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至8日,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专兼任教师,赴山东省台儿庄学习考察。
学习考察首先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李宗仁史料馆。作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台儿庄一度成为抗战的代名词,誉满神州大地。1938年3月这里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正面战场上第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古城也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三座二战纪念城市。在古色古香的明清风格建筑旁,在错落有致的百年商铺间,一个个大战的遗址牌,一幅幅血战的壁画浮雕,在提醒我们,这是一座台儿庄儿女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古城,是一座有尊严的古城。台儿庄战役,历经一个多月,歼敌万余,大扬中华民族之雄威,严重挫伤日军嚣张气焰,遏制了日军侵华凶猛势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振奋了国人高昂的抗日精神,坚定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念。
其次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枣庄一带的抗日武装。铁道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铁道游击队曾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领导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将士过境。1954年1月,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风靡一时。作家知侠在小说中描述了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从枣庄开炭厂的草创时期到后来以微山岛为依托,对津浦干线的敌人进行神出鬼没的袭击。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游击员们打票车、夺枪械、撞火车、搞物资,消灭了一个个经过敌人精心训练、专门对付他们的特务队,每场战斗都打得出神入化,打得敌伪更是闻风丧胆。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铁道游击队里面传奇式的英雄和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至今,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总印行量超过300万册,是建国以来上海出版长篇小说的发行量之最。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是全国重点建设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最后,学习考察参观了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台儿庄还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康熙皇帝曾称赞台儿庄“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江北水乡由此得名。运河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明清两代大运河漕运繁忙,台儿庄逐渐形成商贸重镇,号称“水旱码头”,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乾隆皇帝南下巡游至此,题书“天下第一庄”。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和世界五大宗教,拥有30多座庙宇,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它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经济、政治状况,乃至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
游古城大战遗址,缅怀革命先烈,爱国热情油然而生。今天的台儿庄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大陆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通过此次考察,教师们不仅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有深入了解,而且与中国古代辉煌的运河文化有零距离接触。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教师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