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8:00,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教学组的成员们,将千年古韵注入乡村课堂,为石板冲乡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古诗文鉴赏盛宴。此次教学聚焦《江南逢李龟年》与《望洞庭》,以经典为载体,在互动探究中引领孩子们触摸诗词脉络,感悟文化精髓。
课堂上,教学组成员们引领孩子们穿越历史长廊,深入品读诗作。借助课件与板书,诗句的精妙意境得以生动呈现。讲解《江南逢李龟年》时,杜甫笔下岐王宅里的旧日繁华与江南落花时节的重逢感慨,在关键词“重逢→离别/永别”、“以乐景衬衰情”的剖析中被层层剥开,辅以诗人个人遭际与时代沧桑的解读,引导孩子们体会诗中深沉的家国情怀。而赏析《望洞庭》时,则紧扣“诗豪”刘禹锡以湖光秋月入画的奇绝想象,聚焦“潭面无风镜未磨”及“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精妙比喻,引导孩子们在诵读间想象月夜洞庭的澄澈空灵与君山的青翠玲珑。
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教学组的成员们,以古诗为媒,以深情为引,在石板冲乡初级中学课堂播撒下古典文学的种子。一场古诗课堂,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杜诗的沉郁顿挫与刘诗的俊爽明澈,更在他们心田悄然植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热爱。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张舒畅 初审:祝佳敏 复审:窦思佳 终审: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