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校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以质量为核心推动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0-01-20      访问次数: 116

    高校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以质量为核心推动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转型、提质、升级是新时代继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转型中如何提高质量,如何求得品牌、质量、效益相统一?在2019(第十八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的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与质量保障高峰论坛上,演讲嘉宾们形成一个共识:高校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当前最重要的是深化校企合作,从产业转型中找到创新发展的方向。
    高校继续教育应坚守阵地
    因应时代的呼唤,高校继续教育在加速转型,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和波折。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郭玉锋就此表示,在这个时刻,最重要的是端正心态,担当作为,坚守阵地。高校继续教育的作用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它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支撑。“退出学历继续教育是个办法,但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关键是推动继续教育有质量地发展。”他说,当继续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应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于函授站、学习中心、社会风气等,高校应从自身找原因,因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丁凯看来,高校继续教育正在迎来政策红利井喷时代。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再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可看出继续教育在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鼓励企业向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这些都为高校继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校继续教育应该成为产教融合的先锋军,不过,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他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四个定位与四大错位,即公益为本的定位与市场机制之间的错位、实体办学的定位与办学权力转移之间的错位、统一质量标准的定位与各自为战恶性竞争之间的错位、系统合力办学的定位与分工虚化协作空转之间的错位。
    他说,当前,最直接的问题是,新型社会培训机构的大量涌现,挤压了继续教育学院的办学空间。在学校内部,同质化竞争加剧,商学院、经管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等也在开展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学院因为没有学科及专业教师支撑,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高校继续教育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不能为企业提供必须选择高校的理由。
   “继续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做会务,不能只做‘拼缝者’,一定要具备除‘拼缝’之外的价值。”他强调,高校继续教育要成功转型,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要塑造企业思维,为组织学习赋能;要树立产品思维,打造继教“金课”;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接受并适应互联网。
    如何做有质量的继续教育
    非学历继教是高校继续教育重要的转型方向。经过几年实践,有的高校已经摸索出成熟的模式,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清华大学已经有十多年的积累,其经验可归纳为“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学习共同体”。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刁庆军表示,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不同,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战场(需求侧),高校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供给侧)。继续教育的实质是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企业大学)共同面对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的需求。所以,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一是既要关注个人学习,更要关注组织学习。二是组织学习的初心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组织学习的目标指向是提升组织绩效。“清华模式”的创立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学习共同体”是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大学在组织学习理论指导下,围绕企业人才战略需求,利用高校在科研、师资、人才、国内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企业在设施、环境、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双方建立多维度、深层次、长期的学习共同体关系,形成校企深度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这个共同体中,要把握的要点在于,其一,企业与高校的关系从甲乙方的商业合同关系变为战略伙伴关系,企业需要在人才战略需求上拓宽视野,高校则需要在教学项目设计上拓宽视野。其二,建立“导师制+行动学习”教学体系。要以行动学习为工具,将培训与工作相结合,聚焦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提出解决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企业高层领导与管理骨干互动,对未来工作创新思路达成共识。
   “有科研引领、有技术支撑、有质量保障、有社会影响、有文化自信,是我们学院的追求。”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介绍了学校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提出“一流高校办一流继续教育”的口号,继续教育发展成绩显著。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华东师大努力的方向是做培训专业化的引领者,即高端培训的研发者、系统规划的智囊团、精品课程的生产者,并从精品化、系统化、产品化、前沿性四个方面进行内涵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可以称之为精品?闫寒冰表示,第一是要解决问题,教师回到单位就能对症下药。第二,项目不是一个拼盘,可以是不同的人讲课,但所讲内容必须环环相扣。第三,要有体验实践,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教师的应用能力。
    所谓产品化,是指一个项目不仅要有社会价值,还要有经济价值,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即使是公益项目,也要有运营团队及时跟进。此外,还要有专业价值,只有具备专业价值的项目,才是有含金量的项目,别人很难复制。
    多年来,从关注个人能力到支持学校发展,从开展短期培训到提供系统方案,从提供离境培训到支持实境学习,从瀑布开发课程到敏捷开发课程,从依靠经验支持到依靠数据驱动,华东师范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引领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风向。
     “我们现在所做的培训基本上都是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各地学校、教育学院等慕名而来,希望我们提供帮助。所以,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我们有足够的自信。”闫寒冰如是说。
    完备技术支持有质量发展
    高校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目前多采取面授的方式。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刘亚坤认为,从长远来看,网络培训将成为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流方式。爱迪科森通过综合考量,推出了校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了从“握手”向“牵手”的转变。在这种模式中,公司提供多终端学习平台,学校无需投入。在课程上,采用学校、企业自建,共建,共享三种方式。在运营上,有客服服务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后者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从事行业、年龄段、课程点击量等多个维度对学员进行分析,提供月报、季报、年报,最后推出学习生态分析报告。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尤其是继续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无法想象。”弘成教育产品中心总监程琦表示,近20年来,弘成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育全面运营经验,形成了针对网络与继续教育产品全景式服务。2016年,弘成成立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研究院,实施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及应用计划,在智能问答、智能排课、AI听课、人脸识别、照片识别等方面都已进行了产品落地和应用。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弘成有着完善的解决方案,可提供多角色,多终端,一体化培训服务体验。

    青颖飞帆是一个年轻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青颖飞帆的青书平台已在继续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力,服务于网院、电大和成人教育。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文鑫在会上的发言代表了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心声:“青书第一桶金来自于继续教育领域,我们还会一直走下去。我们要用技术优势,致力于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在线学习微信公众号刘增辉 供稿  选编: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