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5期 总第36期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12-03-14浏览次数:1035

 

本期要点

1、潘懋元:合理分类 正确定位 科学发展 办出特色

2、陈 浩:改到深处是教育

3、我院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行课程模块化

4、学院完成“双实中心”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检查工作

5、教务处2008年工作总结

62008年教学大事记

7、合肥学院教务处2009年工作要点

 

编者按:本期《教学简报》,我们转载了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辑陈浩的两篇文章,望各系(部)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

 

 

合理分类 正确定位 科学发展 办出特色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数量剧增,规模扩大,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许多是不同于传统的精英教育的。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全国高等学校出现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的现象。如何引导高等学校正确定位,以便分类指导,使各就各位,科学发展,办出特色,是摆在制订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确定位的前提是合理分类
   从分类的逻辑上说,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从高等学校的设置与管理上说,可以分为国立、省(市)立、市立、私立(民办);从办学的形式上说,可以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网络大学、夜大学等等。但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专门人才,对于全日制高等学校来说,合理的分类,应当以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人才结构为依据。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而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单一化甚至是盲目无序的。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类型定位重学轻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目标定位北大清华的局面。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导致了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健康、良性的发展,直接制约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党的十六大指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等学校既要培养一大批学术型的科学人才,更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更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的职业技能人才。传统的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有必要建立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就是要加快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
         多样化成为世界高教发展趋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教育部长会议就组织了一个“第三级教育多样化专题调查组”,在英、法、德、荷兰、挪威、瑞士、瑞典7国经过6年的调查与试验,提出“第三级教育多样化”的报告,指出:“传统的高等教育制度,既不能满足各方面差别不断增加的学生们的需要,也不能适应这些国家技术上较发达以及民主的欧洲社会中技术和资格极大多样化对教育的需求。要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只有把传统的高等教育改变成范围较广的、具有各种目的和各种水平的多样化第三级教育体系。”还提出,不同于传统大学教育另外形式的教学计划,要“更着重于就业需要”,“专业和职业走向必须以关于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的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系统情报为基础”。

其后,高等教育多样化成为国际共识,如何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问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说:“几乎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都趋向多样化,虽然有些学校,尤其是具有理论传统的大学对变革有一定程度的抵触,但从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已经在较短时期内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改革”,“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出现了两元的但未必是两极的分化现象——大学类型及非大学类型的高等院校,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定当全力支持”。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在二战后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建立了传统大学系统以外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为了统一世界各国教育的统计口径,制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这份教育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绝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结构。1997年修订的方案,对第三级教育(相当于除博士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有较大的修改。大致分为AB两类。A类为理论型的,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校本科;B类为实用型的,相当于我国的高职。在理论型的A类中,又标明有两种不同的培养目标。一个是按学科分设专业,为研究做准备;另一个是按行业分设专业,培养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才。据此,我们认为,我国的高等学校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学术型大学,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所谓的“研究型”大学,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学术人才。这类高校数量不宜过多,规模不必太大。在我国主要是以“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为主体。

第二种类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以学习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律师、教师和管理干部等。这是一个相当庞大而且复杂的院校群,包括一部分“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

第三种类型,职业技术高校,也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以工程技术为例,包括高级技工、技术员以及施工、管理工程师。当前以专科层次为主,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渐延伸为本科层次以至培养研究生,也可转入应用型本科继续学习,有如中国台湾的技职一样,成为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独立系统。

在上述3种类型中,学术型大学有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模式可依,有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例子可借鉴;职业技术高校虽然是本世纪初才开始发展,由于一开始国家政策上就有了明确的规范,经过近10年来的理论探讨并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如果政策引导到位,以上两种类型的定位比较容易。应用型本科高校情况复杂,有历史较长的省属老校,一向按传统的精英大学模式办学;也有不久前才“专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受单一化的评估体系所制约,也沿着传统的路子办学。如何引导这一类型的高校正确定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分类指导的重点。

每一类型都应该有重点高校

应当强调指出,每一类型都应该有重点高校,都可以培养不同层面的拔尖人才、一流人才,都可以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一流大学”。现在,有的民办高校虽然只是高职高专或新建本科,但由于特色鲜明、质量较高,已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国内知名甚至国际有影响的高等学校了。因此,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都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求和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切忌随大流与急功近利。
   温家宝总理对制订规划纲要指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为了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每所高校应当研究客观环境(经济、文化、生源等)、社会需求(类型、层次、专业等)、自身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以及校风等),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办出特色。特别要指出的是:特色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少数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更不是上级指定或专家设计的,它是自身的文化积淀与客观社会环境和谐结合的产物。著名大学之所以著名,是在历史中形成,为社会所公认,扎根于人们心中的。

