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地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杨光富,张宏菊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摘 要: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案》,拨地兴办赠地学院,以培养农工建设人才。该法案的颁布和赠地学院的创建促使美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变化;最终确立并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也促进了美国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因此,赠地学院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赠地学院;美国高等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8)10-0008-04

 

1862年美国颁布实施了《莫里尔法案》,把土地赠给各州创办农工学院,凡是州政府利用该法案创办或资助的院校都被称为“赠地学院”。拨地兴办赠地学院的初衷是发展经济,振兴农业高等教育,培养农工建设人才,但赠地学院的创立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促使美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九大学院,规模都很小,学科狭窄,其教学内容是中世纪的七艺、文艺复兴时期的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赠地学院建立发展起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以往那样以神学、古典语文为重点,而开始面向现实。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更重视与生产实践相关连的知识。美国高等教育学府,在独立战争以前,英国殖民地时期的哈佛、耶鲁、新泽西、达特茅斯学院等九所“长春藤盟校”(Ivy League) ,因系基督教各教派创立,偏重于宗教、法律、医学等古典文科教育,其课程内容大都承袭欧洲大学的传统,特别是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的作风,以神学、古典科目为主,其课程主要内容是文法、逻辑、修辞,以及几何、天文、算术、音乐等主要学科,称之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主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服务于教会和国家的基督教教士,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建国后的美国高等教育,虽然也增加了一些实用的科目和专业,但基本上仍沿袭殖民地时期学院的古典课程模式,其教学内容仍为古典,具有浓厚的古典和宗教色彩,重视古典学术课程和宗教课程,然而实用技术的课程却很少。在1860年之前,美国学校的农业和工业等实用的课程是“鲜为人知”的,大学中教授工程和高深工业科目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是“极为陌生”的[1](P396)

赠地学院的建立主要是为工业、农业建设培养人才。1857年,在向众议院提出的议案中,莫里尔就明确指出建立赠地学院目的是“促进工业阶级的文理和实用的教育”[2](P107)。因此,赠地学院建立后,在课程内容方面,与传统院校截然不同,它们针对农业和工业的急需,造就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它们在课程方面创立农业、工艺等新的专业学科,从而使一向被人鄙视的农工生产科目在高等院校中占据一席之地。

另外,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前的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注重文词的演练,要求机械式的背诵学习和反复的口语练习。赠地学院不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到农场参加生产,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各个赠地学院普遍设有示范农场、示范车间,后来又建立农业和工程实验站,师生亲自动手实验,走出学校去观察自然,去考察工业、社会制度及公共机构,自己动手设计并操作机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农工生产的发展、农工专业的逐渐成熟而受到普遍认可,其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扭转了高等教育重理论而鄙视生产实践的传统,确立了应用科学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和工艺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因此,赠地学院建立发展起来后,美国高等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以神学、古典学科为重点,而开始面向现实。赠地学院适应当时美国兴业富国的大政方针,对美国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使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二、最终确立并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教学、科研和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一般认为,服务职能肇始于美国依据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而诞生的赠地学院,确立于20世纪初以“威斯康星思想”著称于世的威斯康星大学。

赠地学院之一的康乃尔大学是美国大学开拓社会服务功能的先锋。该校创建人埃兹拉·康乃尔(Ezra Cornell)指出,该校将成为“任何人都可找到自己所想学的任何学科的地方”,“它将使科学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他生产行业”[3](P9)。早在1897年,康乃尔大学就制定了一项由州政府资助的成人教育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把当地的试验作为教学的手段;发行通俗的农场主读物;举办巡回的园艺讲习班;在农村学校中讲授自然科学课程;举办函授教育[4](P27)。康乃尔大学打破了传统大学办学的传统,树立了大学的服务观念,体现了一种自由、平等的办学思想。

现今举世闻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也是一所赠地学院,建校之初就明确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1872年,丹尼尔·科伊特·吉尔曼(Daniel CoitGilman)就任该校校长,在他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所依照的摹本既不是柏林大学,也不是纽黑文(注:指耶鲁大学所在地,位于康涅狄克州)的,它应该是这个州的一所特定的大学,它必须适宜于这里的人民,适宜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于这里新的社会和这里还未得到开发的资源的需要”[5](P14)19世纪末,加利福尼亚的地理条件和我国现在的新疆戈壁沙漠情况相似,后来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科研人员的帮助之下,从山上的积雪处修建了十几万条水渠,把雪水引到沙漠里,使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万顷良田,现在成了美国最大的农业州。

在赠地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威斯康星大学,更是鲜明地高举起了大学必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旗帜,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Idea)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在范海斯(Charles R.Vanhise)校长的领导下提出了“威斯康星计划”。他认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包括: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文化、新知识;3.传播知识,使广大人民能够应用知识解决社会各方面的问题[2](P141)。威斯康星大学尤为重视第三种职能,范海斯强调:“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她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于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还应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专长为州做出贡献,并把知识普及于全州人民”[6](P31)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该校的教授直接参与议会委员的法律起草工作、为州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在政府部门任职等,从而开创了美国高等学校为政府直接服务的先河。大学成立了大学推广部(U-niversity Extension),在各地建立了地区推广教育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和函授教育,提供各种短期实用的课程;还成立了“公共福利部”(Bureau of GeneralWelfare),提供许多有关解决卫生、经济、管理和教育问题的咨询;大学实验室为校外提供土壤、矿石、燃料和水成分的化验分析;还办起了流动图书馆。因此,“威斯康星计划”被描述成“把整个州交给大学”,“大学对本州人民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头脑对人的手、脚和眼的作用”,即“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示。”[7]对此,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也曾指出:“威斯康星大学是一所优秀的州立大学,它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地位,是由于它向州部门提供了专门知识,向大众提供了讲座,把大学送到了人民当中”[8](P187)

