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奖励

联系我们

常用下载

 
团内新闻
 
团时讯息
 
活动风采
 
最新公告

学生组织

重点工作

各学院、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青年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踊跃投身科研攻关一线,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本年度“揭榜挂帅”擂台赛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机器人、生物医药、种业科技等领域严选榜题122个,并在相关领域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发展较为集聚的8个城市(区)分领域设立主擂台,作为相关领域榜题作品集中打擂和交流展示活动的举办地。现将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组别和对象

(一)学生赛道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可通过学生赛道申报作品参赛。参赛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即1985年6月1日(含)以后出生。

每所学校选送参加“揭榜挂帅”擂台赛的作品数量不设限制,但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他赛道的评比。

(二)青年科技人才赛道

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中具有较高科研热情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可通过青年科技人才赛道申报作品参赛。参赛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即1985年6月1日(含)以后出生。

高校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同时不得以参赛人员身份参加同一选题比赛。出题单位及同出题单位有相关隶属关系单位的青年不得参加本单位选题比赛。

各赛道参赛对象可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可以跨专业、跨学校、跨单位、跨地域组队,但同一团队所有成员均应符合本赛道相关年龄、身份要求。每件作品仅由1所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等作为参赛主体提交申报。

二、比赛时间

2025年6月—10月

三、参与方式

参赛者可通过“挑战杯”官网:2025.tiaozhanbei.net登录比赛系统,注册账号并填写报名表。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榜单见附件。

四、比赛流程

揭榜报名时间:6月17日—6月30日

攻关打擂时间:6月—8月,参赛团队集中开展科研攻关并按发榜单位要求提交作品。(作品具体提交时间由各发榜单位依据科研客观规律和本单位实际确定,以各榜题比赛方案为准)

组委会初审时间:8月底至9月中旬

终审擂台赛时间:9月底至10月中旬

五、联系方式

活动负责人:钟伦锁 联系方式:0551-62158421

活动联系人:周龙宇 联系方式:1623817990(QQ)

后期根据参赛作品获奖情况录入“第二课堂”系统创新创业模块。请团队负责人加入“挑战杯”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校内交流QQ群:1032183258。

其他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共青团合肥大学委员会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2025年6月20日

附件-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榜单.docx


6月10日至12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省科协、省学联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决赛在安徽财经大学举办。我校学生作品荣获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7个,同时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本届“挑战杯” 赛事自启动以来,全校共有 351 项作品踊跃报名参赛。为全力提升作品质量,校团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系列讲座,为学生和指导老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打磨参赛作品,提升作品竞争力。校级决赛遴选出30 个重点作品,通过开展“挑战杯”作品集中训练营,邀请资深评委从学术规范、答辩技巧等维度进行精细化指导,为省赛备战争分夺秒、精益求精。

经过校赛的层层筛选和多轮打磨,17个作品最终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其中,其中,由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学生跨学科组队完成的作品《年画风华·焕彩寻径:北方年画的保护传承困境与创新发展路径——基于6省12市5438份问卷的实证研究》在省决赛中荣获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一等奖。

在本次赛事中,从作品筹备到校赛选拔,再到省赛的激烈角逐,这些过程充分展现我校学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作品培育和指导,鼓励更多的师生投身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学生宣传员:张跃凡 徐萌萌;初审:李雯雯;复审:李妍妍;终审:张应杰)

各学院、相关单位:

为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用课堂和实验室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于第十一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框架下举办“我把金寨带回家”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助农营销实践大赛。现就有关事项转发通知如下:

一、赛事时间

2025年5月—6月

二、比赛内容

大赛设置线下和线上两种营销实践形式。参赛团队可自主选择一种或两种形式参赛。

1、线下营销实践。参赛团队在赛事小程序开设小店进行选品管理。选品将统一配送至各校级联络员,参赛团队领取选品后,自行开展包括不限于产品展销、校园集市、团购会,进食堂、进企业、进工厂、进社区等活动进行线下售卖。扣除选品货款费用后的销售差价直接归属参赛团队所有。

2、线上营销实践。参赛团队在抖音平台开通直播带货功能,进入“选品广场”搜索“我把金寨带回家”店铺,选择带货产品进行线上售卖。直播带货佣金(有效销售额10%)按照平台佣金规则发放到参赛团队绑定的平台账号。