最后,还必须指出,在分类指导、正确定位、科学发展、办出特色上,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与制度保证很重要。必须变单一的评估导向为多元的评估导向,建立政策引导与高校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制度保证。这是另一个需要专门探讨的问题。 

(摘自2009-02-16《中国教育报》,作者:厦门大学教授 潘懋元)

 

改到深处是教学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九个新年。新岁惟祝愿,成功再相伴,站在历史新起点考察,高等教育面临着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双重压力,实际工作头绪纷繁复杂,要求更高。就深化和完善改革而言,最当紧的该是提醒高校别忘了: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就是说,教学改革的成功,对破解高等教育提高质量难题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今往后,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克艰攻难必须关注的焦点。

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运行的主线、本真、主旋律。没有了教学,高校就不复存在;教学工作搞不好的高校,就不是好高校;淡忘教学改革、或不能让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突破,即使别的改革再热火朝天,也谈不上落在了实处,高等教育质的提升和超越就难以实现。这并非是说教学以外的改革不重要、可有可无。相反,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改革;没有这些改革的支持、支撑,教学改革就会严重受阻、有时甚至寸步难行。但是,这些改革毕竟都是外围的改革,或者说,这些改革都不是为改而改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服务和促进教学改革、有利于立德树人、培育新人上。舍此,高等教育改革就可能迷失方向。现在社会和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所持的批评和不满意,主要不在于高等教育所确定的办学目标不好,而是质疑现在的高校是否真正将教学和育人放在首要位置上,是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真正承担起责任,是否有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和办法,是否能让毕业生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所有这些都在呼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应由规模扩张为主转向内涵提升为主的质量型发展之路;高等教育的改革,应在深化和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将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要自觉地承担更大的责任、凝聚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把教学改革这一高等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改革切实抓起来,抓出大成效,促进质量大提高。

改到深处难处是教学,难在何处?归因很多,有两点不可视而不见。一是主管部门和高校还不能完全把发展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还没有认清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人们看到,以校长为代表的高校各级领导,都在为保稳定、保运转、扩规模、跑项目、搞科技创新等东奔西闯,就是不能集中精力系统谋划思考保质量、抓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未深刻认识保质量对保稳定的本质意义。很多人认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只是教学部门的事情,事不关己,你急我不急,隔岸观火者众。而教学主管部门又往往被具体事务缠绕,分身乏术,还感叹权限制约,也没能或不会对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设计;即使早知早觉者有了些好的教改主张和想法,如果得不到党政一把手的认可和支持,也是白费力气,使“深化教学改革”只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轻描淡写的红头文件上,难以有效付诸实践。现行的教学评估和教学成果评奖,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也不明显,致使高校和师生对教学改革始终兴奋不起来、二是受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旧思想观念束缚,全国性成体系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气候尚未形成、管制式教育和灌输式、死背强记式教学已暴露出种种弊端,但还在大行其道:理论与实践脱节、教的学的与做的行的不一致、甚至相背离早已令人厌烦,却改而难见大成效。为什么?皆因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旧教学方式方法作祟。最需要警觉的是,当今各级为政掌权和执教育人的人,大都是旧体制旧体系旧方法培养熏陶出来的,大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要想大变革,反而不适应。人们看到,多数高校的高管,沾沾自喜于本校的教学在一天天照常运转,毕业生在一批批照旧毕业,就是很少想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反差有多大,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说不出子丑和寅卯;即使有校长院长对教学改革也声声地挂在嘴上,仍是只听雷声,不见或少见雨下来。冲破这些或显性或隐性的束缚,或外部或内部的阻力,更需要来一场教育教学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方法大革命。

教学改革是一个大课题、一门大学问,它涉及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新旧体系的转换、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育人模式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等,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改革是个大难题。但再难也得改,而且应大改,不是小改;早改比晚改更主动,大改比小改更有效、更值得企盼期待。实际上,局部的改革、或某些方面的小改小革早已起步,一概否认以往已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功效,有失公允。然而,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审视教学改革,站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度审视教学改革,站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新要求审视教学改革,实在都还有太大的差距。时至今日,对旧的教学或人才培养体系只是修修补补式的改革已不能解渴,局部的单项的教改仍然需要,但也不应是主要的着眼用力处,我们应把教学改革的目光投向更加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综合改革、整体推进、构建新体系上,把重点放在搞好顶层设计、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应制定引导有力的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改积极性的重大政策举措,营造声势浩大、教改光荣的舆论氛围,促使人们对深化教学改革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新觉醒,激发对教学改革的高度兴奋、高度责任、高度智慧。