其他赠地学院纷纷效仿威斯康星大学的做法,坚持把为所在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作为办学宗旨,利用自身教师的技术专长和学校先进的技术设备帮助解决阻碍社区发展的有关问题,它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方式为所在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1.密切与社区的公司、企业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如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帕克赛德分校所在地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19881月宣布它要关闭一个汽车装配厂,将有5 000余名职工失业,这将给当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后来在该校组织帮助之下,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州、县政府通过论证后采纳了这些建议,对这些失业工人进行再培训,多方和当地企业联系,帮助这些失业工人找到了新的职业,有效地解决了因一个大厂关闭造成的社会问题。

2.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开设各种课程,为当地居民的继续教育提供方便。赠地学院为了适应当地居民更新知识的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开设了多种课程供居民学习,使当地居民通过继续教育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修养。

3.为本地区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美国的赠地学院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校园内文化娱乐设施先进齐全,为了密切与当地人民的关系,经常面向社会举办戏剧、舞蹈和艺术展览会,设立面向社会的非商业性的电台和电视台,播放内容健康的寓教于乐的节目,举办当地居民喜爱的篮球、足球比赛等,这些面向社会开放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赠地学院的创办是高等教育走出象牙之塔的成功范例。通过《莫里尔法案》创办的赠地学院的不断实践,特别是通过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使大学走出了古典大学的围墙,为大学增加了新的职能———服务,使大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并成为其他大学效仿的榜样,其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促进了美国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与传统的贵族化教育不同,当时曾被人讥讽为“牧牛娃学院”(Cowboy College)的赠地学院提供了一种耗资少、收费较低廉的高等教育,使得高等教育开始向家庭收入较低的劳动阶级的子女开放,改变了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只注重向上层子女传授经典学术科目和宗教课程的做法,使美国高等教育与欧洲“精英型”传统高等教育分道扬镳,最终走上了“民主化”、“大众化”的道路。

另外,赠地学院由于主要向学生传授实用的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知识,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充分满足当地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收费低廉,因而自南北战争后美国此类高等院校的数目成倍增长。《1862年莫里尔赠地法》通过之初,全美仅建立几所赠地学院,到1871年就发展到29所,到1896年为69所。后来随着《赠地法》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赠地学院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根据美国全国大学与赠地学院联合会(NASULGC)1999年的年度报告,目前全美赠地学院的总数为105所,遍布美国各州[9],其中包括威斯康星大学系统、宾西尼亚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系统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著名院校。

赠地学院的发展,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就美国高等院校的数量来看,1870年,高等院校不过563所,到1910年已接近1 000所;1935年,高等院校增至1 500所左右,学生超过100万名;到1960年又增至2 000所,学生超过300万名;到1970年高等院校数目接近2 500所,学生总数超过700万名[10](P542)

赠地学院的出现还促进了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因为其他传统大学和学院为了要和这些新兴学院竞争,为了要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合格条件,不得不改变偏重理论的学术性课程,使之更实用化和平民化,更具有吸引力。

另外,在和传统大学与学院的竞争中,赠地学院除了开设农业和技术工程方面的课程,还开设其他方面的课程,从而促使美国大学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对此,美国教育家考利(W·H·Cowley)指出:“莫里尔法案最有意义之处在于它在资助创建农业、机械或其他实用学科的高等院校时,并没有规定这些院校不教授其他自然科学或古典学科,从而导致了美国高等院校中最有影响的学校———综合大学的产生”[11](P14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百多年前的以农学院为主的“赠地学院”现在都已发展成为文、理、工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如加利福利亚、伊利诺、明尼苏达、密执安等州立大学,还有国际上研究尖端科技的最高学府麻省理工学院。纵观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历程,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特征是直接为产业界服务。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其特点是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加强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研究,设立了与初期的建筑学院、工学院等具有同等地位的理学院,尤其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实现了理、工结合。第三阶段是二战后,其特点是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实现了理、工、文结合。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同政治、经济、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同人们的生活分不开,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在50年代建立了同理、工学院具有同等地位的人文社会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由技术学院发展到理、工结合,再到理、工、文结合的发展演变过程,在美国赠地学院发展为综合性大学中很具有代表性。

赠地学院是美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它们对美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01年美国最佳研究生院排名榜的各个学科的前10名中,加州伯克利大学、伊利诺(阿本那-香槟)大学、密歇根(安阿伯)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德克萨斯(奥斯汀)大学等都是由原先赠地学院发展而来的。这些大学为美国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从下面各校教授或校友荣获诺贝尔奖人数的统计可见一斑:加州伯克利大学22位,密歇根大学7位,伊利诺大学20位,威斯康星大学17[12]

19世纪末,美国除个别地区外基本上形成了由综合性大学、专门技术学院和以传授实用职业技术知识为主的州立大学组成的高等教育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在《莫里尔法案》影响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在19世纪下半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该文原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顾明远,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美国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1933.

[4] 强连庆.中美日三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5] 得 万.世界著名学府:加利福尼亚大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6] 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 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1(7).

[8] 劳伦斯·阿瑟·克雷明著.单中惠等译.学校的变革[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9] 魏礼庆.美国赠地学院的起源与现状[J].教育参考资料,2001(2).

[10] []丹尼尔·布尔斯廷著.中国对外翻译公司译.美国人民主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3.

[11] G. Kerry Smith Twenty Five Years1945~1970 Jossey-Bass Inc.Publishers1970.

[12] 美国明星公立大学,http//www.rainbowplan.org/cgi-bin/edu/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