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奖励

联系我们

常用下载

 
团内新闻
 
团时讯息
 
活动风采
 
最新公告

学生组织

重点工作

海纳存储-去中心化云安全存储系统500字简介.docx缓减教育焦虑,从“育分”到“育人”—“双减”背景下新一线城市的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研究.docx基于多维指标的城市干道绿波智能分析与诊断系统简介.docx石台行,红色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红色旅游意向和消费行为研究.docx振兴有道,兴农新貌—对安徽省泗县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的调查研究.docx

海纳存储-去中心化云安全存储系统.jpg缓减教育焦虑,从“育分”到“育人”—“双减”背景下新一线城市的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研究.jpg展板-基于多维指标的城市干道绿波智能分析与诊断系统.jpg石台行,红色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红色旅游意向和消费行为研究.jpg振兴有道,兴农新貌—对安徽省泗县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的调查研究.jpg合肥学院---校级展板.jpg

6月16日,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安徽工业大学落下帷幕今年大赛参赛项目数再创新高,我校学生创业项目与来自省内123所高的1237个项目同台竞技,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斩获金奖2项,银奖6铜奖10项,我校获得优胜杯

  

我校8个项目参加省赛决赛答辩其中2项获得专家一致认可,获得省赛金奖。《万家灯火夜阑珊——城市电网AI预警系统》从技术、产品、市场、顾客四个维度深入探索城市电网运维服务行业,重点攻克潜在区域型故障监测问题致力于提高城市电网稳定性《数驱交通——致力成为交通数据挖掘细分领域的新旗帜》重点面向交通规划设计、城市交通数据挖掘应用和交通运输与物流三大数驱交通服务市场,以八大核心技术优势,成为数驱交通咨询服务业的一面新旗帜。 

我校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竞赛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刘建中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赛事组织工作,关心比赛项目和比赛进展;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为竞赛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院两级团委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参赛,形成了良好的参赛氛围。校赛期间,我校326项作品,2174名学生,522名指导教师参赛,比赛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在全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战省赛期间,校团委与项目组成员和指导教师始终在一起,知难迎战、加班加点、埋头苦干、精准发力,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邀请校外专家对优秀作品进行专业指导和精细化打磨12轮,修改项目申报书和PPT超过50余次,组织参赛学生集中模拟答辩8次,为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大局贡献度”

“挑战杯”系列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业意识,强化实践育人。校团委将认真总结本次大赛参赛经验,学习兄弟院校优秀典型做法,挖掘培育更多高质量项目,以本次“挑战杯”为新周期的起点,积极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切实讲好讲透讲深“挑战杯”系列竞赛这一“思政大课”,不断引领青年学子迎接挑战、奋力拼搏,积极助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成效。(团委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浓厚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同时为参加安徽省第届及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做准备,现决定举办合肥学院第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赛目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为党育人功能,从实践教育角度出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储备。

三、参赛内容

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两类。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工作,作品鉴定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或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作品;申报参赛的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申报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对象限专科生、本科生,作品分类如下: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其中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建议。要求论证严密、文字简洁、有说服力,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根据作品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进行综合评定。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咨询报告。主要从成果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应用性、研究方法、语言逻辑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3.科技发明制作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根据其新颖性、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四、参赛对象

1、2023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可参加。

2、队员组成:由学生自主组成专业合理、优势互补的团队参加,原则上每队不允许超过8人。每队可聘请1-2位指导教师。

3、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在20236月1日前两年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但毕业设计(论文)和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的作品不在申报之列。

五、比赛进程

比赛分七个阶段实施。

1、宣传动员阶段:

2022年11月,启动合肥学院第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利用网络、讲座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使我校师生了解竞赛内容及总体安排。

各二级学院团委需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评审委员会和专家指导团,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组织本学院师生进行作品申报。鼓励专业班主任、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指导学生参赛,鼓励同学积极参赛

2、竞赛培训阶段:

2022年12月-2023年1月,校院两级挑”专题系列讲座,邀请有参赛经验的专家、指导教师和高年级同学分享比赛经验。

3、作品预报名阶段:

请各级学院广泛动员,摸排学生参赛意愿,召开学院动员大会,组织学生报名,各学院于2022年1224日前交预报名汇总表附件5学生会科技部邮箱(810804628@qq.com)。

4、作品正式报名阶段:

寒假期间,各二级学院对预报名作品进行初审,对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组织学生撰写作品申报材料(见附件6,完善作品,择优推荐作品参加校级初赛,作品提交要求社会调查报告(字数不超过15000字)和学术论文类(字数不超过8000字)须向评委会提交论文终稿,发明制作类须向评委进行实物演示。所附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

5、校级初赛阶段:

20232-3月,学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邀请专家对报名作品进行初审,选拔出决赛作品。

6、校级决赛阶段:

20233-4月,校团委组织校赛决赛,采用书面评审和公开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入围校决赛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打分,选拔出参加省赛的作品,评选出校赛获奖作品。

7、作品完善及省赛、国赛备赛:

自作品申报开始,各团队要密切联系指导教师,持续不断完善作品;省赛和国赛待接到上级文件后另行通知。

六、评审原则

1、参赛作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3类进行评审。

2、评审过程中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基本评判标准。

3、评审中综合考虑本、专科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

4、评审分为预审和终审。由学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邀请专家负责评审。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七、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将设立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

由学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邀请专家分别评出各参赛组的优秀作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根据各单位报名作品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优秀组织奖。

八、竞赛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职责,深入到各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宣传和作品发掘,尤其要选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2、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A类赛事,学校高度重视校赛选拔工作。各学院、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跨学院、跨专业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发掘和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新模式,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积极引导学生跨专业、跨学院别组队,为参赛的学生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有组织、有规划、坚持不懈地推进我校大学生学术研究活动的蓬勃开展,要充分利用校内宣传阵地,积极运用新兴媒体,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4、参赛项目应有较高立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导向。参赛项目应为参赛团队真实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存在剽窃、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已获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不可重复报名。

其他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本届校赛将根据后期省赛和国赛比赛通知和要求做相应调整,校团委负责解释。

比赛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团委 丁婧  0551-62158178

校学生会 刘蕊19855323963

 

附件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2:评审规则 (参考稿)

附件3: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附件4: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附件5:合肥学院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汇总表     

附件6:合肥学院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

附件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docx附件2:评审规则.docx附件3: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docx附件4:关于举办第九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定).pdf附件5:合肥学院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汇总表.xls附件6:合肥学院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样本).doc 

 

共青团合肥学委员会

2022年11月16日



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全面提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我校于202111月启动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历时6个月,经过宣传动员、校内培训、作品申报、初赛、预答辩、决赛、申报材料再评审等环节,至20225校赛所有环节全部结束,校内赛落下帷幕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之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引导高效学生促进现代化建设搭建重要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挑战杯大赛分为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5大参赛组别

自开赛以来,我校举办校级培训讲座2场,参与培训1000余人,各学院开展培训会、动员会、宣讲会数十次。校赛报名阶段共收集326项作品申报材料,我校邀请了具有丰富大赛评审经验的专家、资深创业者严格把关、认真评选、分类遴选,最终25件作品进入校赛决赛。

414日,我校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以线上方式进行,5F创业园总经理张大鸣老师担任评委。决赛现场选手们以PPT路演的方式,分别从项目简介、项目背景、市场分析、市场营销、商业模式、管理团队、财务计划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创业项目的特色及亮点,张老师对项目进行了一一点评和具体指导,同时鼓励我校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注重能力培养和项目落地实施,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

根据各环节专家意见、赛道分类等综合定,我校最终推报18件作品进入省赛,目前入围省赛的作品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项目完善和打磨,希望在省赛和国赛中赛出高水平,赛出好成绩。

为备战本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团委牵头认真组织,各部门紧密合作,构建了完善的参赛服务体系,调动了全校师生的参与积极性,报名人数和项目数较往届有较大的提升。我校“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为抓手,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创新组织形式,汇聚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团委




11月26日,我校召开第九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表彰大会暨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刘建中,学生处副处长许刚,研究生处副处长高大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孙虹出席,教务处、科技处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团委书记、作品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校团委书记王玉主持。

王玉代表合肥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全面总结了2021年我校组织师生参赛的总体情况和取得成绩。宣传报名期间,我校举办了多场“挑战杯”培训会、专家讲座和历届获奖作品备赛及答辩经验分享会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参赛氛围。校赛报名阶段共收集395项作品申报材料,30件作品进入校决赛,10件作品推荐参加安徽省省赛,最终获得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同时,我校作品参加专项赛获得红色专项安徽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得全国黑科技专项赛“卫星”级作品1项,学校荣获全省挑战杯优秀组织奖。

高大明宣读了合肥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表彰文件。与会领导为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优秀指导老师代表、优秀团队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优秀指导老师刘婧和学生代表周子健发言,他们分别“同心协力、不怕困难、精益求精”“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为关键词,分享了参加“挑战杯”比赛的所想、所感和所获。

许刚宣读了合肥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文件,详细的介绍了2022年我校“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赛程安排和具体要求。

刘建中总结讲话。他指出,“挑战杯”竞赛是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缩影,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校育人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我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五育并举,进一步突出以“挑战杯”系列竞赛等为龙头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构建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参赛作品质量。他强调,学习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校老师和广大同学要把握良好机遇,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创业为目标,以实践检验为保障,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新路径。

刘建中宣布合肥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式启动。



公示网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I3NzQyNw==&mid=2650624120&idx=1&sn=98f941934a1d425c1873b2cd1d63325f&chksm=87e051a4b097d8b2577436ea56b9bbf51fcdf7b6c69acdccb3d943ca57b7925e332fca6dce2a&mpshare=1&scene=23&srcid=0521jKhsPLUVeO5iIYE7Y62O&sharer_sharetime=1621898219994&sharer_shareid=7f9e207e7c3da7b57b7f5411dfd240d5#rd



网上投票