改到深处真处难处是教学,面对教学改革的历史性重任,不想改不行了、不会改也不行了,改了不见大成效也难以取信于学生、取信于社会。破解质量难题靠改革,应将教学改革上升为“一把手工程”。什么时候打赢了教学改革攻坚战,中国高等教育就能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形象昭示于社会,昭示于世界。

(摘自20091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作者:《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辑 陈浩)

 

我院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行课程模块化

 

长期以来,我院致力于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模式研究,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层层推进,逐项落实”的方针,在完成人才方案、考试方式、学期制等改革后,现已深入到应用型课程改革层面。

长期以来,我国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造成课程之间出现相互重复、交叉等现象,课程设置的合理化、系统化、一体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引入和借鉴欧洲各国正式实施的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就是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各模块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1999年,欧洲各国发起了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的“博洛尼亚进程”。该进程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学位互认和承认学制”,要求签约各国高校所有课程必须实行模块化,否则学位学分将不予以互认。

课程改革是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到课程理念的更新,还将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归属、教学保障等,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方位的改革,因此,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教务处利用寒假期间认真学习德国模块化教学内容,制定改革实施步骤,召集相关系(部)负责人讨论、研究改革方案。学院首先选择11个本科专业作试点,待时机成熟再在全院范围内展开。(教务处)

 

 

学院完成“双实中心”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检查工作

 

为加强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保证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以“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双实中心”)为试点的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检查。

整个检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教务处、评建办召集检查组全体成员,召开了以“双实中心”为试点的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检查工作启动会,会上教务处董强副处长对有关 《 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检查细则 》 作了详细解释,评建办王昆仑对本次检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全体检查组成员一起前往“双实中心”,听取“双实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实验室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汇报。

第二阶段为实施检查阶段。在听取“双实中心”汇报后,确定检查工作方案与计划,各检查小组通过多次到各实验室听汇报、查材料、检查实验室现场,展开具体检查。

第三阶段为汇报总结阶段。教务处、评建办召开了各检查小组情况汇报会,交流各组检查工作情况和问题,协调各检查小组的检查工作进度。

检查结束后,09 年元月20日检查组召开了反馈会。赵良庆院长、教务处、评建办、后资处以及“双实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在评建办常务副主任王昆仑同志汇报了这次检查的基本情况后,教务处副处长董强对双实中心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倡导互相听课,进行教学示范。同时要加强教学方法研究。二、实验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起来。具体来讲,就是实践教学要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起来,要与学生兴趣结合起来,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三是加强管理精化,提高投入效益。利用网络化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强调实验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实验室开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师由教到导教学方式的转变。

最后,赵良庆院长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强调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这次检查的意义,肯定了双实中心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接着,他强调了双实中心在全校实践教学中的示范性,要努力成为服务全院、推动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双实中心要想做出示范,就要科学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当然,作为双实中心,不是样样都示范,如果每样事情都抓,就会出现样样都做不好的局面。当前,对双实中心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四个相衔接:一是做好与高中阶段实验教学相衔接;二是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衔接;三是与现代技术发展相衔接;四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以提倡学生为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发展性,注重设计性实验以及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多样性。

 

 

教务处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教务处在院党政的领导下,在各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科专业建设翻开历史新篇章

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学院工作的龙头,也是立院之本。2008年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继续坚持以优势专业为依托,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适时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步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物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我院首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微生物学”获省级重点学科,成为我院首个省级重点学科;皆实现了我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同时,学院还紧紧抓住我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利时机,组织积极申报,力争使我院尽早成为具有硕士授予权单位。在专业方面建设方面,加快国际化合作办学步伐,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共建物流管理专业。

