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青年教师计思涵博士在铂纳米胶体球的激光辅助合成及其类酶近红外光催化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2025年9月以“Pt Colloidosomes with Broadband Absorption for Near-Infrared Light Photocatalysis through d-Band Hot-Carriers Generation”为题发表于中科院1区Top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计思涵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合肥大学为合作单位。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09431。
铂凭借其独特的d带结构以及在费米能级附近的高电子态密度,成为实现高效光催化反应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其实际应用受限于有限的光吸收能力与热载流子产生效率。本研究报道了Pt胶体球(Pt Cs)的制备——一种通过激光液相处理与电置换反应构建的、由超小铂纳米颗粒紧密堆积而成的亚100纳米空心结构。该结构具备从可见到近红外的宽谱吸收能力,有效促进了d带电子在近红外光激发下产生热载流子,进而显著提升了其催化氧化性能。Pt Cs在近红外光照下表现出优异的过氧化氢酶(CAT)和氧化酶(OXD)模拟活性,并成功应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实现了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效果。这些结果表明,Pt Cs在近红外光催化及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撰稿:计思涵;初审:蔡威盟;复审:朱三娥;终审: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