三、参赛要求

1、本次比赛参赛对象为合肥大学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每支参赛队伍由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组成,指导老师需为本校教师。

2、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均可。团队报名每队学生人数不得超过8人(含团队负责人1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每名学生仅限参加1支队伍。

四、赛事安排

感兴趣的师生可以查看赛事详情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GSPEcgCf0wtqJbaOk85mw

参赛团队负责人加入校内赛事QQ交流群:1048789539。各团队在赛事小程序中完成报名后,将参赛回执(附件)发送至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邮箱:3170736806@qq.com。

后期根据参赛作品的获奖情况录入“第二课堂”系统创新创业模块。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白杉

联系电话:0551-62159104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欧林倩

QQ号:3170736806

其他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共青团合肥大学委员会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年5月12日

附件:第十一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营销实践专项赛参赛回执.docx


为提升“挑战杯”竞赛作品质量,助力学生在赛事中取得佳绩,4月23日——24日,合肥大学“挑战杯”项目训练集中营在新大活北楼206/102顺利开展。

本次训练营内容丰富且实用,安排了国赛特等奖研究报告撰写、答辩PPT制作、模拟评审等课程,并给出共性优化建议,开展一对一辅导及作品排位赛,表现优异的项目被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此次培训,各参赛团队积极参与,提前准备材料,在专家指导下不断优化作品,为在“挑战杯”竞赛中绽放光彩全力备战。(学生宣传员:胡如艳;初审:李雯雯;复审:李妍妍;终审:张应杰)


现对合肥大学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训指导服务项目进行比价,欢迎具备资格的供应商参加。

一、项目名称及内容

1. 项目名称: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训指导服务

2. 采购人:合肥大学

3. 资金来源:自筹

4. 项目概况: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遴选出30件作品,拟择优推荐参加省赛,委托第三方开展竞赛现场集中培训和一对一辅导打磨。

5. 项目预算:4.8万元

6. 采购需求:详见采购需求文件。

二、供应商资格要求

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加比价

3. 供应商不得存在以下不良信用记录情形之一:

 (1)供应商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

 (2)供应商被税务部门列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的。

三、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响应文件递交地点

1. 递交响应文件时间:2025年4月22日(周8:30。

2. 响应文件递交地点:以密封纸质版文件形式提交,材料寄送请使用EMS快递或直接送至合肥大学团委办公室(新大学生活动中心307室)请注意截止时间。

3. 响应文件份数:正本 壹份,副本 壹

五、评审时间

评审时间:同递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

六、联系方式

1. 采购人:合肥大学

2.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99号

3. 联系人:  李老师   联系方式:  0551-62158178   

、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附件:采购需求文件

团委“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训指导服务采购需求 .doc


3月26日,我校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新大学生活动中心北一楼会议室与图书馆报告厅B同举行。本次赛事分为理工组和社科组两个赛道,集中展示了我校学子在科技创新与社会调研领域的最新成果。

  

本届赛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共收到参赛作品351件,经过院级选拔、校级初评和校外专家评审,最终30支优秀团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决赛采用路演展示+现场问辩的模式与省赛保持一致。参赛团队通过抽签确定展示顺序,以PPT演示、视频展播、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项目成果。在展示环节中,各参赛团队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生动的案例演示和严谨的逻辑论证,全面呈现了作品的创新理念、技术突破和应用价值,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敏锐把握社会需求、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辩环节中,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8位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团立足学科前沿和产业实际,从创新性、可行性、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考察和点评。理工类项目评审重点关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结合度,社科类项目则着重考察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平衡性。理工类项目评审突出前沿引领与需求导向相结合的理念,强调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统一;社科类项目评审则注重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平衡,倡导基于实地调研的实证研究。评委们专业的提问与建设性的建议,既为项目优化提升指明了方向,也彰显了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办赛宗旨。

  

作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挑战杯竞赛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通过赛事组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更促进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融合,助力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悉,校团委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对晋级作品开展深度培育。通过排位赛选拔、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持续优化项目质量,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力争在更高平台上展现我校学子的创新风采。(学生宣传员:臧海青 谢文韬 金缘 孟雪琴;初审:李雯雯;复审:李妍妍;终审:张应杰)


网上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