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在改革中促发展”,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在今年的安徽省教学质量评审中得以体现。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 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教研项目立项39项,其中重点项目1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个。4人获得省级教坛新秀奖。23个项目获“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0项,学院还是综合类项目和4个子课题牵头单位。10部教材中标省“十一五”规划教材。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在全国各类竞赛中成绩不断提高,截止今年11月底,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10余项赛事,累计获全国奖项23项,省级奖项36项,其中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是目前安徽省高校在全国此类活动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我院学生黎国介代表国家队出战奥运会,喜获团体第四名,为学院和祖国争得了荣誉。

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

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不断地加强教学研究和改革,才能实现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国内有地位、省内有影响的目标。2008年,学院继续以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深入开展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不仅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还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写了数十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章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这些论文涉及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质属性、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践教学改革、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考试方式的变革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等各个方面,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而且也丰富了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同时,学院还狠抓现有教研项目的落实工作。组织安排了“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合类子课题(蔡院长为课题负责人)开题会议。全面启动和开展课题研究,确定各子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明确各项目的参加学校、参加人,分解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计划。对各级各类教研项目进行清理检查,督促项目负责人保质按期完成其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方面,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力度,完成了2007年、08方案定稿工作。

四、继续加大实践教学规范力度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又有新的拓展。学生实习方面:全面落实2006级本科生认知实习,收集整理认知实习总结,并汇编成册。加强和地方、企业的联系,组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研讨会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合肥学院合作签约仪式”;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安利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完成2008合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汇编,04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入正方教务管理系统管理。配合院评建办组织的2008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回头看”的检查工作。实验教学方面:完成2008年度学院实验室项目建设方案、六个工科系与通用电气公司共建实验室的调研论证工作、学院近三年新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问卷调查以及各系学生各门课程自主学习所需上机时间问卷调查统计等工作,并组织开展学院各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检查。

五、招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学院不断提高的声誉是生源质量稳步提高的根本,但加大宣传,提高宣传的效率也必不可少。2008年,院招生办主动出击,多管齐下,形成多方位、立体式宣传态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普通本科总计划为3502人,理科2228人(本省:2030人,外省198人),文科1054人(本省:941人,外省113人),艺术218人(本省101人,外省117人),高水平运动员2人。普通专科:今年,我院普通专科计划为200人,全部安排在本省.实际录取200人。本科文、理科100%提档线分别是535528分(省控线分别是513507分),分别高出我省二本线22分、21分。

积极开拓省外生源,改善生源结构。为了扩大我院在全国的知名度,调整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促进各省高校间的协作与交流,学院总结历年各省的生源及报到情况,及时调整对等招生的省份及投放的专业,共与16个省区签订了430人对等招生协议。积极与各省招办沟通,并且有针对性的做好省外招生宣传工作。由于工作细致,措施得力,今年外省的生源情况好于往年。

严格工作程序、完成招生任务。今年我院历时45天完成了本科、专科、艺术,共3个批次的录取任务,录取新生3702人,整个录取工作运行平稳,安全顺畅。

六、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面启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为了进一步落实质量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务处联合评建办、院督导组织评建专家组,开展了历时一年的“合肥学院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活动”,对全院所有教师进行了拉网式的听课。全年共听了522人次,听课率达86.56%,有力地推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继续做好学生网上评教。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全院共8681名学生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对本学期所修的995门课程,587名任课教师(包括外聘教师)的教学情况(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参评率高达91.01%,比上学期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全院14个系各年级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分值多在90分(优秀)以上,占全院任课教师的98.27%,比上学期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无一人评价分数低于80分,反映了我院本学期各项教学活动在平稳有序稳步提高。(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正在统计中)

探索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一直是教务处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务处常抓不懈,努力规范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制定了合肥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运行管理若干意见(讨论稿)和合肥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暂行办法,并对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了合肥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初步制定了《合肥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七、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教务处根据教学需要,建立和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内容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规范、教学研究、实践教学、评优评先等方面。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促进了我院教学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励广大教职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八、常规工作平稳有序

1、维护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各学期的教学执行计划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在全校教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全校课表编排和教室调度与管理工作,适时开展三段式教学检查,加强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对于紧急的或临时出现的各类型教学活动的变更进行了积极的,及时的协调及处理。

2、完成各类型考试的考务和学籍易动的处理工作。完成了近2000余门课程、5000余场考试的安排调度任务,组织完成了我校一年两次近1.7万人参加的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务工作,以及我校约1500人参加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务工作及证书打印工作,此外,在有关系部的配合下,组织了二学历和安徽省美术专业统考等考试工作。完成了全校近13千名学生的学籍管理任务,对于0708学年的升留级、退学学生及其他学生学籍异动的情况作了认真的核实、调查及处理工作。并在各系的配合和帮助下,及时完成了四千余名新生的学生证和校徽的审核和发放。

