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2030047
课程名称: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总学时数:48+24
上机学时:24
先修课及后续课:《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简单SQL语言的使用,掌握ACCESS的使用,并能利用数据库工具设计、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实例。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等;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熟悉数据库的应用开发与程序设计,包括宏、VBA程序设计基础、基本程序结构、模块、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等。
技能方面: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等数据库对象的创建与使用;熟练掌握创建宏及宏操作,创建模块,模块的调用与参数传递;创建ACCESS项目,项目查询;应用程序的发布。
4.教学重点、难点:见章节
5.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上机试验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陈桂林.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桂林.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实训与考试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一、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据模型及关系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掌握:基本的关系运算,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1.1 数据库基础
1.2 数据模型
1.3 关系数据库
知识要点:基本的关系运算,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 Access简介
一、教学要求
了解:Access数据表及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
掌握:Access的启动与关闭。熟悉Access的主要特点,功能和使用环境。
二、教学内容
2.1 Access的基本特性
2.2 Access数据库组成
2.3 Access的用户界面与基本操作
2.4 设计Access数据库与表
2.5 建立Access数据库
知识要点:建立Access数据库与表
三、本章学时数:2+2学时
第三章 数据表
一、教学要求
了解:ACCESS的数据类型;熟悉ACCESS表外观的修改。
掌握:ACCESS中数据库的创建方法,数据结构的修改,数据的编辑方法,数据的查找、筛选、排序。
二、教学内容
3.1 表的初探
3.2 表的建立与修改
3.3 表之间的关系
3.4 表的优化与调整
3.5 数据表与外部数据的交换
知识要点:数据库的创建,数据结构的修改,数据的编辑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6+2学时
第四章 数据查询
一、教学要求
了解:ACCESS及分类,查询设计器的使用方法,创建各种查询的方法。
掌握:数据库对象创建与编辑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
4.1 查询概述
4.2 查询的准则
4.3 使用向导创建查询
4.4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
4.5 操作查询
4.6 SQL查询
知识要点:数据库对象创建与编辑的一般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6+4学时
第五章 窗体
一、教学要求
了解:窗体的概念、组成、结构及窗体的类型,窗体和控件的属性、事件、方法。
掌握:创建窗体的方法与控件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5.1 窗体概述
5.2 用向导创建窗体
5.3 在窗体中添加控件
5.4 其他窗体类型
5.5 编辑窗体
知识要点:创建窗体的方法与控件的使用
三、本章学时数:6+2学时
第六章 报表
一、教学要求
了解:报表的概念与组成。
掌握:报表的创建方法,掌握报表中控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6.1报表概述
6.2 自动创建报表
6.3 用设计器创建报表
6.4 编辑报表
6.5 打印报表
知识要点:报表的创建,报表中控件的使用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2+2学时
第七章 数据访问页
一、教学要求
了解:页的概念。
掌握:页创建及页中控件的使用方法,页的背景、主题,在IE中浏览页。
二、教学内容
7.1 数据访问页概述
7.2 创建简单的数据访问页
7.3 自定义数据访问页
7.4 访问数据访问页
知识要点:页创建及页中控件的使用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八章 宏
一、教学要求
了解:宏的基本概念。
掌握:宏的编辑方法,在宏中使用条件,宏的运行,宏的操作。
二、教学内容
8.1 宏概述
8.2 宏的创建
8.3 宏的编辑、运行于调试
8.4 事件与事件驱动
知识要点:宏的运行,宏的操作
三、本章学时数:2+2学时
第九章 VBA程序设计基础
一、教学要求
了解:简单的事件触发处理程序。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
9.1 程序简介
9.2 对象与事件
9.3 VBA编程环境
9.4 数据输入输出
9.5 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知识要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6+2学时
第十章 基本程序结构
一、教学要求
掌握:几种基本程序结构,熟练编制简单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
10.1 分支结构
10.2 循环结构
10.3 数组及其应用
10.4 编写程序访问数据库
10.5 VBA程序的调试
知识要点:几种基本程序结构
三、本章学时数:6+4学时
第十一章 模块
一、教学要求
了解:模块的基本概念。
掌握:VBA编程的方法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1.1 模块概述
11.2 过程的定义与参数传递
11.3 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11.4 Access的常用对象事件
知识要点:VBA编程的方法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4+2学时
第十二章 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
一、教学要求
了解:ACCESS项目的基本概念及创建项目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掌握:应用程序发布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12.1 高校教师管理系统
12.2 应用程序集成
12.3 设置打开数据库的密码
12.4 发布MDE文件
知识要点:创建ACCESS项目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2+2学时
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执笔人:王琳 部主任审核签名:胡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