先生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讲解了阴阳双合拳与太极拳的区别,拓展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

图为全体参会人员和韩荣春一起学习阴阳拳动作。张舒畅 供图

除此之外,他还谈及“五脏六腑与拳理”。他现场指导学生们练习简单的阴阳双合拳招式,让同学们感受到刚猛舒展与绵柔的融合。这不仅是武术教学,更是一堂生动的中医养生课,让学生们理解到传统武术对身心健康的独特价值。

谈及传承现状,韩老先生展示了泛黄的传承谱系,回忆2014年阴阳双合拳申报省级非遗的历程。成功申遗后,韩荣春老先生和传承团队更加忙碌,出版《阴阳双合拳》专著,在各地开展教学活动,让这门曾经只在家族中流传的拳法走向大众。

当讲堂结束时,学生们围着韩老先生学练招式,阴阳相济的拳理与少年们跃动的身影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传统武术传承的美好画面。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爱萍表示:“这场文化传递不仅是传统技艺的简单教授,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韩老先生将阴阳拳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相融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以柔克刚虚实相生的武术精髓;通过设计趣味互动环节,让晦涩的拳理化作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体验。此次讲座,不仅让阴阳拳的刚柔之道在乡村生根发芽,更通过年轻一代的参与和传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叶子轩 初审:祝佳敏 复审:窦思佳 终审:张爱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