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教学简报
教务处 2009 年6月20日
本期要点
1、 我院召开合作共建 “汉诺威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2、 我院举办2009年对外韩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
3、 我院学生获 “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一等奖
4、 我院开展的认知实习得到广泛认可
我院召开合作共建 “汉诺威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5月22日,合肥学院——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汉诺威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在我院黄山路校区行政楼会议室举行。我院副院长蔡敬民教授主持研讨会,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霍恩教授、夸斯教授,我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二十六家在肥企业和单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蔡院长对各企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我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向客人介绍了我院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成果。蔡院长说,合肥学院从创办之初,就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强同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强调学生能力的提升,培养符合企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工程师人才。蔡院长强调,合肥学院的发展同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近期,合肥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极其关注。他希望与会企业能共同参与“汉诺威学院”的建设,为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霍恩教授对“汉诺威学院”的筹建情况、基本构架、专业设置,以及招生计划和规模、培养方式等做了专题报告。“汉诺威学院”是按照德国应用型大学模式建设的,采取模块化教学,现计划开设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设计、经济工程三个专业。霍恩教授在报告中表示,德国应用型大学主要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汉诺威学院”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的制定也是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上,霍恩教授希望能够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双方共同努力,使“汉诺威学院”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随后,夸斯教授对经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模式作了专题介绍。经济工程专业是个新型的专业,在德国,社会需求呈上升趋势,他本人对经济工程专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讨论中,部分企业代表就“汉诺威学院”建设的具体情况谈了看法,并就其中的课程安排、学生的培养方案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与会企业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合肥学院的校企合作,共同把“汉诺威学院”建设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好的人才。(宣传部供稿)
我院举办2009年对外韩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
6月20日上午,值我院与韩南大学友好合作办学9周年之际,由我院中文系和韩国韩南大学国文国语系、文艺创作系共同主办的“对外韩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在我院南艳湖校区厚德大厦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韩国韩南大学国文国语系及文艺创作系、韩国全州大学的7位教授和合肥学院中文系、外文系的部分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研会议。合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魏朱宝、外事处副处长吴克、外事处韩国部朴南奎教授、中文系主任詹向红、外文系主任夏蓓洁、韩国亦乐出版社社长李大炫等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围绕对“外汉语与对外韩语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和“韩国文化研究”两个主题展开,采用学术报告的形式,共同探讨在对外汉语与对外韩语教学中的心得感受,以加深对对外汉语与对外韩语教学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更好地推动两校对外汉语与对外韩语教学的发展水平。
会议伊始,合肥学院访问教授闵泳大致辞,他激动地表示:今年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为明年韩南大学与合肥学院合作办学十周年的研讨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会,韩南大学能够与合肥学院有更好地合作。
合肥学院中文系詹向红主任和韩南大学国文国语系张水翼主任分别致辞,双方都表示:希望借此研讨会讨论对外韩语与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分享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并祝愿两校在今后合作办学的道路上联系更加紧密。合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魏朱宝在讲话中指出: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发,对熟知双方文化、语言的人才需求亦日益迫切,这就需要两国、两校间进行交流与研究,认真思考,交流双方成功的教学经验,提高对外语言教学水平。并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加深双方了解,同时促进中韩友谊的共同发展,推动中韩文化交流。
我院学生获 “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一等奖
2009 年8月3日至4日,在秦皇岛举行的 2009年“毕昇杯” 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中,我院学生邱竹中、徐孟秋、何修胜同学设计的参赛作品《仿生六足机器人》在决赛中脱颖而出,取得本科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从2005年开始举办,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今年全国共有 400 多个参赛队报名参加,有230多组队伍进入初赛,32组队伍进入全国决赛。最终,我院学生邱竹中、徐孟秋、何羞胜同学设计的参赛作品“仿生六足机器人”成功晋级决赛。在总决赛中,由特邀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罗伟雄、赵振纲、侯建军等组成的专家评委团,对各参赛队从作品设计、功能演示、关键技术答辩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我院学生在总决赛中,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优秀的设计思路和良好的演示效果赢得了专家评委的认可。据悉,本次是我院第一次参加“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它不仅增强了我院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设计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供稿)
我院开展的认知实习得到广泛认可
自2006年开始,我院开展认知实习,经过4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认知实习教学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认知实习要求,学生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鉴定、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三部分构成。不参加实习或实习成绩不合格者,均须随下一级学生“补课”。大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时刻,因此,认知实习时间就安排在大学二年级暑期。根据专业不同,设置为10至12周的认知性实践学期。5月份,以各系为单位进行认知实习动员,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邀请企事业等社会单位的老总或工程师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来校开展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讲座,组织参观生产现场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岗前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增加对工作场所的感性认识,体验工作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规范提出明确要求;6月上旬,认知实习学生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目前,合肥学院已有约8000名本科生参与了认知实习。
我学院实行的认知实习教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及省部级领导对我院的创新办学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企业界也表示欢迎,认为合肥学院开展认知实习有利于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有利于企业较早跟踪观察学生,从而使企业挑选到认同企业文化,品学兼优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博西华等合肥学院认知实习基地还特别在合肥学院设立了奖学金,为有意向毕业后去该企业发展的优秀学生提供资助。2009年8月30日,《中国教育报》专家视点栏目组就合肥学院“认知实践学期”教学改革特别采访了院长蔡敬民。蔡院长认为:认知实习改变了过去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知道了该学习什么,让老师知道了该教什么和怎么教。合肥学院“认知实践学期”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将其纳入了学校的整体改革和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