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合肥大学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墨染桥隧·绘筑乡韵”实践团走进韩庄村村委会,以创新实践模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艺术之花在乡村土地绚丽绽放。
活动当日,实践团兵分两路,开启“双线并行”的特色实践。实践组以风筝为灵动画布,与当地少年儿童携手共绘心中的美丽乡村图景;墙绘组则将斑驳村墙化作文化长廊,以艺术笔触勾勒乡村文脉,为和美乡村建设增添独特的美学注脚。
下午三点,实践组精心筹备的风筝绘画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色彩斑斓的风筝、丰富多样的颜料和画笔,以“美丽的乡村”为创作主题,引导村里的小朋友们大胆发挥创意。活动现场,孩子们热情高涨,在团队成员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稚嫩的小手挥动画笔,将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笔一画地描绘在风筝之上。一座座红瓦白墙的房屋、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田野、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跃然纸上。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创作,更是一次精神的传递。
与此同时,墙绘小组深入韩庄村街巷,开启文化墙绘创作之旅。他们以画笔为媒介,深入挖掘乡村独特的文化土壤,将韩庄村的历史记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动人的乡村故事,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村墙上。一笔一墨间,乡村的烟火气息、民俗风情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欣赏,感受着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温度。
此次活动通过“双线并行”的实践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趣味十足的风筝绘画活动中,让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滋养;同时,以乡村文化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载体,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风貌提升的有机融合。新颖的活动形式不仅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内涵,更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拉近了艺术与乡村的距离。
未来,“墨染桥隧·绘筑乡韵”实践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策划开展更多兼具创新性与趣味性的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间书写更多精彩篇章。(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 撰稿人:郑雯、秦蕊 一审:刘艳双 二审:高乔楠 三审:张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