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1、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召开铜陵学院牵头对口专业合作第一次会议
2、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召开2010年第三次学术报告会暨皖西学院牵头的对口专业合作第一次会议
3、行知联盟召开安徽科技学院牵头对口专业第一次合作会议
4、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黄山学院召开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研讨会
5、蔡敬民出席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
6、教育部调研组来我院调研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召开铜陵学院牵头
对口专业合作第一次会议
铜陵学院院长丁家云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他代表学院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铜陵学院的基本概况和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背景作了简要介绍。他说,联盟工作开展到今天,在省内外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充分发挥并提升了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加强对口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陈啸副院长受教育厅高教处委托作大会发言。他首先以联盟名义并代表高教处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铜陵学院的精心准备、辛勤工作表示感谢。陈啸还向大会传达了李和平副厅长和储常连处长对专业合作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陈啸说,联盟自成立以来,在第一届执行主席单位铜陵学院的精心策划下,在广大成员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联盟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开幕式结束后,由铜陵学院会计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作为分组会议召集人,组织与会代表讨论并通过这两个专业对口合作交流的具体方案。小组会上,首先,两组与会专业负责人依次对本校“会计学”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情况、建设特色和建设中遇到的困惑向会议做了报告,并紧密围绕“应用型”,对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两组通过讨论,都制定了详细的专业对口交流计划,对核心课程的确认、师生的互派、实验室建设考察、实践教学观摩等系列活动内容也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会议并商讨成立“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标准和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小组,保证合作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执行。
本次会议标志着联盟高校“会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对口交流工作正式启动,必将对我省“会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至此,联盟11个对口交流专业已经有9个专业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余下3个专业交流工作5月份将分别在黄山学院和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启动。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召开2010年第三次学术报告会暨皖西学院牵头的对口专业合作第一次会议
4月29日,“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法探讨”学术报告会暨皖西学院牵头的对口专业合作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皖西学院召开。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布鲁姆教授、福莱教授、霍夫曼教授、昂拉夫教授、戈林安格女士,安徽省高教处处长储常连,联盟第二届执行主席单位合肥学院党委书记陶登松,皖西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华,滁州学院副院长许志才出席会议。联盟14所高校教务处长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群负责人约80人参加了会议。皖西学院部分老师列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及报告会由陶登松主持。
开幕式上,皖西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华致欢迎词。他代表皖西学院对各位专家和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皖西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王书记在致词中强调,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深化改革、实现共赢,这是联盟成立的目的,也是联盟工作必须坚持的核心观念;加强同德国等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们扩大视野、拓宽思路,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这条对外开放之路也要坚持。皖西学院愿意在这方面积极参与、多做工作,首先要努力为这次会议搞好服务,使会议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省教育厅高教处储常连处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说,2010年4月,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安徽省高等教育强省的文件正式出台,安徽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好的机遇。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把握机遇、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建设应用型大学,如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此,我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借鉴德国部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省情和校情,进行了“一改三建”的尝试。“一改”就是专业改造。“三建”就是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等。在“一改三建”中,专业改造是根本,所以我们从6所高校拿出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构建专业对口交流平台,希望在此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积累成功经验,带动联盟高校整个专业改造和专业合作。
开幕式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布鲁姆教授、福莱教授共同作了“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法探讨”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布鲁姆教授介绍了德国高校体系和远程教育情况,并结合安徽经济发展和高校发展的实际,充分肯定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的重大意义,他认为,联盟致力于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准确,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联盟组织有利于校际交流,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联盟的成功将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范例。最后,他根据德国经验,建议联盟应该完善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有限资源,提高合作质量。布鲁姆教授在报告中还愉快地回忆了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到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考察的情景。福莱教授利用案例从“组织”“目标”“内容”三个方面,对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14种教学法作了具体介绍。
报告会后,与会人员分组进行研讨。“教务处长”组继续同德国专家就“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法”进行交流;“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组和“教师教育专业群”组在分别听取皖西学院“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教师教育专业群”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模块课程设置和建设保障等相关介绍后,对各组的合作方案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比较详尽的合作计划。
这次报告会和研讨会,虽然会期不长,但由于联盟执行主席单位合肥学院和承办单位皖西学院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与会人员感到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在进一步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法方面得到了一些启发,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和“教师教育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形成了一些共识,开始了有关合作。
另悉,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皖西学院美丽的校园、皖西地方文化展和红色文化展。
行知联盟召开安徽科技学院牵头对口专业
第一次合作会议
刘宁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刘宁院长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安徽科技学院虽然是老牌应用型本科院校,但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院也处在改革、创新和发展阶段,学院一直致力于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质量工程建设等工作,因此,本次会议的召开,加强了校际之间的专业优势互补,最终必将推动“生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台阶,上水平。
2010年联盟执行主席单位合肥学院副院长陈啸代表教育厅作大会发言。陈院长首先代表教育厅、代表合肥学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各位专家的参与表示感谢,同时向精心组织会议的安徽科技学院表示敬意。陈院长说,新建本科院校已占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且大多数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而且发展到今天,“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已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类型,并被写进了教育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非常重视,为了进一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标准,2008年底,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我省13所新建本科院校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简称“行知联盟”,联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教育界的重视,教育部高教司、安徽省教育厅都赋予我们极大的期望。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亲自到安徽调研联盟工作,并多次听取联盟工作汇报,在指导意见中要求我们“不重形式,多办实事”,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做了跟踪报道。
小组会议分别在生命科学院和食品与药品学院会议室举行,大家对专业定位、专业建设目标、核心课程建设、教学法、师资建设、学生交流、实践实训等进行了讨论,最后,两个专业组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各项工作的负责人、任务目标、完成时间都做了说明。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宣传部供稿)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