3、组织第二届青年教师大奖赛。第二届青年教师大奖赛参照安徽省教育厅“教坛新秀”条件,原则上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专家推荐名单中产生。经过专家评选共评选出获奖者19名。人文社科组和理工科组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和优秀奖若干名。通过大奖赛,提高了青年教师德教育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

 

 

2008年教学大事记

 

1、   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学科实现“零”的突破。

2、   质量工程项目硕果累累

3、   成功承办“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4、   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5、   我院23个项目获得“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立项

6、   我院学生黎国介代表国家队出战奥运会,喜获团体第四名

7、   我院学生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8、   我院数学与物理系首推“TA”制教学新模式

 

合肥学院教务处2009年工作要点

本年度教务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以全面落实《关于实施合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一、深入贯彻“质量工程意见”,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我院教学质量,学院决定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制定了《关于实施合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院政办20093号),分别从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组织管理与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我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近远期目标,2009年学院将按质量工程意见提出的目标,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二、高度重视迎评,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指出:“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规划和启动新一轮教学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切实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明确告诉我们,下一轮评估已经不是评不评的问题,而是如何评?教育部将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启动第二轮评估,而且第一轮没有评估的学校将是首批被评。因此,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当前工作,打好基础,积极备战,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三、抢抓机遇,积极组织申报硕士点

申报硕士点对提高学校办学层次、人才教育质量具有巨大的牵动作用,是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志之一,也是学校吸引人才、提高科研水平、科研创新的重要保证。教育厅在下发的《关于做好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 中指出:我省20082015年国家级立项建设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别为2个和1个;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别为2个和3个。凡至201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达8年以上、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达10年以上的高校都可以分别申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国家级立项建设单位;凡至201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达6年以上、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达8年以上的高校都可以分别申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省级立项建设单位。这是我院发展的又一难得机遇,学院将组织相关系积极申报,力争使我院尽早成为具有硕士授予权单位。

四、以申报国家教学奖为契机 ,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008年我院有多项教学成果奖获得省教学成果奖,2009年学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遴选,组织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力争使我院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并同时,要加大现有精品课程、教研项目的检查、建设力度,以此来推动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五、继续探讨人才模式改革,修订09人才方案

继续加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借鉴的深入研究,凝练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从而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0708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09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并选择建筑工程、物流管理两专业,开展全面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工作。

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适时组织申报新专业

新办专业是我校办学主体,也是教学评估的重点,必须加大建设力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按照新办专业建设标准对所有新办专业进行检查与评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办出专业特色,尽快形成一批新的优势专业。同时,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开展新专业申报工作。

七、以模块化教学为核心,开展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

学院自合并升本以来,在探索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模式,构建培养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层层推进”的设想,目前已经深入到课程层面。课程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人才培养改革的难点。从2009年开始,学院将按“三个层次两个力度”(三个层次: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两个力度:加大基础课改革力度和专业课改革力度)的目标,以模块化教学为核心,以“理论课程要适用,专业课要管用,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为原则,加强应用型课程研究,着力推进课程改革。

八、继续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完善学院实践教学建设相关文件,加大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包括认知实习在内的各项教育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与现有实习基地的合作与交流,努力为基地服务。加大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力争在评估前,使我院实验室建设达到合格标准。继续探讨“少台套大循环”、实验室开放等实验教学的模式,研究成立技术教研室,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同时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仪器与设备资源管理办法,提高资源共享率和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九、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推进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对全校学科竞赛的统筹和指导工作,将院级学科竞赛和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学科竞赛体系。在认真组织校级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和省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大赛、艺术设计大赛,保证竞赛的经费投入和条件建设,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十、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管理常规工作

1、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和考风建设,组织好2009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2  强化教务处的教学质量监管职能,开展“三段式”教学检查活动及专项教学检查活动,加大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检查与评估力度。充分发挥院系两级督导组织和各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督导职能。

3、检查2009届各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执行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学业成绩管理情况,做好2009届毕业生学位评定的准备工作。

4、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严格执行教师指导与评阅制度,促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5、做好2009级各专业招生计划的制订和招生宣传工作,做好2009级各类专业新生的录取工作。

6、完善教学奖励机制,做好教学优秀奖、教学管理奖、青年教师大奖赛评选等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