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10-10浏览次数:312

课程代码:2030045
课程名称: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总学时数:48+24
上机学时:24
先修课程及后续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属于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的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一门主要课程。
本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或从事软件开发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当前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可作为第一语言的必修课,也可作为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能达到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同时也能掌握最新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发出图形界面下的应用软件,为培养学生将来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而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两个方面都得到锻炼。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熟悉Visual Basic的开发环境与设计工具;熟练掌握Visual Basic的语言基础;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控件的使用、界面设计;重点掌握结构化程序控制的三种基本结构,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之编写程序;掌握子程序、自定义函数设计与参数传递的方法;掌握Visual Basic的菜单设计;掌握文件的基本概念及其操作;了解Visual Basic 开发数据库技术。达到“考试大纲(二级)”的要求。
    技能方面:熟练掌握阅读程序和分析程序的方法与技巧;熟练掌握设计和调试程序的方法与技巧;了解并初步掌握实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技术。
4.教学重点、难点:见章节
5.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上机试验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潘地林.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家启.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概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Basic编程的关键概念、程序调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生成可执行文件和制作安装盘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编程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内容
1.1 概述
1.2 Visual Basic的发展及编程特色
1.3 Visual Basic的安装与启动
1.4 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
1.5 Visual Basic编程的基本概念
1.6 程序调试
知识要点:Visual Basic语言的特点,Visual Basic编程环境,编程的关键概念
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 Visual Basic语言基础
一、教学要求
了解: Visual Basic的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及常用编程概念
掌握: 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和定义方法以及数据的输入/输出、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利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设计编写简单的程序的方法;数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常用简单算法
二、教学内容
2.1 Visual Basic的基本数据类型
2.2 常量与变量
2.3 Visual Basic中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2.4 Visual Basic程序的书写规则
2.5 Visual Basic的常用內部函数
2.6 Visual Basic的基本输入/输出语句
2.7 Visual Basic的基本控制结构
2.8 数组
知识要点:利用Visual Basic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常用的各种数据结构的使用;常用算法的概念及其编程实现
三、本章学时数:22+10学时
 
第三章 用户界面设计
一、教学要求
了解:窗体对象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ActiveX控件的添加、熟悉常用ActiveX控件的属性、事件和方法;MDI窗体的创建方法。
掌握:窗体的添加、设置和启动方法;基本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控件数组的创建和应用;通用对话框控件的添加、掌握打开、保存、字体、颜色、打印对话框的应用;可视化编程的实践
二、教学内容
3.1 窗体对象
3.2 - 3.10 各类常用控件
3.11 控件数组
3.12 ActiveX控件
3.13 多文档窗体
知识要点:可视化编程的实践;VB窗体对象及常用控件的使用
三、本章学时数:8+4学时
第四章 过程与变量的作用域
一、教学要求
了解:Visual Basic中子程序过程和函数过程的相关概念;递归的概念、过程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
掌握:子程序过程和函数过程的定义、调用方法及其区别和联系;形参和实参按值传递和按址传递的方法;变量的作用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局变量、公用变量和局部变量;掌握用户自定义类型的定义与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4.1 Visual Basic的代码模块
4.2 Visual Basic的过程
4.3 变量的作用域
4.4 用户自定义类型
知识要点:Visual Basic中子程序过程和函数过程的编程实现、形参与实参按值传递和按址传递的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4+2学时
 
第五章 菜单设计
一、教学要求
了解: 菜单编辑器的使用;定制图形菜单的方法;
掌握:使用菜单编辑器建立菜单;弹出式菜单的创建方法
二、教学内容
5.1 菜单简介
5.2 菜单编辑器
5.3 用菜单编辑器建立菜单
5.4 定制图形菜单
5.5 弹出式菜单
知识要点:Visual Basic中创建窗体菜单和弹出式菜单的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2+2学时
 
第六章 文件管理
一、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文件的分类;用文件系统对象FSO来进行文件管理的方法
掌握:顺序文件、随机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系统控件的简单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6.1 文件的分类
6.2 文件的基本操作
6.3 顺序文件
6.4 随机文件
6.5 文件系统控件
6.6 文件系统对象
知识要点:Visual Basic中文件的操作方法;文件系统对象FSO的应用
三、本章学时数:4+2学时
 
第七章 数据库编程
一、教学要求
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库访问技术和数据访问对象;使用数据环境设计器数据访问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窗体和数据报表的设计的方法
掌握:使用数据控件和绑定控件创建数据窗体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
7.1 关系数据库
7.2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7.3 数据库访问技术
7.4 使用DAO的Data控件访问数据库
7.5 使用ADO的Adodc控件访问数据库
7.6 利用数据环境设计器访问数据库
7.7 编写程序代码访问数据库
知识要点:使用VB的数据控件及ADO方式进行数据绑定的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4+2学时
 
第八章 多媒体程序设计
一、教学要求
了解:Visual Basic多媒体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过程;Windows API函数的基本概念;常用Windows API函数的用法。
掌握:简单的Visual Basic多媒体程序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8.1 多媒体程序开发实例
8.2 使用API函数进行多媒体程序设计
知识要点:Visual Basic多媒体程序开发实例
三、本章学时数:2+2学时
 
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执笔人:王骏       部主任审核签名:胡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