在黄山学院召开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研讨会
汪建利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汪院长向大会介绍了黄山学院特色专业及其建设情况。黄山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认真探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之路,充分依托丰富的黄山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秉承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资源,设置了旅游、生态、文化等以体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的学科专业群,并加强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优势品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汪院长祝大会圆满成功。
储常连处长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黄山学院的一件大事,也是行知联盟的一件大事,更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教育厅对本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接着,储处长代表教育厅传达了对行知联盟“一改三建”的指导性建设意见。“一改”就是改革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放在教育体制改革首位,说明中央以及教育部明确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储处长要求与会各位领导、专家要认真学习我国各阶段教育规划纲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行知联盟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储处长提出了六点要求:一要开放办学。“开放办学”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出来的,行知联盟在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和实践中,要把“开放办学”纳入教学计划,写进人才培养方案;二要加强合作办学。行知联盟通过专业对口交流,校际合作热情达到了空前高涨。下一步,我们要在专业合作的基础上推进课程合作、实训合作等。在校际合作的基础上,开拓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国际合作;三要转变改革方式。要加强研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四要创新改革模式。行知联盟开展对口专业合作、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就是很好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创新范例;五要加强办学特色、办学定位研究。要集中自身有限的资源建设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打造品牌;六要提高服务社会水平。储处长对“三建”也作了说明:首先是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水平;其次是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课程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我们要注重知识分类和职业分类相结合;第三,要加强产学研教学基地建设。
储处长对2010年度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也提出了指导意见。他说,各高校要在坚持专业特色、紧扣办学定位上去规划、策划申报材料。行知联盟联合申报质量工程项目也要结合联盟的性质和特色。最后,储处长希望行知联盟对口专业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能获得丰收。
冯录主任应邀对教育部精品课程中心工作性质向与会同志作了介绍。
陈啸院长对会议作了总结讲话。他说,储处长传达的“一改三建”,是对行知联盟专业对口交流工作的又一次深入理论指导!我们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在联盟建设中认真落实。讲话中,陈院长对行知联盟联合申报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研中心课改项目申报,以及行知联盟组织国内外考察计划等作了说明,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大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分组讨论。教务处长组讨论会由合肥学院教务处处长魏朱宝主持。会议首先对储处长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再学习和交流发言。随后,对行知联盟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联合申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研中心课改项目申报和行知联盟组织国内外考察计划进行了讨论、落实。各成员单位申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研中心课改项目的资料在
教师教育专业群组根据皖西学院会议纪要,召开第二次对口交流工作会议,会议研讨了综合性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运行模式、如何加强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教学建设、交流对口专业(中文、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等问题,取得了预期成果。旅游管理专业组对口交流第一次工作会议延续到22日上午,对旅游专业合作交流具体方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的会议纪要将在成员单位中组织进一步讨论。
蔡敬民出席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
培养计划”启动会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此次,教育部在全国遴选61所本科院校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的第一批试点高校,既有985高校、也有211高校,还有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安徽省有两所,一所是合肥工业大学,另一所是合肥学院。合肥学院拟在“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二个专业进行试点。
启动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做了重要讲话。他说,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他强调,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采取措施,破解难题。他要求,教育界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界的合作,高等学校要精心组织计划的实施。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地区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并对本地区参与计划的高校予以重点支持。教育部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安排,主动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有关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政策、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为实施“卓越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委托左铁镛院士到会讲话。他指出,实施“卓越计划”,需要科技界、教育界和企业界携手合作。为支持计划的实施,工程院推荐了十多位院士,与教育部联合组建“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凝聚到“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之中,确保科学推进“卓越计划”。
在讨论会上,蔡敬民院长提出:培养卓越工程师要借鉴国际上成功道路,德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在交融、创新的基础上培养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教育部调研组来我院调研高等教育
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合肥学院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汇报会由陶登松主持。会上,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李智处长就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总体情况向大家作了介绍。他说,教育部“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已顺利开展了4年,在相关高校取得了显著成绩。李智表示,合肥学院在特色专业的设置、精品课程的研发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形成了一些典型案例,教育部调研组此次来调研,主要是调研总结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推进这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推进“质量工程”深入开展。
随后,蔡敬民院长向调研组详细汇报了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暨质量工程建设情况。他说,我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按照安徽省教育厅“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办学,特色发展”的指导原则,我院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依照“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 的办学定位,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利用学院与德国、韩国的合作平台,大力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积极服务地方建设和发展。蔡敬民指出,我院高度重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模块化教学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已建成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另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已报教育部待批),并与合肥师范学院、巢湖学院等13所省内本科高校成立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以联盟合作为平台,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专业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联盟单位的深度交流;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一改三建”;以质量工程项目为纽带,促进联盟高校的整体推进。在有关高校示范带动作用下,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蔡敬民说,通过“质量工程”建设,我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对外开放更加深入,校地合作更加紧密,服务社会能力逐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声誉不断提升。
教育部调研组一行在陶书记、蔡院长和陈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我院击剑训练馆,了解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开展情况;随后前往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实验室参观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和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各类省级竞赛获奖作品陈列室,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了解了该系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实验室负责人生动的介绍和学生们出色的成绩给调研组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0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