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筑牢校园财产安全防线,10月21日下午2点半,我院在生化楼210教室召开“从‘助眠药被骗’看风险 ——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24新能源2班全体同学参加,校学生处学生管理科科长刘磊、保卫处科长王良斌、学院党委书记黄雄英到场指导。
班会伊始,辅导员唐静以近期发生的“助眠药被骗”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用详实的细节还原了诈骗全过程:一名同学因长期受睡眠困扰,在非正规网络平台刷到“特效助眠药”的夸大宣传后信以为真,主动联系卖家咨询。对方先是以“低价促销”“无效退款”等话术降低学生警惕,在收取首款后,又接连以“创建国内物流订单”“激活药品售后保障”等名义,多次诱导学生转账,直至学生察觉异常拒绝付款时,已遭受不小的财产损失。

结合这一典型案例,唐静深入剖析了电信诈骗的共性套路:诈骗分子往往精准捕捉受害者在健康、学习、情感、经济等方面的需求缺口,通过虚假宣传制造“希望”,再以层层递进的话术逐步突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最终实现诈骗目的。随后,班会通过“反诈灵魂8问”互动环节引发学生思考,用“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案例合集,揭露了刷单兼职、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校园贷、游戏账号交易诈骗等常见骗局的隐蔽性。重点讲解了各类诈骗的识别技巧与应对方法,反复强调“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的反诈“四不原则”,提醒学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勿因急于解决问题而放松警惕。
此次主题班会以真实案例为警示,将反诈知识具象化,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辨别力与防范意识。后续,我院将持续强化反诈宣传教育,多渠道普及反诈知识,为学生筑牢财产安全防护墙。(撰稿人:官冰羽;初审:戴路、唐静;复审:吴云;终审:黄雄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